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張大龍和兩姐妹一前一後地進了屋。
一進屋,他先沖著魏小全說道︰“魏叔,我們回來了。
”魏小全點點頭,說道︰“大龍,快坐下吃飯,餓壞了吧?
”“嘿嘿,還行。”張大龍憨笑著,努力展現出自己質樸的一面。
接著,大龍又對著大爺和三叔點點頭,大爺和三叔相視一笑,心里想著︰大龍這小子還真有兩下子,這麼快就和姑娘們處好了。
隨後,大家圍坐在桌旁開始吃飯。
由于張大龍開著車,下午還要趕三四百里的路,所以沒喝酒,而是直接談起了婚事的安排。
大爺伸手拿過隨身帶的包,從里面掏出2000塊錢,說道︰“這就是彩禮錢了,其他東西結婚頭兩天送過來。
”又對著魏小全和樸來花說︰“倆閨女也不用陪送啥嫁妝,就讓她們扯幾身衣服就行。”
這時,大龍插口說道︰“魏叔,我想著大後天,我抽個時間再來,領著魏霞和魏紅去咱這邊的縣城逛逛。
咱這離海城近,再去海城轉轉,給她們買幾身衣服,您看行不行?”
魏小全點頭應道︰“咋不行?既然親事都定下了,過不了幾天你們就結婚,事情該辦就趕緊往前推進。”
最後,大家把張大龍結婚的日子定在了1982年1月8號,也就是1981年臘月十四,這一天是星期五。從黃歷上看,宜祭祀、祈福、求嗣、棧橋、納彩、定盟、嫁娶等。
此時是1981年12月29號,也就是臘月初四。
把這事定下後,大家又聊了一會兒。張大龍抬手看了看手表,發現已經快兩點了。
大爺瞧見大龍看表的動作,便提出告辭。
大龍與魏霞、魏紅兩人依依不舍地告別後,魏紅、魏霞領著大憨,將他們送到山口。
把大爺、三叔,還有周家兩口子都送上車後,張大龍走到魏紅和魏霞面前,輕聲說道︰“回去吧。
後天就是陽歷年了,大後天我就來。”
魏霞和魏紅也小聲應著,姐妹倆各自從懷里掏出一個繡著金龍模樣的荷包,遞給張大龍,說道︰“給你的,大龍哥。”
張大龍接過這兩個荷包,仔細端詳起來。這荷包是用古老工藝繡成的,上面繡的龍栩栩如生,就連龍鱗都清晰可見。
他不禁贊嘆兩人的手藝,嘴里連連夸獎。
隨後,三人一一告別,張大龍上了車,駕車離去。
看著張大龍漸行漸遠,魏紅和魏霞才領著大憨往家里走去。
這邊車上,幾人一路上有說有笑。
到了半道上,張大龍一邊听著大爺和三叔與老周家兩口子討論後面嫁娶事情的安排,一邊終于忍不住插口說道︰“大爺、三叔,就不能提前點嗎?這還有10天才能結婚呢。”
大爺和三叔看著張大龍這焦急的模樣,哈哈大笑起來。大爺笑罵道︰“你個臭小子,定好的事情哪能說改就改?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猴急什麼!當初讓你相親你還推三阻四的,現在倒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才10天,你就等不及啦?”
張大龍一手扶著方向盤,一手在腦袋上撓了幾下後說道︰“嘿嘿,大爺三叔,我這不是想著讓你倆早點抱孫子嘛。
”大爺沒好氣地拍了一下他的後腦勺,說道︰“臭小子,啥事都有個過程,等著吧,10天後,咱家今年又要添人進口了。”說著,大爺看向老周家兩口子,真誠地說道︰“周大哥、大嫂,這件事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大爺接著對張大龍說︰“大龍啊,你有根大哥這人實在,年後你在鎮上煤礦給安排個事兒做唄。”
張大龍立馬回應︰“好啊,大爺。周叔、周嬸,你們對有根大哥安排啥工作有沒有啥具體想法呀?要是沒有,我就看著安排啦。”
周德中笑著說︰“大龍啊,我們沒啥想法,你辦事我們放心,你看著安排就行。”
三叔也笑著插話說︰“大龍這孩子靠譜,肯定能給有根安排個合適的活兒。”
張大龍咧嘴笑道︰“周叔周嬸您們放心,我肯定把事兒辦好。”
時間過得飛快,張大龍開著車一路疾馳,馬不停蹄地直接回到了張王莊。
抵達家後,周德忠兩口子本打算直接回家,可張大龍哪能答應呢?
畢竟今天多虧他倆幫忙辦事,怎能不留兩位媒人在家吃頓飯、喝頓酒呢?
于是,張大龍直接拉著周德忠夫婦,和大爺三叔一同回到了自己家中。
一進屋,就瞧見大娘、娘、三嬸,還有五六七八九鳳都在屋子里。
大家一邊看著電視,一邊擺弄著張大龍昨天讓大鳳、二鳳、三鳳她們拿回來的舊衣服,正忙著改造呢,有的已經被做成尿戒子,有的也正往尿戒子的方向改造著。
此時見他們回來,娘一邊趕忙招呼著五六七八九鳳上茶倒水,一邊迫不及待地詢問︰“成了嗎?”
大爺滿臉喜色地回了句︰“成了!
定在了臘月十四,咱就辦喜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真的太好了!
”一旁的青青和英子听到後,也跟著歡呼︰“哦,哥要娶媳婦了。”
這時,周德忠插話說︰“大牛、三牛,結婚可是大喜事,只是這一下子娶倆,你們打算把媳婦娶到哪呢?”
這話一出,眾人不禁愣了一下。
確實啊,不管是大爺家還是三叔家,雖說都有房間,可也不能把兩姊妹分開,讓她們嫁到兩處啊。
大爺思索片刻後說道︰“要不咱們把老房子先收拾出來,就當新房。
等明年開春,咱們再蓋新房。
”三叔點頭贊同︰“行啊。”
張大龍也跟著說︰“行啊。正好把老房子和老院子都收拾收拾。”
這老院子位于張大龍家院子的西邊,原是他爺爺奶奶住的地方。
他們這一家的房子布局是,三叔和大爺家在路對面,張大龍家緊挨著爺爺奶奶家。
只是自打爺爺奶奶去世後,老房子便鮮有人居住,看上去有些破敗。
不過,只要稍加收拾,當做新房過渡一下還是沒問題的。
想到這兒,大爺轉頭對周德忠兩口子說道︰“周大哥,周大嫂,你們先在這兒喝著茶,我去找一下齊五叔。”
“好來,你先去忙。”周德忠夫婦應道!
隨後,大爺便招呼著張大龍開著面包車,徑直朝著小莊駛去。
小莊的齊五爺可是家傳的泥瓦匠,如今他年事已高,今年都60多歲了。
早些年,他就把手藝傳給了兒子和孫子們,自己基本上不再親自上手干活。
他是六幾年逃荒來到此地,後來便在小莊安了家。
喜歡為了家族我只能一門三不絕請大家收藏︰()為了家族我只能一門三不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