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整個大院都熱鬧了起來。
在前院、中院,根據計劃要打造5個爐灶,白天人們都有工作,這些工作自然而然落到了院子里婦女頭上。
這年代的人們都能干。
就算是婦女干起活來也一點不含糊,僅半天的時間就搭好了全部灶台。
除了灶台以外,堆放糧食的地方、堆放柴火的地方,這些都安排好了人負責。
劉大爺也找軍管處的人說了一下情況。
拉來了三車小麥粉和一些玉米粉、鹽之類的。
看著院內忙乎的眾人,軍管處的人也都先動容。
等到了晚上,全院人都齊齊上陣,在何大清、何雨住這兩個大廚的教導下,開始了炒面。
不過這想要炒好面也不容易,這最難把握的就是火候,這如果火候大了就會炒焦。
那口感就太差了。
可如果火候小了,炒面又不容易保存,因為不夠干,很容易變質,也好在有何大清在場。
這才讓事情簡單了很多。
而為了應對前線糧食不足的情況,一則名為《關于執行炒面任務的幾項規定》發了下來。
迅速傳遍了全國上下。
在得知前線的戰士有時候連一口飯都吃不上時,工廠、學校、街道,都組織人手。
開始安排人們在工作、學習之余。以大院、工廠、學校、村子為單位,進行炒制工作。
一些地方還設立了專門的炒面制作點,讓人們輪流進行炒面。
就連一些老人、孩子都加入到了其中,他們雖然沒那個力氣用大鍋炒面,但也都在家里做菜的小鍋開始炒制。
雖然這樣做的效率沒大鍋炒的要高。
但耐不住人數多,許多家庭都會連夜趕工。
李梟所在的學校也是如此,設立了很多灶台,一個個學生在放學後,也不再踢球、打籃球放松。
都加入到了炒面當中。
“梟哥,你看看怎麼樣,好了嗎?”。
在學校一處空地,幾十個灶台都在冒著火光,一口口大鍋被放在上面,里面裝的都是面粉。
每一個大鍋前面都站著一名學生,揮舞著手中的勺子,在鍋里翻著面粉。
听到有人喊,李梟不敢耽擱連忙跑了過去,他跟著何大清學的比較早,對于掌握火候有幾分信心。
在學校也開始炒制面粉後,就被派來負責這一事項,以防止火候出現問題。
跑到近前李梟看了看。
炒面熟不熟這其實很好判斷,生面一般都是白色,或者是米白色,而在炒制過後,則會慢慢變成金黃色或淺棕色。
如果這還不能很好的判斷的話,也可以用鼻子聞一聞。
炒好的面會散發出一股獨特的香味,如果沒有散發出香味,或者聞到了有一些焦。
那就證明面粉沒有炒制好,或者火候大了。
如果心中還沒譜的話,那就只能用手抓了,看看面粉容不容易散開,如果容易散開、比較松散,那就證明還沒炒好。
保險起見。
這幾種方法李梟都會用,看了看顏色又聞了聞,試了試炒面的松散程度,李梟這才道︰“在炒三分鐘,就出鍋。”。
“好 ”,那人看了一下手表,答應了一聲,就繼續用大勺開始翻炒。
就算累的滿頭大汗,也毫不在意。
這炒面一炒就是20來天,這才算是結束,把他累的夠嗆。
炒面運動結束。
李梟也把精力再一次放回到了修復機床上。
上一次有了這個想法後,李梟就找到了趙教授,提出了自己想要研究、修復車床的想法。
對于李梟的要求,趙教授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還給他從四九城附近的廠子里,找來了幾十台報廢的機床,以及幾台國內生產的最新式機床,更是給他弄了不少關于機床方面的書籍。
可以說是一路開綠燈。
李梟自己也是查看了大量的資料。
現在國內機床的種類還比較少。
這最多的就是六尺皮帶車床、111a 型全齒輪車床和萬能工具磨床。
六尺皮帶車床生產于1949年,其余兩種都是1950年開始生產,這幾種車床的結構可以說都很簡單。
特別是六尺皮帶車床。
用的還是皮帶傳動,沒有齒輪傳動那麼復雜的齒輪組嚙合機構,也沒有復雜的變速系統。
