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

第217章 豐盛的酒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中郎將 本章︰第217章 豐盛的酒席

    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有些事情確實難以言說。

    宋陽默默听著,沒有插嘴。這種事,一邊是馮曉萱,一邊是馮學文,夾在中間,實在不好表態。

    他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這終究不是自家的事,能不沾染就不沾染。

    馮曉萱對馮學文的冷淡,或許源于馮學文出獄後沒有第一時間來找她,後來把她接到縣城,也沒能好好保護她。

    如今又出了這檔子事,想要改善關系,只會更加困難。

    “早知道是這樣,我今天就該親自把她趕出去,甚至……”馮曉萱听了馮安講述的往事,語氣變得冰冷。

    馮安長嘆一口氣︰“都過去十多年了,事情無法挽回。你現在有了自己的家,看在我和你那不爭氣的父親的份上,放下吧!”

    “放下是不可能的,我媽終究是因她而死……他這個當父親的,又何曾為我著想過?我不會主動去縣城找她,但她要是再出現在我面前,就別怪我不客氣。”馮曉萱咬牙切齒地說完,轉身進了屋。

    宋陽也嘆了口氣,看向馮安︰“外公,時間不早了,您早點休息吧!”他心里有些惱火,這老人怎麼偏偏在這個時候說這些事,難道是來添亂的?

    馮安點點頭,站起身,拍了拍宋陽的肩膀︰“多勸勸她,這孩子性子倔,別讓她再惹出什麼麻煩。安安穩穩過日子,就像她說的,不想和他們有什麼關系也挺好,沒了牽掛,日子才能過得舒心。我這把年紀了,這個家經歷了太多波折,一直不得安寧,都是那幾個配方惹的禍。”

    宋陽沒有回應,只是說︰“這事兒還得看曉萱的想法。雖說不是那個女人親手害死了阿姨,但終究是因為她的舉報,這仇怨可不小……不管怎樣,我肯定站在曉萱這邊,也不想讓那樣的人干擾我們的生活。”

    馮安听後,只能搖頭嘆氣,沒再多說,回屋休息了。

    宋陽關好門窗,也上了樓,先去了馮曉萱的房間,見她站在窗邊望著外面,便走過去將她摟在懷里︰“別再想這些事了,過好我們自己的日子。”

    “我沒有亂想。說實話,我都快記不清媽媽的樣子了,也從沒指望過爸爸那邊。我已經習慣了,甚至想把他們當作陌生人,眼不見心不煩……陽哥,你說我是不是太冷漠了?”馮曉萱依偎在宋陽懷里,輕聲問道。

    她從小寄養在山里,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不多,雖有血緣關系,但感情淡薄也在所難免。

    “你冷不冷漠我還不清楚嗎?我知道,這些事不知道還好,知道了心里肯定不好受。但你可別做傻事!”

    “我不會沖動的,至少不會傻乎乎地跑去城里找她。”馮曉萱又何嘗不是左右為難,這不是沖動就能解決的問題。

    第二天一早,村里請來幫忙的人帶著自家的碗筷和桌凳,齊聚盤龍灣,就連王岳一家也放下蓋房子的活兒趕了過來。

    招呼他們吃了湯圓後,馮安和馮學文便帶著大家忙碌起來。燒水、洗菜、切肉、殺雞宰鴨……明天是正席,今天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

