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匆匆趕往覃芊落的院子,求見錦瑞昭王。
見到覃芊落,林賦恭敬地行了一個大禮,雙膝跪地,身體前傾,額頭幾乎觸踫到地面,許久才緩緩起身。
待他抬起頭時,臉上滿是崇敬與懇切之情。
他聲音洪亮而清晰,帶著幾分激動地說道︰“昭王殿下,近日听聞殿下于錦繡郡之內大力興辦教育,決意興建學院。
初聞此訊,臣內心的欽佩與贊嘆猶如洶涌澎湃的江海,翻涌不息,難以抑制。
殿下此等高瞻遠矚、高屋建瓴之舉,實乃恩澤萬民、功在千秋的無上善舉。
這不僅是對封地百姓的深厚關愛,更是為整個天玄的未來發展描繪了一幅無比壯麗的藍圖,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此舉必將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不可磨滅的一筆,成為後世傳頌的佳話。
殿下以非凡的智慧和果敢的決斷,開啟了天玄教育的新篇章。
為無數寒門子弟點亮了希望之光,為整個天玄的文化繁榮和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他微微頓了頓,臉上的神色逐漸變得凝重起來,語氣也愈發深沉︰“只是殿下也十分清楚。
科舉制度作為天下士子晉身朝堂的唯一正途,其重要性猶如泰山之重,無可替代。
無數寒門子弟,十年寒窗苦讀,在昏暗的燈光下日夜苦學,熬過無數個寒冬酷暑。
皆盼望著能在科舉中脫穎而出,實現自己的抱負,光宗耀祖,改變家族的命運。
如今學院興辦,臣心中實在是憂慮重重,寢食難安。
日後錦繡郡內的學子參加科舉應試,不知是否會因為學院獨特的教導內容、新穎的教學方式。
在對考制的精準把握、文風的獨特呈現上與其他郡縣的考生產生顯著差異,進而影響他們的前程。
畢竟科舉考試,公平公正乃是第一要義,是天下士子命運的轉折點。
稍有差池,便可能改變眾多學子的一生軌跡,決定他們是飛黃騰達還是抱憾終身。
臣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實在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掉以輕心,每念及此,便如芒在背,夜不能寐。”
“再者,殿下您看,錦繡郡內的百姓們一直以來質樸純良。
他們遵循著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各安其業。
過著平靜而祥和的生活,宛如一幅寧靜美好的田園畫卷,充滿了煙火氣息。
倘若學院大力開啟民智,激發眾人的思想活力,引得百姓們追求更多的機遇與改變,是否會打破這份延續多年的安穩局面?
新思想的涌入可能會帶來觀念的沖突,改變現有的社會秩序和人際關系。
臣明白殿下深謀遠慮,必定早已洞察其中利弊,對未來的發展有著清晰的規劃和把控。
但臣實在是憂心忡忡,心中的疑惑如亂麻般難以解開。
還望殿下不吝賜教,為臣撥開眼前的重重迷霧,指明前行的方向,解臣心中的諸多困惑 。”
天色向晚,落日余暉透過雕花窗欞,在書房的案幾上灑下一片片暖黃。
覃芊落擱下手中飽蘸濃墨的毛筆,那剛勁有力的字跡在宣紙之上徐徐暈染,散發出淡淡的墨香。
她抬眸,臉上浮現出一抹溫潤淺笑,望向匆匆踏入書房的林賦。
只見林賦神色略顯急切,袍角隨著步伐微微晃動,額間還帶著趕路後的薄汗,不難看出他前來的匆忙與急切。
“林尚書,莫急。”覃芊落的聲音低沉而溫和,仿若春日里的微風,抬手示意林賦入座。
隨後親自執起古樸的茶壺,為其斟上一杯熱氣騰騰的香茗。
那茶湯清澈透亮,升騰的熱氣中裹挾著悠悠茶香,動作行雲流水,舉止間盡顯悠然氣度。
然後她在茶香裊裊中緩緩開口︰“林尚書不必掛懷。
本王于封地創建學院,實乃深思熟慮之舉。
想來尚書您關心科舉規制,憂慮學院學子擾亂朝廷選官秩序,這份心思本王十分理解。
但學院初立,學子們學業未成,一兩年內難有所成。
即便學有所成,本王也斷不會做出擾亂朝廷銓選制度之事。
陛下向來知曉,本王封地內工廠與研究場所眾多。
若無一定學識傍身,百姓又怎能在其中謀得一職,施展拳腳呢?