比較復雜的還是在多部件協同方面。
畢竟六尺皮帶車床就算再簡單,那也是機床,也有像是主軸箱、進給箱、溜板箱這些部件,而這些部件需要協同工作才能實現加工功能。
不過雖然復雜,但想要搞懂其實並不難。
這其中機床比較難得也就是萬能工具磨床,這種機床不僅結構復雜,並且還是電氣控制系統。
像是結構方面。
就必須具備刃磨各種中小型工具,像是鉸刀、絲錐、麻花鑽頭、擴孔鑽頭,在難一點還要實現能磨削外圓、內圓和平面。
床身更是具有復雜的導軌系統,包括了縱向導軌、橫向導軌等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整體則是有十多個部分組成,包括了床身、十字滑板、升降套筒、磨頭、電氣控制、萬能夾頭、尾架、中心規等等。
各有各的作用。
像是床身就是為其他部件提供安裝和支撐的平台。
十字滑板顧名思義,就是為了實現兩個相互垂直方向的運動導向,目的是為了控制磨頭的橫、縱雙向的運動。
其中讓李梟感到最難的就是電氣控制系統,雖然在機械工程的課程中,他也學過電氣基礎知識、電機與控制這些內容。
但對于李梟來說還是有些難。
畢竟現在還是1951年,他學的關于電氣基礎知識,只限于電機的啟動、停止控制,簡單的邏輯控制、電氣控制手段。
遠沒有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系統。
這也讓李梟頭痛了很久。
不過好在他有著外掛,能在空間內上網查找一下資料,更幸運的是,關于這些機床。
網上竟然有老師講解。
這也多虧了後世一些物聯網視頻平台的出現,如果沒有這些平台,他很難找到這些講解的視頻。
只能去扒那些研究的資料。
那就困難太多了。
一個自學一個有人教,這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
“怎麼樣?有合適的零件嗎?”。李梟問道。
“沒問題,零件夠了”。
車間內,李梟和他幾個室友,正在拆卸著幾台六尺皮帶車床,打算拆東牆補西牆,看看能不能修復出來。
一連忙乎了幾個小時,幾人這才組裝好了一台。
“快試試,看看怎麼樣?”,看著組裝好的機器,白建功有些迫不及待道。
在白建功的催促下,李梟很快就啟動了機器。
在機床的“嘶嘶” 的摩擦聲下很快就運轉了起來。
“成了!我們成功了”。
“哈哈哈,真成了,我們的努力沒白費。”。
隨著機床的運轉,幾人不由發出了一陣歡呼聲,李梟也激動的握了握,這些日子的努力總算沒白費。
“大家冷靜冷靜,咱們在檢查一下,操作試一試,看看還有什麼地方沒修好”。
李梟提想道。
“對!咱們試試”。
歡呼過後李梟幾人又進入了工作狀態。
這第一個發現的問題,就是皮帶與皮帶輪接觸的摩擦聲太大,甚至還能听見輕微的打滑聲。
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只有兩種可能。
這第一就是張緊力不合適,第二種就是皮帶老化的問題。
檢查過後李梟幾人發現這是第二種,根本就沒辦法解決,只能是更換皮帶,否則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會導致車床的主軸轉速不穩定。
這樣一來就會影響加工精度。
這還算是好的,最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無法正常工作。
不過這不算什麼大事,只要更換一條皮帶就好,至于其他方面,幾人並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見此!
