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

第237章 出了事我擔著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中郎將 本章︰第237章 出了事我擔著

    看到眾人紛紛夸贊東西好,宋建國也沒有急著表態,而是招呼更多村民過來品嘗。

    馮曉萱廚藝精湛,哪怕只是簡單的家常炒菜,味道也十分出色,嘗過的人無不稱贊。

    等食物都被分光了,宋建國才轉頭看向幾位主事的人,問道︰“你們覺得,這事兒值不值得做?”

    “當然值得,山里這些東西多的是,就村子周邊的山溝里,隨便就能挖到不少!”王宏遠看了看宋陽小兩口,又看向宋建國,“你是不是有什麼想法?”

    “這是我家兩個孩子,這兩天從山里挖來蕨根和葛根,打成粉做出來的。我兒子昨天跟我說了一番話,讓我晚上睡覺都在琢磨。

    他說,當隊長不只是為了完成公社的任務,最重要的是讓大家伙吃飽穿暖,這才是頭等大事!

    其實我也清楚,這些年大家辛辛苦苦,日子卻一直過得緊巴巴的,生活沒什麼起色,所以也沒什麼積極性。

    不少人家別說存錢,糧食都很緊張。所以,我在想,這段時間主要是積肥的事兒,其實這事兒沒那麼著急,完全可以來年抽空再做。

    現在正是采挖蕨根、葛根的時候,大家進山,在山里下雪之前,抓緊時間多挖些回來,也能讓來年的口糧寬裕些。”

    宋建國這番話是當著村民的面說的,說完後,他看向隊里的幾個主事人,問道︰“你們怎麼看?”

    王宏遠想都沒想,直接回答︰“我沒意見。”

    會計李華猶豫了一下,問道︰“東西是各家挖來歸各家嗎?”

    宋建國點點頭,肯定地說︰“那肯定,各家能挖多少,全憑本事,天天混工分也不是個事兒,工分少點,反而更值錢,其實都一樣。”

    “那要是公社來人,發現我們沒抓生產,怎麼辦?”李華又追問了一句。

    這其實也是宋建國擔心的問題,生產隊的一切事務都以糧食生產為核心,沒有比種地更重要的事了。

    做出這個決定,相當于把大家都放開了,確實有一定風險,搞不好還會被扣帽子,給自己招來一堆麻煩。

    “要抓生產,也得大家吃飽了才有精力啊!”宋建國回應道,想了想,又補充說,“出了事我擔著,大不了這隊長我不當了,再說了,我這也是為了大家能多一口吃的,我不覺得自己有錯。”

    “當然,如果有人有意見,可以去公社反映,反正我問心無愧。”

    李華笑了笑,對宋建國豎起大拇指︰“你都不怕,我就沒意見了!”

    宋建國又看向其他人,見他們都點頭同意,當場就宣布了這件事。

    下面有人帶頭鼓掌,隨後其他人也稀稀拉拉地跟上,顯然,大家都支持這個想法。

    其實,山里不少人家都會做葛粉、蕨粑,不用專門去教。

    只是一直忙著農事生產,只要天氣好,大家就得去上工,一門心思都放在多掙點工分,好到時多分點糧、多分點錢上,沒關注過其他東西,反正每天都是得過且過。

    既然現在大家不用去爭那些工分,挖回來的東西又歸自己,而不是歸隊里,那就太劃算了,大家都變得興奮起來。

    見事情達成一致,宋陽也趁機說道︰“到了山上,能挖的可不止蕨根和葛根,山里的山核桃、毛栗子、青岡籽也都能弄……

    毛栗子和青岡籽可以弄回來舂成面吃,山核桃可以弄回來榨油,這榨出來的油可是好東西,一點不比菜籽油差!”

    有油有糧,多積攢一些,熬過明年應該問題不大。

    不然,光忙著掙那點工分,就算手里有錢有票,到了明年也沒用,畢竟蜀地百年難遇的洪澇可不是鬧著玩的。

    那幾個月,每個月只有二十斤烘干甚至烤糊的苞谷當口糧,日子可就太艱難了。

    宋陽想到這些,就想著得找時間想辦法多弄些糧食存著,以應對明年的情況。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村民們紛紛回家,一家老小背著背簍、提著鋤頭上山。

    首要任務肯定是挖葛根,這東西出粉量大,宋陽和宋軍兩兄弟也急忙往回趕,既然家里要多儲備些,肯定不能耽擱,不然過不了幾天,就得去更遠的地方了。

    接下來的幾天,兩家人都集中在宋陽和馮曉萱挖葛根的那片山溝,每天都有幾百斤葛根被挖出來,背回家,就算天陰下雨也不停歇……

    其實,天陰下雨時,土更松軟,更好挖,山溝里,王岳一家來了,還有其他幾戶人家也來了。

    沒幾天,大片山坡都被翻了一遍,大家不得不換地方,周邊的山里到處都是人,那場面,頗有一番哄搶的架勢,但宋陽很高興看到這樣的情況。

    一直到附近的葛根挖得差不多了,有人開始去更遠的地方尋找,也有人開始采挖蕨根。

    相對來說,蕨根更容易挖,而且也都能當糧食。

    挖回來就是自己的,大家積極性都很高,尤其是看到白花花的澱粉被過濾出來,曬干後裝滿一個個布袋,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宋陽家里,半個月的時間,少說攢下了三百斤葛粉和一百多斤蕨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眼看差不多了,他就沒再跟著忙活,而是帶著一家人,拿著竹竿上山打青岡籽。

