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事兒?”
    “這樣的人物。”
    “為什麼不提前跟自己通氣呢?”
    李墨白的語氣前所未有的嚴厲。
    電話那頭的秘書有些小委屈。
    但是跟了李墨白一段時間了,她也知道自家的校長是個什麼脾氣性格!
    也猜到李墨白肯定會追問這件事兒,所以她提前跟醫院那邊也求證了。
    于是乎就急忙向李墨白做出了解釋。
    原來這位王凱上將格外的低調。
    雖然他是秘書助理送到醫院里來的。
    但是他對手下人嚴格要求。
    表示到了醫院就是一個普通的病人。不要搞特殊對待。
    一切都听醫生的。
    在醫院沒有上將。只有病人!
    他不是那種嘴上喊口號,口頭上高風亮節,實際上,該有的待遇一樣不能落下的領導。
    而是真的實實在在這麼干的。
    也正因為如此,醫院方面雖然覺得這位老人家氣度不凡,不像是普通人。
    但是也沒有多想。
    誰能想到老爺子竟然是戰功赫赫的開國上將。
    他也沒有拿出自己的優待證,也沒有拿出相關證件來。
    所有的費用全部都是老人家自費的。
    因此醫院方面確實不知道他的身份。
    直到把老人家病都治好了,療養的也差不多了,醫藥費什麼都結清了之後。
    他要出院了。
    要給主治醫生和醫院送個錦旗。
    他的司機才說漏了嘴。
    醫院方面這才知道此事。不敢怠慢。
    急忙向上匯報了。
    听完這一切的李墨白,抬頭45度角仰望星空。
    眼角的淚花不由自主的流下來了。
    長嘆了一口氣。
    “國家脊梁啊!”
    “時代楷模,民族之英!”
    這樣的人物。享受再高的待遇,相信老百姓也是不會有什麼意見的。
    但是往往,這樣的人物,自身有著很強的道德標準。
    他是見不得人民受苦,見不得自己享福的。
    “我知道了,我這就過去。”
    李墨白先是打電話,讓司機開車來接自己!
    同時又給自己的記者好友徐荼打去了電話。
    “小徐來大活兒了!”
    “趕緊的。帶上所有設備,速到山河醫院附屬醫院。”
    “一個重大的新聞在等你自己!”
    “來吧。”
    “獨家內幕消息。我只告訴了你。”
    李墨白對著電話那頭的徐荼催促道。
    “好的,李總,我這就過去。”
    正在加班寫稿子的徐荼一個機靈。
    當即就喊攝像大哥一起出發,前往山河學院附屬醫院。
    李墨白對于廣大記者一直是比較夠意思的。
    凡是到山河學院來采訪的記者,車馬費這一塊兒,李墨白都不會含糊的。
    記者們開開心心來,高高興興走。
    李墨白用實際行動證明什麼叫尊重記者,尊重采訪。
    對記者客氣一點,絕對沒有壞處。
    有的時候,遇到一些負面新聞什麼的,你跟記者關系好。
    人家稍微寫報道的時候,給你筆下留情一點。
    那在讀者看來,感覺立刻就不一樣了。
    否則的話,人家完全能把你釘在恥辱柱上。
    所以李墨白,對記者,尤其是年輕記者一向是客客氣氣。
    這些年輕記者那都是有成長空間的呀。
    將來主編,總編什麼的,都是在他們當中產生的東西。
    這玩意兒,人情世故這一塊,是吧?
    你不能等人家混成主編總編了。再去搞好關系。那不就晚了嗎?
    你覺得到時候,人家還願意搭理你嗎?
    你得在人家還是小記者的時候就建立友誼。
    山河學院附屬醫院的發展,李墨白還是挺關注的。
    但是畢竟精力有限。
    掐指算算,也有一個多月沒過來看了。
    但是這一次過來發現。
    跟一個多月前相比,停車場的車好像更多了。
    而且晚上的醫院大樓也是燈火通明。
    住院部幾乎所有的房間都亮著燈了。
    遠處的醫院二期大樓。也在加緊施工當中。
    加班加點的施工已經是常態了。
    晚上也會有工人趕工搞建設。
    沒辦法,盡管目前的這棟大樓能容納大幾百個病床。
    但是當初設計規劃的時候,這畢竟只是一個區級人民醫院的規劃。
    本身也沒有考慮的太長遠。
    大家原本是覺得夠用的。
    一個區能有多少需要住院的病人啊?
    但從現實的發展情況來看,遠遠不夠。
    山河學院附屬醫院的知名度正在飛速提升。
    越來越多的患者慕名而至。
    人家病人找上門來了,總不能不接收吧?
    李墨白給醫院提出的要求就是,只要這個病能治好,有希望治好,那就把這個病人收下來。
    來到山河學院附屬醫院的病人,往往都已經是把這里當成最後的希望了。
    他們肯定是公辦醫院都找了一個遍。能試的辦法都嘗試了一遍了。
    實在沒有其他辦法。這才來到山河醫院!
    想看看。能不能有一線希望?
    畢竟得了大病,大家首選的肯定還是一線城市的大醫院。
    除非就是一線城市的大醫院都暗示病人或家屬。不用在這里耗著了,耗下去也是人財兩空。
    這時候才會心有不甘的,想想看有沒有其他辦法,再去其他醫院看看。
    李墨白親身經歷過這個醫療苦難時期。
    醫院的病床太少。
    但是病人太多。
    怎麼辦呢?
    那就只能在走廊里加個病床。
    走廊里加滿了怎麼辦?
    樓梯間甚至雜物間反正所有能塞人的地方都塞上了病床!
    為的就是能多接兩個病人。
    醫生真的挺不容易的!
    壓力很大。
    但是話說回來,病人還有病人的家屬更加慘。
    所以很多時候。
    人還是要知足。
    要想得開。
    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已經比很多人強了。
    醫院的相關負責人已經在門口恭候李墨白多時了。
    李墨白也沒跟他們多客套。
    直接示意他們帶自己去看看王凱上將。
    一路上李墨白了解了一下有關情況。
    老上將有嚴重的腸胃病。
    那是戰爭時期留下的毛病。
    這也是書友客串的。兄弟們,盡可能的詳細。名字,職務,級別,有個兄弟想要國家電網的高層,這就很詳細,我好安排!你只寫名字的話,那我就只能看著安排了。優先出場,有啥安排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