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

第168章 中秋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中郎將 本章︰第168章 中秋節

    “小叔……”

    雲梅和雲蘭不知道從哪兒冒了出來,一看到宋陽,便歡快地跑了過來。

    雲蘭一下子撲進宋陽懷里,雲梅則站在一旁。

    “我買了月餅,你們想不想先回去吃點?”宋陽笑著問她們。

    要是平時,這兩個小饞貓早就迫不及待地往家跑了,可今天她們卻都搖了搖頭。

    “我們想在這兒看打餈粑!”

    “等會兒吃了餈粑,晚上回去再吃月餅!”

    顯然,對于孩子們來說,打餈粑是一場充滿趣味的活動,兩個小家伙都舍不得離開。

    王岳把月餅送回家後,很快又回到了皂角樹場子,找到了宋陽。

    “那個葫蘆包能賣出去嗎?”

    比起打野豬、黑熊這些,葫蘆包雖然危險,但對王岳來說,除了挖竹鼠、打斑鳩,這是他最有把握獲取的野味,所以他格外關心。

    “東西已經讓人帶到縣城去了,先讓他們試試看,能不能賣還得等消息。”

    宋陽簡單地說道︰“我擅自做了主,要是能賣,就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接著弄;要是不能賣,就讓他們留著自己吃。要是想吃,我們再去找就是。你不會怪我吧?”

    王岳幫忙一起弄了那個葫蘆包,宋陽覺得把事情說清楚比較好。

    實際上,東西送到縣城,如果賣不掉再拿回來,少說也要兩三天,那時候蜂蛹也不能吃了。

    “怪你做什麼,我知道你是在試探行情,不過是一個葫蘆包罷了!”

    王岳理解宋陽的做法,他也不是個斤斤計較的人。

    就在這時,有人大聲喊道︰“讓一讓,蒸籠來啦……”

    宋陽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只見兩個村民從公房里抬出一個大蒸籠。

    前些年,隊里實行過一段時間的大鍋飯,大家都聚在一起吃飯,還專門辦了個食堂,不像現在,各家各戶自己做飯吃。

    也就是那個時候,公房里有了專門的廚房和灶台,用來做大鍋飯,這些設施一直沒拆,這次打餈粑蒸糯米就是在公房的食堂里進行的。

    這一蒸籠糯米可不輕,听到喊聲,正在一旁聊天的男人們和嘰嘰喳喳的女人們紛紛往兩邊讓開,留出一條路來。

    兩人把蒸籠里的糯米放在桌子上,立刻有女人拿著大瓢,將香噴噴的糯米舀出來,快速倒進早已準備好的幾個石臼里。

    接下來,就輪到“打手”們上場了。

    一個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往掌心吐了口唾沫,搓了搓手,然後掄起手中的木槌,用力地砸向糯米。

    說是木槌,其實就是一根根下粗上細、表面光滑的木棒。

    打餈粑很有講究,要做到“快、準、穩、狠”。兩個或四個人圍著石臼,各站一方,手中的木棍下去要快,收回來也要快,因為糯米粘性大,這樣才不會讓木槌被糯米粘住;而且準頭要足,幾根木棍一起一落,都要打在同一個地方,這樣才能把糯米打得均勻、緊實。

    一時間,木槌此起彼落,還有人喊起了號子︰“嘿喲……嘿喲……”場面熱鬧非凡。

    在不斷的捶打下,蒸熟的糯米漸漸變成了米團。

    宋建國在周圍轉來轉去,觀察著石臼里被反復捶打的米團,看看糯米是否舂得夠細,這可是決定餈粑口感的關鍵。

    等看到差不多了,宋建國一聲令下︰“起……”