本王此舉,不過是為了培養可用之才,以助力封地發展。
短期內,這些學子都會在封地內各司其職,至于開啟民智,也只是為了發掘更多人才,壯大地力,絕非他意。
林尚書深明大義,想來定能體諒本王的這番苦心。”
林賦听聞昭王話語的瞬間,心髒猛地一縮,一股寒意自脊背躥升而上,整個人如墜冰窖。
這段時間,足以讓他對昭王的脾性了若指掌,這一聲“尚書”叫得疏離又嚴肅,顯然,昭王已然動怒。
可開民智這等大事,牽一發而動全身,關乎錦繡郡的根基與天玄的未來走向,身為朝廷命官,肩負社稷重任,他退無可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賦牙關緊咬,齒間咯咯作響,雙手不自覺地攥緊衣角,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深吸一口氣,他屈膝跪地,腰背彎成一道謙卑至極的弧度,額頭幾乎貼于地面。
聲音微微發顫,卻又透著破釜沉舟的決然 ,恭敬且懇切地說道︰“昭王殿下。
自殿下主政錦繡郡以來,宏圖大略盡顯,一心只為百姓謀福祉。
憶往昔,殿下推行農桑革新,不辭辛勞,親赴田間地頭,引入新的耕種器具與作物品種。
在推廣初期,百姓心存疑慮,殿下便親自示範,耐心講解,最終使得錦繡郡糧食產量大幅增收,百姓得以飽腹。
而後,殿下又大力整治水利,烈日下,您與百姓一同勘察河道,規劃疏通方案,疏通後的河道讓農田灌溉無憂,旱澇保收。
這般高瞻遠矚的智慧與勤勉用心的態度,滿朝文武有目共睹,臣更是打從心底里深感欽佩。
此次殿下興辦學院開啟民智,足以見得您對錦繡郡未來發展的深遠考量,這實實在在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舉措。
只是臣才疏學淺,見識短陋,這些時日,此事在心中反復掂量,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還望殿下恕臣冒昧,容臣斗膽直言。”
林賦看到覃芊落微微頷首,頓了頓,似是在整理語言。
胸腔劇烈起伏了幾下,最後穩了穩心神,接著緩緩說道︰“長久以來,錦繡郡的百姓安居于桑麻隴畝之間。
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清晨,伴著第一縷陽光,田間便有百姓勞作的身影,傍晚,荷鋤而歸,炊煙裊裊升起。
他們民風淳樸至極,心思純粹簡單,鄰里之間互幫互助,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哪家有了難處,全村人都會伸出援手。
他們所求的,不過是歲月安穩,衣食無憂,每日過著怡然自樂的生活,處處皆是祥和寧靜的景象。
然而一旦廣開民智,恐怕就如同在平靜無波的湖面投入一塊巨石,起初只是泛起層層漣漪,隨後便可能掀起驚濤駭浪。
人心一旦被學識激起波瀾,原本篤定無疑的生活軌跡與安穩有序的勞作節奏,或許就會在不知不覺間被打亂。
雖說如今錦繡郡工廠眾多,可其中大部分事務,像是在紡織廠操作織機,只需簡單學習便能上手。
在磚瓦廠燒制磚瓦,憑借百姓的質樸勤勞便足以勝任,對學識的要求並非必不可少。”
他緩緩抬起頭,挺直腰背,目光中滿是憂慮,直視著昭王的眼楮。
誠懇地說道︰“再者,人一旦學識逐漸增長,眼界不斷拓寬,難免會滋生出更多的欲望與追求。
當他們知曉了外面世界的繁華,見識到了更多的新奇事物,內心便難以再安于現狀。
倘若這些訴求難以得到滿足,心中的落差與不滿就會不斷累積。
便極有可能成為不安定因素,破壞如今這來之不易的太平景象。
殿下對天玄的赤誠之心,日月可鑒,您的每一項舉措,無疑都是為了天玄的長治久安。
臣衷心懇請殿下,在推進開民智這件事上,還望審慎權衡、斟酌再三。
切莫因為一時的銳意進取,而對錦繡郡乃至天玄的長久繁榮產生哪怕一絲一毫的影響。”
覃芊落手持茶盞,那溫潤的觸感從指尖傳來,就在她正要將茶盞送至唇邊的瞬間,動作卻如被定格般陡然一滯,凝在了半空。
她臉上依舊掛著那似有若無的淺笑,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恰到好處的弧度。
可那笑意卻全然未達眼底,眸中仿若藏著千年寒潭,幽深得不見底,散發著拒人千里的冷意。
書房里一片寂靜,只有偶爾傳來的窗外鳥鳴,打破這片刻的寧靜。
過了許久,她才不緊不慢地放下茶盞,精致的瓷盞與桌面輕輕觸踫。
發出一聲清脆而短促的輕響,在這靜謐的空間里顯得格外突兀和清晰。
緊接著,她不慌不忙地從袖間掏出一方素色手帕。
手帕質地上乘,細膩的紋理間繡著雅致的花紋,在光照下泛著柔和的光澤。
她輕輕擦拭唇角,動作優雅從容,舉手投足間盡顯不凡氣度,卻又隱隱散發著一股令人不敢輕易冒犯的強大氣場。
“林尚書。”覃芊落終于打破沉默,聲音低沉醇厚,卻又裹挾著絲絲涼意,仿若冬日里的寒風。
喜歡心聲泄露,攜系統同闖架空王朝請大家收藏︰()心聲泄露,攜系統同闖架空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