    青岡樹能結青岡籽,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山里人就開始把青岡籽加工成青岡旋,流傳至今,這也是一道地道的美食,尤其是在彭水一帶。

    青岡籽呈褐色,此時早已成熟。宋陽、宋軍和宋建國三人站在樹下,不斷用竹竿敲擊大樹。

    青岡籽混著樹葉嘩嘩落下,馮曉萱、王靜雅和李嘉怡則拿著簸箕,把落葉中的青岡籽撿起來。

    剛采摘的青岡籽很澀,不能直接加工成青岡旋。得先把成熟的青岡籽陰干,再用石磨去掉堅硬的外殼。

    去殼後的籽還得用清水浸泡去除澀味,同時讓籽粒變軟,這得浸泡一個月左右,浸泡時還要勤換水,不然澀味很難除掉。

    等籽粒的苦澀味淡去後,再用石磨把它磨成細細的粉漿,過濾沉澱。

    一般來說,沉澱後的青岡粉和紅薯澱粉差不多,只是顏色略深一些。

    隨後,在鍋里加油燒熱,用勺子把攪和好的青岡粉舀出來,旋轉著倒入鍋中,讓青岡粉在鍋底凝成柔軟的粉條狀。

    “粉條”相互粘連,形成網狀,這就是青岡旋的成品。剛出鍋的青岡旋比較柔軟,晾干後才能儲存。

    一段時間下來,雖然每天都很辛苦,但收獲滿滿,大家都很有成就感。

    這天,馮曉萱早起去大圈給抱窩的母雞喂食,拿了兩個雞蛋回來問王靜雅︰“媽……這兩個雞蛋是不是孵不出小雞了?別的小雞都出殼好幾天了,就這兩個一直沒動靜!”

    實際上,老母雞都不太管這兩個雞蛋了,已經開始領著一窩小雞在大圈里覓食。

    王靜雅找來手電筒照了照,透過燈光,能清楚看到里面小雞的輪廓,但卻一點動靜都沒有︰“這兩個雞蛋是孵不出了……二十二個雞蛋,能孵出二十只小雞,已經相當不錯了。”

    王靜雅把兩個孵不出的雞蛋扔到了院外。

    馮曉萱出來時,看到宋陽正在訓兩只川東狗崽。

    他一手捧著小雞送到狗崽嘴邊,只要看到兩只狗崽有咬小雞的念頭,就會挨上兩巴掌。

    他剛才出來時,看到小雞從沒關嚴實的門縫里鑽出來,兩只狗崽立刻跑過去追趕,這正好給宋陽找到了教訓它們的理由。

    不能任由它們這樣,不然,估計這一窩小雞,包括老母雞,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它們禍害掉。

    馮曉萱看了一眼,順便問道︰“今天準備干啥?”

    宋陽想了想︰“家里的青岡籽,缸都泡不下了……準備去撿山核桃,回來榨油,核桃油也是好東西!”

    “行……家里今年不殺豬,只能從供銷社買豬油了,再加上家里剩下的熊油,弄些核桃油摻著,明年的油就不愁了。這四只豬崽長得挺好,到明年應該能宰兩頭!”馮曉萱對家里的情況一清二楚。

    兩口子回到廚房,煮了面條,叫宋建國和王靜雅一起來吃。

    馮曉萱吃著吃著,突然捂著嘴往外面跑,隱約從外面傳來干嘔聲。

    宋陽微微皺了下眉頭,連忙跟出去看︰“曉萱,怎麼回事,身體不舒服嗎?”

    “我也不知道,這兩天時不時就想吐,尤其是早上起來著涼的時候!”馮曉萱說道。

    “今天就別上山了,我帶你去公社衛生所看看?”宋陽有些擔心地說。

    馮曉萱搖搖頭︰“應該沒事,除了早晚偶爾干嘔,其他時候我沒覺得有什麼問題!”

    就在這時,王靜雅走了出來,把宋陽拉到一旁︰“曉萱應該是懷上了!”

    宋陽愣了一下,上輩子雖然沒當過父親,但也了解過這方面的事。

    之前沒往這方面想,現在經王靜雅一提醒,他猛地反應過來,狂喜地跑過去,把馮曉萱抱起來轉圈。

    誰知道,王靜雅見狀大驚,趕忙跑過來朝宋陽屁股踢了一腳︰“撞到孩子怎麼辦?”

    宋陽被嚇了一跳,趕忙把馮曉萱放下。

    當著王靜雅的面,宋陽做出這麼親昵的舉動,馮曉萱有些不好意思,臉漲得通紅,但還是疑惑地問道︰“到底怎麼回事啊?”

    “你應該是要當媽媽了!”王靜雅笑著說。

    馮曉萱也愣了一下,隨即神色變得欣喜,忍不住低頭看看自己的腹部。

    宋陽說道︰“等會兒吃了飯,我帶你去衛生所讓醫生號號脈!我還要問問有哪些注意事項……媽,我還需要做些什麼?”

    宋陽內心的狂喜完全抑制不住,一時間腦袋都有些懵了。

    喜歡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方便以後閱讀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第237章 出了事我擔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第237章 出了事我擔著並對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