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進辦公室,婁曉娥就滿臉驚愕地看著何雨水,難以置信地說道。
“雨水,真沒想到啊,你居然這麼厲害!這可太讓人吃驚啦!”
何雨水听了,哈哈大笑起來,然後自信滿滿地說。
“哈哈,這算什麼呀,以後還有更多讓你震驚的呢!
好啦,別光說我了,說說你吧,你想要一輛什麼顏色的車呢?
對車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嗎?
比如要加裝些什麼東西之類的,盡管告訴我,我一定都幫你辦到,而且是免費送你。
等你確定好了,就通知其他人,每個人都送一輛。
記住,都是頂配版的,不是普通貨色。”
婁曉娥听完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笑容,輕聲問道。
“你這個頂配版的車是加長款的嗎?”
何雨柱聞言,一臉無奈地搖了搖頭,解釋道。
“不是的,我的車和奔馳的不太一樣,沒有配備那個 5.8 動力的發動機,所以沒辦法制造加長款的車型。”
婁曉娥似乎有些失望,但也表示理解。
何雨水也很遺憾,發動機廠家沒有提供足夠強大的動力支持,想要制造出加長款車型確實有些困難。
硬是裝5.0 的發動機的話,動力可能會不夠的。
她嘆了口氣,無奈地說道。
“好吧,那我想想要什麼樣的車,等我消息吧。”
說完,婁曉娥微笑著轉身走到一邊,拿起電話給陳雪茹她們打了過去。
這些人啊,去了南邊之後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一去不復返,把自己累得夠嗆。
不過好在香江那邊的事情基本上都有人幫忙打理,否則婁曉娥一個人可真是忙不過來。
何雨水見婁曉娥去打電話了,也沒有多做停留,轉身走進另一個房間,同樣拿起電話撥打了出去。
“喂,李工,是我。”
何雨水撥通德陽汽車廠的電話後,直截了當地說道。
電話那頭的李工听到何雨水的聲音,立刻精神一振,他急切地問道。
“嗯,何總,您找我有什麼事嘛,是不是有消息了?”
李工的聲音中透露出明顯的焦慮和期待,這一百來天的等待讓他倍感煎熬。
車間的生產線一直處于停滯狀態,他每天都在盼望著能有一個明確的指示,告訴他是繼續等待還是可以開工生產。
何雨水似乎感受到了李工的急迫,他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說道。
“嗯,讓你久等了,我已經得到了許可證,你們可以開動生產了。
我的想法是先造一萬輛。”
這個消息如同一道閃電劃破黑暗的夜空,讓李工的心情瞬間變得激動起來。
他原本緊繃的神經終于得到了緩解,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也落了地。
“好,好,我這就,這就通知下去。”
李工的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顫抖,說話也變得有些結巴。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將這個好消息傳遞給車間的工人們,讓他們也能分享這份喜悅。
“哈哈,不急,你們先將生產線調整好,相信那段時間生產順序是沒問題了。”
何雨水的笑聲中透露出自信和從容,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她深知生產線的調整對于整個生產過程的重要性,因此她特別強調要確保這一步驟的順利進行。
接著,她話鋒一轉,語氣堅定地說道。
“下一步就是將生產線速度開到最大,原材料也馬上加速買進。”
這是一個關鍵的決策,意味著要全力投入生產,以滿足市場需求。
她相信,只要生產速度跟得上,產品質量有保障,就一定能夠在市場上取得好成績。
何雨水決定先造出一萬輛汽車來試探市場反應。
這個數量既不會過于冒險,又能給市場一個明確的信號。
她對自己的產品充滿信心,相信這一萬輛車將會成為打開市場的敲門磚。
說完這些,何雨水毫不猶豫地掛斷了電話。
至于許可證的問題,她已經安排好了,會讓郵局的人送過去。
畢竟她這邊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實在抽不出時間親自去送。
然而,何雨水並沒有停下忙碌的腳步。她緊接著撥通了汽貿銷售主管王振的電話。
王振是汽貿公司的副總,主要負責汽車銷售業務,之前也是由他負責這一塊的工作。
電話那頭很快傳來王振的聲音。
“哪位啊?”
何雨水趕忙開口道。
“王總,我,何雨水。”
這聲音對于王振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他一听便知道是何雨水打來的。
“何總,您說,我記錄。”
王振的語氣顯得十分專業和干練,他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準備好記錄下何雨水的指示和要求。
非常默契,因為他深知,何雨水主動找他,必定是有重要的事情相商,或者是有特殊的任務需要他去完成,畢竟平日里兩人幾乎沒有聯系。
“嗯,我的車廠已經成功拿到了許可證,接下來我打算先生產一萬輛車,而且是三款車各一萬輛。
你可以安排人手去籌備廣告宣傳的事宜了,同時也要開始為車輛正式上市銷售做準備工作了。”
王振在電話那頭听到這個消息後,立刻回應道。
“好的,我知道了。
那關于技術資料方面,我就直接找李總工去要了哈。”
何雨水對王振的安排表示同意。
“行,你去找他吧。
不過在宣傳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客觀公正,但同時也要突出我們產品的優勢和特點,特別是與其他同類產品的對比,一定要鮮明。
另外,還提供個性化服務。
也就是說,顧客如果有額外的需求,比如加裝一些他們想要的配置,這個事情你就和李總工一起商量著辦吧。
車輛的零售價和全國門店的銷售價格保持一致,你們主要賺取的是家裝服務費和售後費用。
這可是我一直以來定下的規矩,目的就是不想讓我們的車在出廠之後,價格變得讓人都不認識了,這樣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聲譽和品牌形象的。”
何雨水詳細地解釋道。
這個價格李總工心里跟明鏡兒似的,因為何雨水之前就已經跟他強調過了,必須要把價格定在同價位進口車和合營車的一半,而且這里的一半指的是利潤,而不是成本。
也就是說,即使利潤少一些,也要先把市場份額搶到手,其他的事情可以以後再慢慢考慮。
畢竟目前國人對于國產車的概念還非常模糊,在他們心目中,國外的進口車和合營車才是最好的選擇。
更何況,現在市場上幾乎看不到國產轎車的身影,所以何雨水別無他法,只能采取這種低價策略來打開局面。
“好的,我明白了,您放心吧,公司的發展方向一直都是按照您的指示來的,我們絕對不敢有絲毫違背。”
王振在電話里向何雨水保證道。
掛斷電話後,她稍稍松了一口氣,但緊接著又開始思考起工業園的問題,這可是一個復雜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