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村子並不遠,由于讓蜜蜂進入草帽還需要不少時間,宋陽便先捧著那些割完蜂蜜後的子脾,招呼馮曉萱端著裝有蜜蜂的東西一起回陳家興家。
到了陳家興的院子里,馮曉萱把蜂蜜放在屋里的桌子上,帶著宋陽找到了藏在牆角木柴堆里的蜂桶。
蜂桶是由水青岡樹鋸成兩半,再用工具掏空木頭制成的。
能看得出,當初制作這個蜂桶用來養蜂時,做工十分用心。
由于放置時間較長,木桶的外面已經有些腐爛和變形,但並不影響它的正常使用。
宋陽也沒閑著,找來柴刀,將蜂桶外面腐爛的部分修整了一番,刮掉里面殘留的蠟渣,掃去灰塵後,用淡鹽水簡單清洗了一下,然後把它放在太陽下晾曬。
趁著這個空檔,他讓馮曉萱領著自己,去村子前面的竹林砍了一根竹子回來。劈開竹子並稍作修整後,等蜂桶晾干,他便照著蜂桶的形狀,把那些子脾割小,用麻線綁好,架設在蜂桶內。
小心翼翼地將兩半蜂桶合在一起,重新在屋角找了石頭墊好,接著找來鐵絲,把蜂桶緊緊箍住。
做好這一切準備後,他再次回到漆樹旁,看到樹洞里殘留的蜂蜜差不多被采食完了,絕大部分蜜蜂也都爬進了草帽里。
他又仔細地在樹洞里檢查了一遍,確定里面沒有小蜂團,而且蜂王應該也已經進入草帽後,便把砍下來的那塊漆樹木頭,重新封在砍開的洞口上。
用泥巴把出現的縫隙封好,就連原來拳頭大小的洞口也找了石頭堵住,只留下一個大拇指大小的小洞。
這可是個不錯的誘蜂洞,得好好利用起來。
雖然不確定以後這里再來的蜜蜂還會不會輪到自己來收,但看在這棵漆樹很少有人敢動的份上,說不定以後還有機會再來收蜂。
事情處理完,宋陽提著裝有蜜蜂的草帽回到陳家興家。
他沒有急著把蜜蜂放進蜂桶,而是將草帽倒扣在蜂桶的巢門口。
受到蜂桶內蜂蠟氣味的吸引,再加上蜜蜂有結團向上爬的習性,草帽里的蜜蜂開始往蜂桶上爬。緊接著,有蜜蜂找到洞口,鑽進了蜂桶里。沒過一會兒,這只蜜蜂出來在巢門口邊鼓動翅膀吸引同伴,隨後越來越多的蜜蜂鑽進了蜂桶。
隨著鼓動翅膀招引同伴的蜜蜂越來越多,蜂群排成線似的往蜂桶里鑽。
馮曉萱感到十分好奇,一直蹲在旁邊看著宋陽操作,忍不住贊嘆道︰“這些蜜蜂怎麼到了你手里就這麼听話呢?”
“只要你了解它們的一些習性,就不覺得難了……快看,那只屁股長長的,就是蜂王,還是棗紅色的,這種蜂王可好了!”
宋陽欣喜地看到蜂王跟著鑽進了蜂桶,心里懸著的一絲擔憂終于放下了。他指著蜂王介紹說︰“這蜂王不會蜇人,主要負責產卵,很多時候,別看它是蜂王,其實是受小蜜蜂指揮的,就像現在,它就是被小蜜蜂引導著進蜂桶的。”
蜂王進入蜂桶後,剩下的蜜蜂也跟著蜂擁而入。
事情算是大功告成了。
至于蜂桶里作為蜂脾支架的竹片,宋陽也不打算現在就處理,就讓它們留在里面,等以後割蜜的時候再慢慢清理。反正每年都需要適時更換舊蜂脾,這樣才有利于蜂群的健康。
這一番忙碌下來,天色已經漸漸晚了。
陳家興拿著一塊野豬肉回來時,看到宋陽和馮曉萱蹲在蜂桶旁邊,也湊過去瞧了瞧,奇怪地問道︰“怎麼一會兒工夫就弄來一窩蜜蜂養著了,從哪兒弄來的?”
“就是後面漆樹里的那群!”馮曉萱回頭回答道。
“你們竟敢去弄那群蜂,就不怕生瘡嗎?”