張軍開始試著加工一些零件出來,測試一下機床加工的精準度,從而判斷這一台機床還有沒有別的問題。
六尺皮帶車床雖然是比較簡單的機床。
但畢竟也帶了機床幾個字,能加工出來的零件並不少,像是最常見的傳動軸、齒輪軸,這些被用于農業機械中的一些零件。
六尺皮帶車床都可以讓不同直徑的光軸,進行車削加工,使其表面光滑,尺寸精度高。
還有像是法蘭盤、齒輪坯之類的。
六尺皮帶車床就可以在法蘭盤上加工螺栓孔,可以使加工出來的外圓、內孔和端面,保證其平面度和垂直度。
張軍算是他們幾個人中,操作最厲害的一個。
也很熟悉加工這些零件的過程。
沒多大一會就加工出來幾個不同的零件,看著加工出來的零件,李梟幾人測量了一下。
完全在合格的範圍內。
這又讓幾人不由發出了歡呼聲,听著車間內的歡呼聲,路過這里的趙教授忍不住走了進去。
看到正在運轉的車床,趙教授愣了愣。
這些車床都是他搞來的,自然知來的時候這些車床是什麼樣的,說報廢都算是好听的。
一些車床說是廢鐵都不為過。
但看著眼前這個車床,雖然外觀依舊比較爛,但確實是在運轉。
“趙教授”。
或許是听到了聲音,百建功轉頭正好看到了趙教授,不由喊了一聲,這才讓幾人的情緒稍微平靜了些。
都開口和趙教授打著招呼。
見此趙教授擺了擺手,示意讓幾人不要這麼客氣,自己也快步走到了車床近前。
看了又看,隨後把目光轉向了李梟問道︰“你們這是怎麼修好的?”。
李梟笑著指了指旁邊一堆零件,笑著道︰“拆東牆補西牆,趙教授,我們把那些壞的六尺皮帶車床都拆了,這才拼湊出了這台機床,剩下的零件應該還能湊出一台”。
“精準方面怎麼樣?”。
“合格了”,說著李梟就把那個零件,遞給了趙教授。
拿過加工出來的零件,趙教授用尺子比了一下,不由說了幾聲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有李梟在,能修好幾台機床趙教授並不吃驚。
只不過想到幾人這麼快就研究透了這台機床,這讓他看著李梟幾人有些欣慰。
想了想他道︰“這樣那台機床你們先別組裝,我打算讓其它學生來學習一下,深入了解一下這台機床,李梟你感覺怎麼樣?”。
趙教授這個提議也是讓李梟眼前一亮,現在全國上下,缺少的就是人才,一些機床壞了一般人根本修不了。
如果這樣能多一些可以修機床的人才那是好事。
“趙教授,這個想法好,沒準還能多培養一些可以修機床的人出來,將來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作出更大的貢獻。”。
趙教授本來就是這樣想的。
見李梟能想到這一點,這讓他有些欣慰,隨後又對著其余幾個人道︰“我會把這件事報告上去,到時候學校會對你們作出獎勵。”。
“趙教授我們不要獎勵,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聞言張軍道。
“對啊!趙教授,我們應該感謝學校對我們的培養、支持,如果沒有學校,我們可不會有這麼多車床練手。”。
李梟的另一名舍友也緊接著道。
趙教授聞言不由高興的笑了兩聲,擺了擺手︰“你們不要推辭,是你們的功勞就是你們的功勞,做出成績了就應該獎勵,
不過你們也要緊記,千萬不要驕傲自滿,現在我們國家百廢待興,是最缺人才的時候,特別是我們機械工程,無論是工業還是軍工,甚至是航天,都需要大批的人才補充,
希望你們也再接再厲,國家未來的希望都在你們身上,爭取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聞言張軍幾人也都有點小激動,連忙道︰“教授我們會的,我們一定會讓我們國家變的更加強大。”。
看著錢眼這一幫有干勁、有熱情的年輕人。
這也讓趙教授仿佛看到了過去的自己,不由拍了拍站在最前面人的肩膀,以示鼓勵。
又勉勵了眾人幾句,就向著門外走去,這事他要趕快落實下來。
不過走到車間一張大桌子前時,一張設計圖紙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看著上面寫的“臥式車床”幾個字。
以及畫出的結構圖,部分的設計內容。
讓他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了李梟。
那字太熟悉了,還有這這設計圖,完完全全就是李梟的手筆,而設計圖上的車床他也完全沒有看過。
這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這是一種新的車床。
可這才過去多久啊……。
李梟就有了這樣的設計思路,這也太離譜了。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