走在街道上,李梟也被一段快板給吸引了。
“竹板一打響連天,听我把抗美援朝來宣傳。
一九五零那一年,朝鮮半島起硝煙。
美國佬,太凶殘,侵略朝鮮想霸天。
戰火眼看要燒咱,華夏人民不答應……”。
快板的聲音韻味長、聲音又脆,能瞬間抓住人們的耳朵,一段快板打完,下面不少人直接叫起了好。
到了中午,李梟沒有直接回家。
而是跟著王芳去了“砂鍋居”。
砂鍋居也是一家百年老店,最早可以追溯到乾隆六年,也就是1741年,剛開始這家店還叫做和順居。
不過後來因為砂鍋菜出了名,也就改為了“砂鍋居”。
“砂鍋居”的特色菜,是一道叫做砂鍋白肉的菜,這道菜的做法采用了宮廷王府燒、燎、白煮等技法。
這其中的燒就是 “炸,要把豬肉炸的外焦里嫩,燎呢!就是將帶皮的豬肉、肘等,放在火上不斷翻滾, “燎” 起小泡後,再把它用工具刮去,放到清水煮熟。
這樣也會使砂鍋的湯味濃厚,煮好的肉也會嫩香、酥爛。
可以稱得上是四九城一絕,更是有著 “名震京都三百載,味壓華北白肉香” 的說法。
砂鍋居位于西單,距離天安門並不遠。
幾人步行沒多久,就到了砂鍋居外,走進店鋪,里面已經坐了很多人,也幸虧他們來的比較早。
還有位置。
在伙計的帶領下。
李梟和妹妹,再加上王芳、楊雪,四個人坐在了餐桌前。
王芳很明顯是熟客,直接點了起來,除了必點的砂鍋白肉外,又點了炸里脊、爆三樣和燒子蓋。
這些都是店內比較好吃的幾道菜。
“小彤你嘗嘗,看看好不好吃,要沾一下料。”,砂鍋白肉上的很快,剛點上菜就上來了,等菜上來後。
王芳就夾了一塊肉,讓李彤嘗嘗。
“謝謝王芳姐”。李彤也不客氣道謝一聲,就吃了起來。
肉剛一入口,眼楮就不由瞪大了些。
這小一年中,李彤沒少和李梟一起出去吃飯,豐澤園、峨嵋酒家、東來順、全聚德,還有全四九城都著名的八大樓。
她都去吃過。
但這麼好吃的砂鍋他還是頭一次吃到︰“哥這太好吃了,你也快嘗嘗。”,嘗了一口,李彤忍不住道。
看李彤那副樣子,李梟就知道這菜的味道差不了。
也就夾起了一片肉嘗了嘗,也是不由稱贊道︰“這肉香濃郁、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不愧能名震京都三百載”。
听到夸贊自己推薦的飯菜好吃,王芳也很是高興,于是答道︰“這個我知道,砂鍋白肉之所以這麼好吃,據說有“三絕”。”。
李梟好奇道︰“那三絕啊?”。
“這個第一就是刀工絕,就說這肉片,每一片都要三四寸長,1.5 2 毫米厚,這樣不僅能讓肉快速入味,也能讓肉不會過于軟爛,保留咀嚼齒感,
這第二絕就是火候,據說這炖煮過程中,廚師要寸步不離,還要隨時翻動食材,保證食材均勻受熱。”。
“這第三個就是這蘸料。”,說著王芳就指了指蘸料,它會讓稍微油膩的白肉,在這蘸料下,味道更加鮮美。
我听說這個蘸料可是砂鍋居的獨特配方,就算別的店能模仿砂鍋的做法,但沒有蘸料的完整配方。
吃起來的味道會始終差上很多。
听完王芳李梟不由伸出了大拇指,夸贊道︰“美食家啊!”。
王芳如果不說,李梟還真沒注意,被這麼一提醒這才想到,好像別家的砂鍋菜可不會蘸著料吃。
到是王芳听了李梟的夸贊,不由笑了兩聲,客氣道︰“哪里哪里。”。
那模樣讓李梟三人都不由笑了起來。
幾人吃著飯、聊著今天游行中的一些趣事,每個人的興致都很高。
“對了!我听老師說,過些時候學校要舉辦一次運動會,為明年奧運會選拔人才,你們要不要參加?”。
楊雪的話讓幾個人吃飯的動作頓了頓。
“小雪,老師什麼時候說的,我怎麼不知道?明年我們也會參加奧運會嗎?”,王芳有些疑惑道。
楊雪笑著道︰“就是昨天我去老師辦公室,听他們說的,,好像我國打算參加,不過這也不確定,還在研究中。”。
“那我要去試試,看看能不能被選上”。王芳道,隨後他又看向了李梟︰“李梟你呢?要不要也試試。”。
李梟搖了搖頭︰“我就不參見了。”。