“這小子說以後打算去山里割漆,想先適應適應。”
馮曉萱半開玩笑地說著,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拔腿就跑。
這可把陳家興弄得一頭霧水︰“她這是要去干什麼?”
“我也不知道!”宋陽搖了搖頭。
女孩子的心思,還真是讓人捉摸不透。
不一會兒,馮曉萱匆匆跑回來,手里拿著一把新鮮的韭菜︰“快點,你不是說韭菜能預防生漆瘡嗎,趕緊擦擦,能不生瘡還是別生瘡的好。”
原來她把宋陽之前說的話記在了心上。
宋陽也沒客氣,接過韭菜後,直接在自己雙手上揉搓起來。
“對了,那些野豬已經處理好了,隊長讓我來跟你商量一下,他覺得這些肉你帶回去,一家人也吃不完,干脆就留在岩房坪隊上吧,當然,也不會讓你吃虧,一只野豬補償你六塊錢,你一個人打了五頭野豬,再加上獎勵,一共給你六十塊錢,你看這樣行不行?”
陳家興笑著商量道︰“當然,還有那五只野豬的豬肚,我做主,一個兩塊錢賣給我女婿,你也知道他開著館子,用得上。”
宋陽想了想,自己現在拿那麼多野豬肉回去也沒太大用處。雖然想著為明年多儲備些肉食,但現在才中秋時節,還有一整個冬天可以想辦法,有的是機會打獵,倒不如換成錢更實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頭野豬補償六塊錢,這個價格相當不錯了。
他也沒必要太貪心,當即點頭道︰“行!”
“還有那些蜂蜜,過濾出來稱一下重量,我外公廚房里經常要用。我在縣城看到有人賣蜂蜜,三塊錢一斤,也按這個價格收了。這些可都是好蜂蜜,城里人想吃還不一定能吃到呢!”
馮曉萱接著說道。
宋陽估算了一下,那些蜂蜜少說也有十三四斤,按這個價格能賣不少錢,哪有不答應的道理。
陳家興把帶來的野豬肉送回屋里,然後回去和隊長交接,宋陽則和馮曉萱一起回到屋里。
馮曉萱忙著生火做飯時,宋陽則把那些封蓋蜜搗碎。看著蜂蜜透過紗布和筲箕底部的竹絲,拉出長長的絲線滴入瓦盆中,蜂蜜十分濃稠,確實是難得的好蜜。他把瓦盆放到一旁靜置。
隨後宋陽回到火塘邊坐下休息,幫忙照看鐵鼎罐里煮著的大米,同時看著馮曉萱忙前忙後地準備晚餐。
一盤用冬寒菜和豆腐煮成的湯,碧綠的冬寒菜和白嫩的豆腐,猶如翡翠與白玉相襯。
一鍋用蔥爆炒的野豬肉,香氣撲鼻。
再加上一盤魚腥草和一盤花生,這就是今晚的飯菜。
陳東輝和陳東俊兄弟倆回家時過來打了聲招呼,並沒有留下來吃飯。
屋子里,只有陳家興、宋陽和馮曉萱三個人。
陳家興要給宋陽倒酒,被宋陽拒絕了。
要是真的生了漆瘡,再加上酒的刺激,那簡直是雪上加霜,會難受得多。
宋陽解釋了原因,陳家興也就不再勉強。馮曉萱給他盛了飯,三人圍坐在桌邊吃飯,大多時候是听陳家興講述他打獵的經歷,他和李豆花也很熟。
飯桌上,細嫩的豆腐和軟滑的冬寒菜在口中混合,變成了清淡而美味的口感,這讓宋陽徹底改變了對冬寒菜粗糙的印象。
“果然,不管什麼菜,還是得由會做菜的人來做才好吃。不然,再好的食材到了不會做菜的人手里,也只能做得難以下咽。
以前天天吃冬寒菜、紅薯,感覺整個人都快吃成綠色的了,吃得都沒胃口了。
提起冬寒菜和紅薯,要不是沒有更好的選擇,真的是怕了!