    舂糯米的人一起用木槌,把石臼里已經變得細膩軟糯、熱氣騰騰的餈粑抬到放在桌上的簸箕里。

    旁邊洗干淨手的女人們,在許少芬的帶領下,手上抹了菜籽油,用力地把粘在木槌上的餈粑扒進簸箕里。

    頓時,餈粑的香氣撲鼻而來。

    圍在旁邊的孩子們早就興奮得不行了,對他們來說,這可是難得的美味。

    那些嘴饞又膽大的孩子,咽著口水擠了進去,趁大人不注意,眼疾手快地揪下一團,也顧不上燙,直接塞進嘴里。

    雲蘭、雲梅看到有人成功吃到了餈粑,也不想錯過這個機會,她們留在這兒不就是為了能趁機吃一口餈粑嘛。

    雖然這是她們第一次見到打餈粑,但不妨礙她們從其他半大孩子那里知道這是個好機會。

    雲蘭立刻從宋陽懷里掙脫出去,雲梅也跟了上去,和其他孩子一起擠了過去。

    雲梅還好,揪了一小團餈粑就鑽了出來,一邊吹著氣一邊小心翼翼地吃著。

    可雲蘭就有點貪心了,想多拿一點,結果餈粑又粘手又燙,沒抹油的手根本甩不掉,當場就被燙得哇哇大哭起來。

    她的哭聲很響亮,一下子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許少芬見狀,不敢耽擱,她手上抹了油,趕緊跑到雲蘭身邊,幾下把粘在雲蘭手上的餈粑扒掉,然後拉著她到一旁,把她被燙的雙手放進用來給手降溫的冷水里。

    因為剛舂出來的餈粑不抹油的話抓在手里很難弄掉,而且很燙,所以蜀地有句諺語︰貓抓熱餈粑——脫不了爪爪!

    宋軍和宋陽听到哭聲,也趕忙湊了過來。

    宋軍大概覺得有點丟人,上去就在雲蘭屁股上拍了一巴掌︰“叫你嘴饞,活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見他還要再打,宋陽趕忙一把拉住︰“一年到頭都吃不上一頓像樣的米飯,糯米飯可比大米飯好多了,嘴饞不是很正常嘛,她還只是個孩子,別動不動就打。”

    “就是,多大點事啊,至于動手嘛!”許少芬也在一旁勸道。

    給雲蘭洗掉手上粘著的糯米後,許少芬親自揪了拳頭大的一團餈粑,揉成球,遞給雲蘭。

    可剛被宋軍打過一巴掌的雲蘭,這會兒哪里還敢接,只是扭頭看著宋陽。

    宋陽接過那團餈粑,把雲蘭帶出人群,走到王岳旁邊找了塊石頭坐下,把餈粑遞給雲蘭,順便看了看她的手,發現沒什麼大礙。

    宋軍也走了回來,看到雲蘭正喂宋陽吃餈粑,非要宋陽吃一口,不然不罷休。

    但雲蘭對宋軍就像沒看見一樣,可沒有這麼親昵的舉動。

    “別人家的孩子也去拿了,他們都可以,為什麼雲蘭和雲梅就不行呢?還動不動就打人,還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像話嗎?以後孩子都被你嚇得畏畏縮縮的,想做什麼都不敢,這樣可不行。”

    宋陽忍不住數落了宋軍一句。

    王岳也在一旁幫腔︰“這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村里的人也不會因為這點事跟孩子計較,確實不該這樣。你看看雲蘭和雲梅,跟小陽可比跟你親多了,為啥呢?宋哥,自家孩子還是要好好帶,這還是兩個寶貝閨女呢……再說了,這種便宜不佔,啥時候佔呀。”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宋軍總是低下頭,一聲不吭。

    宋陽也拿他沒辦法,不知道他听進去了沒有。

    當年川軍出川抗擊日寇,那是何等的慘烈,多少熱血男兒奔赴前線,整個蜀地,很多家庭都是靠女人撐起來的,她們在後方同樣捐錢捐糧,付出了很多。

    也正因如此,在蜀地人心里,女人是值得尊重的,大多數家庭都把自家閨女寵得不行。

    川妹子性格潑辣,那是真的能頂半邊天,她們骨子里的氣質可不是表面上的柔弱。

    要是孩子真犯了錯,關起門來教育是應該的,但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又不是什麼大錯,就動手打人,實在不應該。

