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人說,江浙滬的孩子不太願意去外省上大學。
    確實是這樣。
    經濟條件擺在那里。
    大部分地區的基礎建設是比不上江浙滬的。
    逼乎上不是有很多的帖子嗎?
    說的就是江浙滬的孩子去外省上學旅游後的種種不適應。
    這當中,不排除是有些人矯情。
    但確實,江浙滬孩子,從小的物質條件是真不錯的。
    當然了,山河學院不存在這種情況。
    山河學院的硬件設施。
    管你甦南還是中海。
    你就是住湯臣一品的,來了也挑不出太大的毛病來。
    最終山河學院作訓部開始對10多萬的新生進行分批次的管理。
    反正按照計劃,會有一大批的學生到時候直接跑步接受檢閱。
    如果是身體確實跟不上軍訓強度的,也不做強求。
    那你們到時候就劃歸到跑步檢閱的序列。
    小跑步繞場一周就行了。
    這個要求不高。
    這一改革獲得了不少新生,尤其是女學生的青睞。
    于是乎軍訓不再全部按照班級為單位了。
    如果你們實在想輕松的話,沒關系。
    那就練練軍姿,同時在練練跑步。
    到時候能在小跑步的時候保證隊形不亂就算成功。
    其他學生,繼續保持一定強度的訓練!
    以方隊形式接受檢閱。
    通過軍訓這件事兒,也算是給李墨白上了一課。
    事實證明,想讓自己所有的學生都按照自己的設想去發展是不現實的。
    雖然說自己的本意是好的,出發點也是好的,希望能好好的鍛煉一下這些學生。
    但現實是,不少年輕氣盛的學生是听不進你的話的。
    尤其是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學生。
    人家搞不好連自己父母的話都不怎麼听。
    你一個校長算老幾?
    還是沒有行政級別的民辦大學的校長。
    一聲令下讓無數人對你馬首是瞻。
    把你的話奉為聖旨,看到你又哭又跳,還鼓掌。
    那是北邊三將軍才有的能力。
    因為在那邊。
    你不這麼干的話,是真的要吃紫蛋的!
    李墨白還沒有那個道行。
    山河四省的學生可能對他有一種特殊的情感。
    但是其他省份的學生其實也就那樣。
    也許等到學生們畢業之後,走向社會之後,才會後知後覺的發現,當初沒听李校長的話。實在是一大錯誤!
    但現在,不行!
    現在,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
    不氣盛,那能叫年輕人嗎?
    看清形勢的李墨白也想開了。
    放下助人情節,尊重他人命運。
    反正自己作為過來人,該說的都說了。
    學生們如果願意听,那少走彎路。
    如果不願意听,走向社會後,會有人用更加粗暴的方式教他們。
    作為校長,盡人事,安天命就是了!
    對于李墨白的這番轉變,張伯令其實是最欣慰的。
    他知道這才是李墨白向一個教育大師靠攏的重要轉折點。
    以前的李校長太理想主義化了。
    有點過于浪漫。
    把自己想的太無所不能,把學生也想的太好。
    心里盤算的是。
    自己對學生們傾囊相授。
    學生們好好的學習。好好的鍛煉。
    畢業之後,走向社會,都能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
    事實證明,現實不會這麼發展的。
    治大國如烹小鮮。
    李墨白以前的一些教育思想,如果說山河學院始終維持在大幾千人或者一兩萬人的規模的話,或許還能行得通。
    但是現在學生越來越多。
    恨不得一年的新生就10多萬。
    那原有的思路肯定是要轉變的。
    管1萬人的學校跟管10萬人的學校,壓根兒就不是一個概念,也不是一回事兒。
    就好像休克療法對一些小國管用。
    但是對熊國這樣的大國只能是災難一樣。
    教育行業可不存在一招鮮吃遍天的情況。
    你得根據學校的規模,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
    否則的話,固步自封不光害了自己,也害了學校的學生和老師。
    張伯令建議李墨白,心態放平。
    尊重學生們的選擇。
    大家都是從年輕時候過來的。
    年輕人,最反感的就是那些,對自己各種說教的中年人了。
    當下,李墨白不再好為人師了。
    讓手底下的人看著辦就行了。
    這麼多的學生。
    他也沒法跟過去那樣,全面關注了。
    李墨白手上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兒。
    就是成立山河商會。
    這是老岳父給自己提出的目標跟要求。
    當然這個建議也確實是沒毛病!
    一個好漢三個幫。
    團結才能干成更大的事兒。
    對李墨白來說。
    如果能找到一幫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一起投資,一起賺錢。
    往小了說能讓大家伙兒收益最大化。
    往大了說,可以為國家做更大的貢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自己作為這個商會的發起人,在龍國自然也會有更高的地位和話語權。
    便宜老岳父溫國民有些話說的很委婉。
    但是李墨白也听出了他的話外之音。
    賺錢當然是好的。
    但是這個錢你要花在刀刃上。
    就比如說自己在甘甦省的投資。
    那就非常的有意義。
    李墨白沒有辦法在全國有多強的號召力,但是在山河四省的範圍內還是可以的。
    一方面爺爺的面子多多少少還管用。
    另外一方面自己的實力擺在這里。
    畢竟山河集團現在發展的,有聲有色。
    兩年的時間,進步太大了。
    林氏集團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就因為跟山河集團的深度合作。
    現在發展的相當不錯。
    儼然是北河省的明星企業家了。
    還是有不少人眼紅的。
    想跟山河集團合作的企業也不在少數,現在有了這個機會主動靠近。那這些企業當然是樂意合作。
    如果李墨白能帶著他們一起發財的話,他們更是求之不得。
    倘若這個山河商會真的成立起來,那李墨白就是當之無愧的會長人選。
    山河四省確實窮。
    但是集四省之力那也不是吃干飯的。
    要資源有資源。要人口有人口。
    而且身處龍國腹地。
    影響力不容小覷的。
    (有沒有兄弟懂行的,除了皮帶,還有哪些有大量工人,創造大量就業,但是被拿下的企業家啊?給我介紹一下!)
    喜歡最牛大專校長,干翻七個工業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最牛大專校長,干翻七個工業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