沒想到,曉萱做出來的竟然這麼清爽可口。”
宋陽由衷地稱贊道。
“覺得好吃就多吃點!”馮曉萱抬頭看了宋陽一眼,微笑著說。
陳家興也接過話茬︰“我這外孫女在做菜方面確實有一手,每次回城送東西,回來的時候總會變著花樣地做菜,後來我听女婿說,她去城里的時候,老是纏著她外公學廚藝,學一樣會一樣,做出來的菜連她外公都贊不絕口。”
“還是大爺您有福氣,有這麼個外孫女在身邊照顧。”宋陽笑著說。
似乎是因為馮曉萱讓陳家興想起了自己的女兒,陳家興長長地嘆了口氣︰“只可惜我那早早離世的女兒……沒機會嘗嘗外孫女做的飯菜了。”
氣氛一下子變得有些傷感,宋陽只能默默地听著。
馮曉萱先夾了一筷子豬肉放到陳家興碗里,說道︰“外公,都是過去的事了,總說這些干什麼呢。這些年我跟著您,不也過得挺好的嘛,以後也會越來越好的,別瞎想了。”
說這話的時候,她又看了宋陽一眼。
陳家興笑了起來︰“不說了……陽子,吃菜!我得抓緊多吃幾頓,不然等我這外孫女嫁人了,想吃都吃不到咯。”
“外公,這麼多菜還堵不住您的嘴呀!”馮曉萱立刻瞪了陳家興一眼。
陳家興笑得更開心了。
一頓飯在有說有笑中吃完,宋陽陪著陳家興在火塘邊烤火、喝茶。過了三四個小時,感覺蜂蜜過濾得差不多了,他特意去看了看,小瓦盆里已經裝了淺淺的一盆蜂蜜,都快沾到筲箕底了。
馮曉萱趕緊找來另一個小瓦盆接著,又找來一個小瓦罐,清洗干淨後在火塘邊烤干,用小秤稱了下重量,然後把小瓦盆里的蜂蜜倒進瓦罐中,還仔細地把瓦盆上沾著的蜂蜜刮下來。
連瓦罐帶蜂蜜再稱了一下,算出蜂蜜有十四斤多,比宋陽預想的還要多一些,而且,那些筲箕里的蜜渣中還有不少蜂蜜。
眼看著蜜渣里的蜂蜜不再往下滴了,宋陽便讓馮曉萱用紗布把蜜渣包起來擠壓。
這樣擠壓出來的蜂蜜有些渾濁,不如靜置流出來的蜂蜜清澈,大概也弄出了兩斤左右。
馮曉萱想把這些蜂蜜裝進瓦罐,被宋陽攔住了︰“別放進去了,你自己留著吃吧,做菜能用得上。你也可以每天早晚用溫開水沖點蜂蜜水喝,對身體好。”
馮曉萱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那我就不客氣了。”
“客氣什麼!”
宋陽也笑了笑,接著說︰“這些蜜渣上還有不少蜂蜜,可以放在外面讓蜂巢里的蜜蜂出來采回去。等采得差不多了,拿回來熬煮一下,把蜂蠟提取出來留著,以後有用。”
馮曉萱點頭道︰“這我知道怎麼弄,我明天早上把它們放出去,等我從鎮上回來,再找時間把蜂蠟熬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事情基本忙完了,眼看時間不早了,宋陽在馮曉萱送來臉盆後,倒了熱水,洗了臉和腳,便到樓上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听到屋里有動靜,宋陽趕緊起床。
馮曉萱要把東西送到鎮上托人帶回縣城,必須早點出發。
下樓時,他看到陳家興和馮曉萱都已經起來了,正在收拾東西。
宋陽洗完臉後,馮曉萱從兜里掏出一百零三塊錢遞給宋陽︰“這些是豬肚、豬肉、蜂蜜的錢,還有打那只野豬的獎勵,你收好。”
宋陽也沒客氣,接過錢放進了兜里。
來岩房坪這一趟,兩天時間賺了一百多塊錢,這趟可沒白來!
然後他找來自己的雙管獵槍,檢查了一下里面的子彈,把子彈帶系在腰間綁好。看到馮曉萱要去背背 ,他連忙攔住︰“我來背吧!”
“又不重,我背也是一樣的。”
“我一個大男人不背,讓你一個女孩子背,像什麼話!”
“那我幫你拿槍!”
“行!”
宋陽把雙管獵槍遞給她,然後背起東西,準備跟著馮曉萱往外走。
就在這時,陳家興突然說道︰“外孫女,你先到外面等著,我有些話要跟陽子說。”
馮曉萱愣了一下,有些奇怪地看著陳家興︰“外公,有什麼話還要背著我說呀,我和他,他才是外人好不好……”
“你听話,別任性!到外面等著!”陳家興催促道。
馮曉萱無奈地搖了搖頭,這才打著手電筒打開門走了出去,順手把門關上了。
喜歡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