    看宋軍這反應,宋陽也懶得再多說,和王岳閑聊著,看著男人們又把新蒸好的一蒸籠糯米放進石臼里舂,女人們則在桌上熟練地把餈粑揪成一個個圓球,再壓扁,放在簸箕里晾著。

    大家分工合作,氣氛融洽。

    王宏遠和甄凌峰看到煮的羊肉也熟了,便招呼人手,把羊肉一塊塊撈出來放在架在盆上的大筲箕里,然後剔骨切碎。

    熱熱鬧鬧地忙了兩個多小時,餈粑做好了,羊肉也切好了。

    宋建國讓村民們回家拿盆子,開始分發。

    宋陽幫忙提著分到的餈粑,帶著兩個佷女,和端著羊肉的宋軍一起往家走。

    時間差不多了,王靜雅在火塘的三角架上放上鐵鍋,往里面多放了些熊油,把剛拿回來的新鮮餈粑放進油鍋里炸,笑眯眯地問坐在火塘邊的宋陽︰“今天早上和你在一起的那個姑娘是誰呀?”

    宋陽一愣︰“媽,你怎麼知道的?”

    “老娘掐指一算!”王靜雅故作神秘地說。

    宋陽瞪了她一眼,仔細一想,早上和馮曉萱一起往回走,路上就遇到了吳巧花和張晨軒兩人,便笑道︰“是吳巧花跟你說的吧?”

    她們沒見過馮曉萱,肯定不認識。

    見被宋陽識破,王靜雅也不裝了︰“早上我從大村子幫忙回來,踫到吳巧花,她說看到你跟一個很可愛的姑娘在一起,到底是誰呀?”

    “還能是誰……就是來過我們家的那個姑娘。”

    “你馮叔家的女兒?”

    “就是她!”

    “你們現在進展到哪一步了?”

    “還能是什麼進展,我今天去我師傅那兒,已經請他做媒人了,我準備準備,過幾天就去上門提親。”

    “這事兒能成嗎?你看,那個姓蔣的姑娘都跑回城里去了,你馮叔家這個本就是城里的姑娘,她會願意留在我們這山里嗎?”

    經歷過蔣依娜的事,王靜雅對城里來的姑娘,不像以前那麼看好了。

    宋陽卻很認真地說︰“她和別的姑娘不一樣,我敢肯定。”

    “等娶回來才知道……兒子,要是用錢,記得跟我說啊!”

    王靜雅心里有些擔憂,但對于宋陽娶媳婦這件事,她還是很支持的︰“她要是願意嫁給你,留在山里跟你過日子,我肯定把她當親閨女一樣對待。”

    宋陽撇了撇嘴︰“上一個你也這麼說,結果人家拿了你三十塊錢就跑了!”

    王靜雅臉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沖宋陽揚起了巴掌︰“哪壺不開提哪壺,我看你這小子是皮癢了!”

    看到這一幕,好不容易忙完手里的活兒,分別帶著又拿著月餅吃起來的兩個孩子坐到火塘邊休息的宋軍和李嘉怡都忍不住笑出了聲。

    王靜雅瞪了他們一眼,把手中的筷子塞到宋陽手里︰“給你,看著點!”

    宋陽笑著接過筷子,翻動著鍋里炸著的餈粑。

    而王靜雅則去找出一塊一直舍不得吃的紅糖,在砧板上用菜刀細細切碎,然後沖成紅糖水,準備吃飯的時候用來蘸餈粑。

    宋建國主持完分發羊肉和餈粑的事,忙完後又讓人把鍋碗瓢盆收拾好,回到家時,正好看到宋陽把鍋里炸得金黃酥脆、比十五的月亮還誘人的餈粑盛出來裝碗。

    他當即上前拿了雙筷子,夾起一個在糖碗里蘸了蘸,吃了起來。

    一看這情形,王靜雅又開始數落起來︰“你是餓死鬼投胎啊,就等不及所有菜都上桌嗎?”

    她一回頭,看到宋陽已經給每個人都分了一個餈粑,大家紛紛蘸著糖水吃了起來,宋陽還夾了一個送到她面前。

    王靜雅猶豫了一下,還是伸手接了過來。

    一家人都笑了起來。

    手里的餈粑,在紅糖水里一蘸,外酥里糯,香甜可口,讓人吃了還想吃,這才是家的味道,也是蜀地人過中秋的氛圍。

    相比之下,宋陽特意買來的豆沙餡蕎麥月餅,在晚上八點左右,月亮爬上山頭的時候,被切成七塊,一家人分著吃,倒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喜歡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方便以後閱讀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第168章 中秋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第168章 中秋節並對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