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

第130章 杜仲皮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中郎將 本章︰第130章 杜仲皮

    在蜀地的各個生產隊,每至入秋,玉米抽穗、豆子結莢之時,便會安排人手在田間地頭搭建“人”字形的茅草棚,也就是宋陽守莊稼時待的那種草棚,被稱作“號棚”,守護即將成熟的莊稼,這活兒也叫“守號”。

    後來分田到戶,很多農戶依舊延續了這個傳統。

    號棚一般用竹木條做支架,蓋上茅草,用竹籬或樹枝當門,只住一人,守號人自己做飯吃,晝夜堅守。夜晚,守號人不僅要在號棚前燃一堆篝火,還要時不時吼幾嗓子有韻無調的號子,或是吆喝、敲梆子、吹竹號、放土槍,以此驚嚇驅趕前來糟蹋莊稼的野獸。

    宋陽和甄大叔負責守莊稼,兩人晝夜輪換,這樣就省了在棚里做飯的麻煩。這項工作得一直持續到莊稼全部收割完畢。生產隊給他們記了工分,雖說守護莊稼是本職,但要是不分給隊里的人一些獵物,也實在說不過去。

    眾人把野豬簡單處理後,九個人抬四頭去除內髒的野豬,倒也不是什麼難事。他們砍來長木棒,用帶來的繩子捆住野豬的四只腳,兩人一組,抬著野豬沿著相對好走的山路往回走。

    宋陽和王岳這兩個年輕人,參與搬運的次數較少。但其他長輩沒少和人合力搬東西,有宋建國和王宏遠這兩個老手帶頭,一路上熱鬧非凡。

    在山里,眾人合力搬運東西時,通常會推選一個精明能干、善于言辭且力氣大的人做“領隊”。

    領隊走在前面,一邊觀察路況,一邊及時向後面的人報告,後面的人則及時回應。山上大多是崎嶇的羊腸小道,抬著東西行走,要是配合不好,可就麻煩了。

    于是,宋建國帶頭喊起了號子,後面的幾人組也跟著應和。遇到急轉彎,前面喊︰“路遇急轉彎!”後面答︰“慢行別慌亂!”上坡時,前喊︰“爬坡上坎咯!”後應︰“協力攀!”

    “前面路不平!”“後面穩步行!”“腳步要踩實!”“腰背挺直嘍!”到了下坡,前喊︰“下坡路來啦!”後應︰“慢慢往下滑!”過溝或路上有水坑,前喊︰“前方有溝壑!”後應︰“小心把腳挪!”過小木橋,前喊︰“小橋晃悠悠!”後應︰“中間穩步走!”

    一路上,號子聲接連不斷,一幫大男人興致勃勃,一唱一和,既風趣又幽默,不僅統一了步伐,保障了安全,還能調節氣氛,緩解疲勞。

    去除內髒後,每頭野豬還剩一百五六十斤重,用木棒抬著,爬坡過坎,搖搖晃晃,肩頭上的重量忽輕忽重,這活兒可不輕松。

    以前听人說,外面有人把蜀地人叫“川耗子”,傳得好像蜀地人真吃耗子似的,他們哪知道,人家說的是“號子”,純粹是瞎傳。就這簡單的號子,也處處體現著老一輩人在山里生活的智慧。

    宋陽和王岳一組,兩人對號子充滿好奇,只是不太習慣喊,抬著百來斤的野豬跟在後面,只能按自己的方式相互提醒。

    王岳有意照顧宋陽,把拴野豬的繩子掛得更靠近自己這邊,讓宋陽輕松些,也讓他有時間四處張望。不經意間,宋陽突然注意到側邊山溝的山坡上,有一棵不小的樹,直徑少說有三十多公分,高度更是超過十多米。

    從樹葉和結的種子形狀,宋陽認出這是一棵野生杜仲樹,樹齡少說有三十年。

    杜仲渾身都是寶,剛長出來的嫩葉,能治風毒腳氣;果皮和葉子,可以治療疔瘡、刀傷出血;最重要的是樹皮,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以及雙向調節高血壓的功效。這可是上等藥材,在後世有“植物黃金”的美稱。

    單獨說起杜仲,可能沒多少人了解,但提到一種樹皮和葉片折斷後能拉出細密、銀白色且極具彈性絲線的植物,大家就知道是杜仲了。尤其是在高血壓治療方面,它雙向調節的功能,是任何化學降壓藥都比不上的,這也讓它的身價一路飆升。

    在宋陽的記憶里,現在這個年頭,杜仲就能賣到十二塊錢一公斤,到了八八年左右,更是漲到七十塊錢一公斤。

    一棵杜仲樹的樹皮能賣幾百元,在那個年代,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也是難以抵擋的誘惑。

    曾經,各地瘋狂剝取杜仲皮,不少地方山里茂密的杜仲樹林,轉眼間就消失殆盡。甚至听說,城里公園作為景觀樹的杜仲,都被人連夜剝了皮,逼得管理人員只能往樹上潑瀝青。

    宋陽心里一陣激動,看著樹上掛滿的果子,心想現在栽培的話,說不定能趕上好價格。

    但仔細一想,九十年代中期,杜仲價格好像一下子跌到七八塊錢,因為到處都在種植,產量大增。這麼一算,好像不太劃算。

    按照收購標準,杜仲樹要達到十五年樹齡才符合入藥要求,等自己育苗栽種,正好趕上價格低谷,那就不值錢了,實在沒必要浪費精力。

    不過,眼下這棵杜仲樹的樹皮,宋陽可不想放過。他顧不上考慮什麼野生不野生的問題,只知道自己不剝,別人也會剝。把這杜仲樹皮弄回去換成錢,裝進自己口袋才是正事。公園里的杜仲都有人偷著去剝,更別說山里的野生杜仲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他的記憶中,山里的野生杜仲幾乎被人砍絕,最後只剩下大片的人工種植林。多他這一棵不多,少他這一棵不少。