    山里的酒席充滿了濃郁的巴蜀鄉土氣息,大多就地取材,講究實惠,是傳統的“三蒸九扣八大碗”。

    說是八大碗,實際上會上九碗,也叫“九大碗”,主要用于紅白喜事,以蒸、扣的烹飪方式為主。

    這里的大碗”其實是斗碗,容量很大。每桌固定坐八個人,上九碗菜。第一碗叫頭菜,必定是蒸肉丸,蜀地人叫“圓子”,頭菜里的肉丸是橢球形的。

    一碗通常有8個,每人一個,如果主人家經濟寬裕,會放16個,稱為雙圓子,這樣的酒席就顯得更有檔次。宋陽家準備的就是“雙圓子”。

    除了頭菜,其他常見的菜還有腌菜扣肉、粉蒸肉、炖肉塊、酥肉等。腌菜是山里人自家腌制曬干的青菜,泡發後用于扣肉,這道菜叫燒白。

    但在立房子酒中,燒白這個名字不吉利,不能用。宋陽這是搬家和結婚一起辦酒席,這道菜也被去掉了。

    粉蒸肉的俗稱在喪事中需要避諱,但在喜事中可以用。

    這兩道菜和圓子一樣,都是定量的,每人一片。

    炖肉塊叫墩子,基本是純肥肉塊,酥肉裹了雞蛋澱粉,看不出里面是肥是瘦,只能通過筷子夾的時候的軟硬來判斷。

    有時候,會直接上兩碗墩子和酥肉,因為它們比較肥膩,常常會有剩余,可以重復使用,能為主人家節省食材。

    宋陽家還準備了雞、鴨、魚,甚至還有打到的麂肉,這在當時可算得上是豐盛了。

    這樣全是肉的酒席,放在後世可能會覺得油膩,但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山里人,甚至城里人,一個月也吃不上幾次肉,偶爾吃一頓肉都算是“打牙祭”了。

    所以這樣的酒席反而更有吸引力,因為吃肉的機會太少了。

    很多大人還會把圓子帶回家給孩子吃,這也讓孩子們對吃“九大碗”充滿了期待。

    農閑時節,很多人帶著孩子來幫忙,盤龍灣熱鬧非凡。孩子們有的去水塘邊撈魚,有的去山洞口看寒號鳥,有的圍著豬圈看豬,還有的在菜地里玩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棵獨特的松柏,以及宋陽家的大房子,都成了大家談論的焦點。

    在大家眼里,這個原本山石林立的地方,竟被打理得如此舒適,實在令人驚訝。

    作為新人,宋陽和馮曉萱不用親自參與這些準備工作。

    他們準備了不少糖果、煙酒,給女人和孩子發糖果,給男人發香煙。

    即使不會抽煙的人,也會小心翼翼地接過,或放進袋子里,或夾在耳朵上,因為在山里人看來,這些都是高檔物品。

    按照傳統習俗,婚禮前一天,男方要去女方家送彩禮,還要帶幾個壯漢幫忙搬運嫁妝,以及兩個姑娘作為“接親客”去迎接新娘。

    女方家當晚要宴請親戚,親戚們送的禮物會作為女方第二天出嫁的陪嫁。

    但宋陽和馮曉萱的情況特殊,這些步驟都省略了。

    冬月初八,祭祖上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由宋建國主持。

    隨後,在早早趕來的李乘風的主持下,在陳家興、馮安等眾人的見證下,宋陽和馮曉萱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然後被送入布置得喜氣洋洋的新房。這只是走個形式。

    早上九點左右,村里吃酒席的人陸續來到盤龍灣,不僅有本村的村民,公社的社長、書記,還有宋建國當隊長後結識的附近幾個生產隊的人也都來了。

    原本宋陽估計能擺十五桌酒席,結果開了兩巡,整整擺了三十桌。

    三十桌的賓客,在這樣的小山村,在那個年代,已經算是規模很大的了。

    馮曉萱很大方,李嘉怡在新房里陪了她一會兒後,她就出來陪著宋陽,在宋建國和王靜雅的引領下,認識家里的長輩、親戚以及村里村外的人,算是正式向大家介紹了自己,也接受著大家的祝福。

    從這天起,她就是石河子村的一員了。

    酒席一直熱鬧到晚上十點多,王岳帶著幾個年輕人,借著鬧洞房的由頭,好好地折騰了宋陽一番才罷休。

    至于听牆角,因為宋陽的新房在二樓,下面根本沒法听。

    忙碌了一天,大家都早早地休息了。

    宋陽和馮曉萱關好門窗,一起走進新房。馮曉萱沒有想象中的慌亂,只是靜靜地坐在床上,看著宋陽,眼神中透著包容。

    宋陽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尤其是馮曉萱住進這個家,就住在隔壁。以前的沖動總帶著一絲罪惡感,而現在,有了這場婚禮,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

    上輩子沒有經歷過結婚,總覺得人生有缺憾,這輩子終于補上了。

    在昏黃的油燈下,宋陽輕輕撫摸著馮曉萱的臉頰,滑過她的嘴唇,然後落在她的肩膀上,慢慢解開她衣服上的紐扣。

    馮曉萱紅著臉,有些緊張,但更多的是順從,她靜靜地躺在宋陽懷里,將自己完全交給他……

    喜歡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方便以後閱讀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第217章 豐盛的酒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第217章 豐盛的酒席並對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