這件事李梟知道,雖然這一屆奧運會我國參加了,但等到國內隊伍抵達奧運會現場時,已經距離奧運會開幕過去了10天。
這也讓國內運動員錯過了很多比賽。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有兩個原因,這第一就是敵對勢力的抹黑,特別是美帝國,打起了輿論戰。
第二個就是光頭的介入,搶奪資格,這才一直受到了阻撓。
而對于這一次的參賽,國內也是十分的重視,因為我國剛成立不久,急需向外展示自己的新面貌,來宣告國家的成立,這能很好的打破其它國家的偏見和誤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也能增強民族凝聚力,激發全國人民的自豪以及愛國熱情。
但可惜,最後國內只趕上了一趟末班車。
幾人這一頓飯吃了一個多小時,這才吃完,吃完後幾人下午沒事,又去了北海公園轉了轉。
北海公園可以說是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遼代,不過當時還不叫北海公園,而是叫做 “白蓮潭”和 “廣寒殿”。
之後每一個朝代都會進行建設,到了金代,就形成了今天皇家宮苑格局,最後到了清代乾隆時期,才大規模修建了亭台樓閣。
李梟這還是第一次來北海公園,前世雖然也去過四九城玩過幾次,但去的都是故宮、天壇、鳥巢之類的地方。
本來對于公園這些地方,李梟沒多少感覺。
但沒想到北海公園給了他些許的驚喜。
那景色是真的美,特別是那座白塔倒映在水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幾人租了一條小船劃行在湖上。
聊著未來、聊著理想,好不愜意。
……
五一過後,人們又忙碌了起來。
李梟也在一次投入到了學習當中,幾乎每天都有問題去請教黃教授。
而面對李梟的請教,黃教授也很吃驚,因為他發現,李梟學習的進步太快了,幾乎就是幾天一個樣。
特別是對機械工程的本專業,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等幾項科目,黃教授發現。
李梟掌握的知識,已經不次于大三的學生。
而通過自己的努力,李梟也完成了c620 1 臥式車床主結構設計,開始把c620 1 臥式車床分為6部分。
床身、主軸箱、進給箱、溜板箱、刀架、尾座。
開始一一進行研究、解析。
如果整體來研究會很難,但李梟發現把機床這麼一拆開,研究的難度一下降低了很多。
就比如主軸箱。
它就是提供動力的地方,它通過皮帶輪與電機相連,然後將電機的動力傳遞給主軸,之所以這樣設計,就是因為電機的轉速通常較高,但主軸需要的轉速則不同,
主軸箱內的變速機構,就可以進行變速調整。
還有潤滑系統。
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系統,一般由油泵、油管、過濾器、油池等組成,運轉的原理也很簡單。
說白了就是油泵把潤滑油從油池中抽出,再通過管道輸送到各個部位,達到潤滑的效果,從而減少摩擦和磨損。
不知道是不是空間的作用,還是重生的原因,李梟發現自己的記憶力越來越強。
基本上一星期就能研究透一部分。
到了月底。
李梟已經把c620 1 臥式車床,研究的差不多。
也就幸虧c620 1 臥式車床不是數控車床,否則的話,難度不知道還要增加多少倍。
畢竟數控車床需要處理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等電子元件,還需要系統軟件控制,來實現加工算法、運動控制、誤差補償、故障診斷等功能。
難度不是大了一點半點。
在這個時候根本就制造不出來。
國內想要自主生產,至少要等到70年代,直到1975年才誕生了第一台自主制作的數控車床。