    大不了把種子撒在周邊山上,這些種子應該成熟了。不對,杜仲樹樹齡越大,結出的種子質量越好,這種子也能賣錢,要撒就撒在自家附近,以後多少還能換點錢。

    難得在這種地方看到一棵漏網的大杜仲樹,把樹皮全剝下來,按照現在的價格,少說也能賣三四百塊錢。這個時候的錢可值錢了,這可是一筆相當不錯的收入。

    宋陽牢牢記住這個地方,打算今天的事結束後,明天就叫上哥哥,一起來把樹皮剝了,免得夜長夢多。

    其他人哪里知道,今天最大的收獲者會是宋陽,這一棵杜仲樹的價值,頂得上打好多頭在這年頭還不太值錢的野豬。

    幾人終于在下午村民都上工的時候,把打到的四只野豬搬到了村子的土路上。宋建國到附近地里,叫來幾個村民幫忙,接替他們把野豬抬回村子,讓村民幫忙剝皮。

    宋陽毫不客氣地要了四只野豬後腿和自己打到的兩只野豬的豬肚。至于豬頭,他可瞧不上,肉少骨頭多,還不好處理,處理好了,沒有大料鹵制,味道也不好。相比之下,還是後腿好,簡單腌制、煙燻,隔年再吃,那叫一個香。

    另外,宋陽還拿了些新鮮肉,帶回去喂狗。剩下的,就分給其他人和村民。事情安排妥當,大家各自回家吃飯。

    稍作休息後,一行人再次前往梨樹灣,查看莊稼被破壞的情況。這次還是由宋陽帶著招財、進寶在前面探查。

    這些野豬沒被多次驚嚇過,沒跑多遠。找到它們的時候,野豬正在梨樹灣背後翻過一道山梁後的山溝泥塘里打滾乘涼。有兩只兩百多斤的黑毛野豬,帶著兩只百來斤的黃毛野豬。

    這是一條單獨的山溝,山坡比較陡峭。七個人拿著火槍,直接埋伏在下方山溝兩側。

    宋建國和王宏遠從側面遠遠繞到豬群前面,一左一右大聲吆喝驅趕。正在泥塘里愜意享受的四只野豬,被嚇得匆忙起身,掉頭就往外面跑。

    緊接著,槍聲接連響起,四只野豬全都倒在了山溝里。眾人下去後,用斧頭補了幾下,野豬就全部斃命了。

    四頭野豬的內髒,先讓幾條獵狗吃了個飽。一行人把四頭野豬抬回去,宋陽和宋建國要了兩只後腿和兩個豬肚,父子倆分兩趟搬回家腌制起來。

    該是自己的就拿,宋陽可不會客氣。按照規矩拉著野豬尾巴分長短,他分到的更多。別人雖然眼紅,但也說不出他貪心,畢竟有一只野豬是宋陽開槍打死的。

    天熱的時候,這六只野豬後腿,只需要腌制五六天,拿出來晾干煙燻就可以了。前段時間弄來的熊肉,該煉油的煉油,該煙燻的也在陰雨天的時候燻好,掛在了老屋的樓上。現在,樓上已經掛了不少肉,相當充實。

    晚上,宋陽給蔣依娜送了點野豬肉。蔣依娜不想被別人看到,宋陽也沒多說什麼,把東西交到她手里,就轉身帶著兩條獵狗去老松林看莊稼了。

    看莊稼的人手又增加了兩個,主要守著梨樹灣的那片山地。白天剛打過野豬,晚上格外安靜。

    宋陽美美地睡了一覺,第二天早上,昨天一起打獵的另一個人來接替他,甄大叔則去梨樹灣守夜。

    經過昨天的事,幾個獵手再也不覺得宋陽不靠譜,對他的態度有了很大轉變。就連甄大叔都直說,宋陽是石河子村最厲害的獵人,踫面的時候,哪怕是長輩,也沒了之前的架子。

    接替的人來得早,宋陽回到家時,一家人剛起床,正忙著做家務。宋陽進屋,看到在火塘邊抽煙的宋建國和正在洗臉的哥哥,馬上說道︰“哥,今天別去上工了,跟我進山。”

    哥哥下意識地點點頭,沒多問。宋建國卻忍不住問道︰“又進山干啥?”

    宋陽笑著說︰“昨天在老松林那邊打野豬,回來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一棵大杜仲樹,叫哥跟我去把樹皮剝回來,處理好能賣兩三百塊錢呢!”

    宋建國愣了一下,隨即笑了起來︰“你這小子,眼楮還挺尖……行,要不要我也去幫忙?”

    他知道這年頭杜仲樹皮的價格,一棵大杜仲樹,剝下來的皮處理好,賣個幾百塊錢,真不是問題。附近山里已經很難見到杜仲樹了,沒想到被宋陽發現一棵大的,這可是好事。

    喜歡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方便以後閱讀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第130章 杜仲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第130章 杜仲皮並對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