而在這時間段,就連毛熊、美帝國也沒能研究出來,像美帝國直到1955年才進入實用化階段,毛熊則是1956年。
由此可見,想要自主生產數控車床的難度有多大。
不過對于現在的國家而言,c620 1 臥式車床就已經足夠用了。
要知道c620 1 臥式車床的出現,可是對這個時期的國家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不過別的就說生產效率,就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畢竟c620 1 臥式車床,全部采用了機械傳動,這樣的傳動,比起比較傳統的手工加工方式,不知道提高了多少。
就比如在車削圓柱階梯軸、鏜孔、切槽等等操作上,就大大縮短了。
此外c620 1 臥式車床可以連續加工,並且運行還很穩定,這比起現在最常見的六尺皮帶車床,好上不知道多少。
還有就是加工的精度,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畫完c620 1 臥式車床的設計圖紙,李梟仔仔細細的又檢查了一遍,就直接去了黃教授的辦公室。
在了辦公室前李梟敲了敲門。
在听到里面說進後,李梟這才推開門走了進去,看到是李梟,黃教授平時那張很嚴肅的臉,一下子露出了笑容。
放下了手中忙的工作,笑著道︰“小梟今天你又有什麼問題了,拿過來我看看。”。
“黃教授,這一次我沒問題,是我上次臥式車床,我已經設計出來了,想讓您指點指點。”。李梟笑著道。
“哦!你設計出來了?快拿給我看看。”,黃教授有些難以相信。
李梟也不廢話,直接把一大摞設計圖遞給了黃教授,看著這麼多設計圖,黃教授有些難以置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些都是你最近設計的?”。
聞言李梟點了點頭︰“是我最近設計的,這才剛剛設計完”。
得到了確定,這一下黃教授不再說話,直接看了起來,這越看黃教授越激動。
因為按照圖紙來看。
這台機床完全可以被制作出來,並且他的工作效率,比起國內現有的機床效率都要高。
最重要的是c620 1 臥式車床完全可以自主生產。
這一點十分重要。
“走,跟著我去找老趙”,說著黃教授小心翼翼的卷好圖紙,直接出了門。
來到趙教授辦公室前,激動之下黃教授都忘了敲門,直接推門就走了進去。
“老趙、老趙,快來看看。”。
趙教授被突然的推門聲嚇了一跳,看到急匆匆走進來的黃教授不由抱怨道︰“我說老黃,你這是怎麼了?都多大年紀了還這麼毛毛躁躁。”。
“你少廢話,快看看這些圖紙”,黃教授可沒心情瞎扯直接道。
聞言趙教授這才收起了說笑的心思,特別是當看到跟在後面的李梟,忽然讓趙教授有了一絲似曾相識的感覺。
不過隨即他就反應了過來,對著李梟問道︰“李梟,你又設計出東西了?”。
李梟笑著點了點頭︰“趙教授,上一次那份車床的設計稿,我設計完了。”。
雖然已經經歷了不少次,但趙教授還是有些難以置信。
如果說之前那些設計,是去了取巧,靈光一閃想到的點子,但想要設計車床可不一樣。
想要設計出車床,需要掌握的知識會非常多。
並且李梟從接觸車床到現在,滿打滿算才不過兩三個月,這麼多時間就設計出了車床。
這讓他有些不敢相信。
迫不及待就看了起來,雖然他不是專攻機床、車窗這方面的教授,但也能看懂。
和黃教授一樣,越看他也是越吃驚,有些難以相信。
“李梟,這車床真如你所說,能提高數倍效率?”,趙教授問道,雖然是再問,但其實他已經從設計圖上知道了答案。
如果這台車床真能設計成功,那麼對于國內的工業生產來說,必定會是一大助力。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