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正南方向明德門。
李承乾奉命帶領,五天前由六名金吾衛駕車接來長安的,太原王氏、河東裴氏、柳氏以及薛氏等名門望族話事人,前往長樂大道盡頭錦樂莊園。
隨行的還有並州大都督府長史李積,長孫沖、魏叔玉等四位東宮中允在列。
並州都督由晉王李治遙領,實際軍政要務由李積執掌主持。
李世民向六名金吾衛下達任務的同時,向河南、江南兩道下達政令︰各州縣統計田畝人丁確數,秋收後穩步實施田地重新分配。
田地收歸國有再分配到有戶籍的百姓手中,只有一種人不在此列。
奴籍!
奴籍被視為可交易的商品,與買賣牛馬牲畜一般無二。
壯年男性奴籍售價絹二十匹,奴婢絹十匹,有才藝價更高可達兩萬、五萬錢不等。
買賣交易完成後,需至官府簽定正式文書,從此奴籍之人失去所有權利,一切歸買家所有。
可任由買家打罵、驅使、出售。
河東佔據龍騰國道之便利,李世民直接將當地最高官員和望族代表,請來長安商議田地收公以及銀行設立之事。
由于金吾衛帶回一封‘養豬倡議信’,李世民臨時決定向河東望族推銷養豬大計。
養豬一事過市井粗俗,故而派太子李承乾主導。
莊園今日少不得要宰一頭豬。
之前朝廷派發至各地的糧種,手握大量良田土地的望族反而不有,大多落入自耕農手中以及官府屯田。
直到去年紅薯、土豆收獲過後,他們才從百姓或官府手中購得百十畝作為種子栽種。
今年起,關內河東百姓家中或多或少都有余糧,最早一批參與修路的災民,停工返家時皆有派發紅薯土豆。
是大唐最先‘脫貧致富’人群。
“啟稟太子殿下,陛下急召殿下回宮!”
李承乾一行剛踏上長樂大道,馬車行駛不足一刻鐘,宮里派人將追至此處。
來人驅馬來到李承乾座駕旁,高聲向輅車匯報。
駕車之人立即勒馬止步,後面河東望族的馬車隊緩緩停了下來。
嗯?
金輅車內的李承乾起身的同時,面露疑惑之色。
出宮不到三刻鐘,李世民便派人傳話‘急召’回宮。
“莒公、馬周!”李承乾探身出了馬車,看向莒郡公李積與太子府少詹事馬周,道︰“父皇有召,本宮急需回宮!”
“到了莊園尋得楚王,告知其原委,陪同河東望族參觀養豬場!”
並州長史李積目前尚未獲封英國公,武德年間已封莒郡公至今未變。
郡公從二品勛爵,國公正二品。
並州大都督府長史官職從三品,因此李承乾按最高官爵稱呼李積。
馬周今年被李世民提了兩級,現任太子府少詹事官居正四品上,僅次正三品詹事于相當于東宮二把手。
“謹遵太子殿下之命!”
李承乾點點頭,隨即向御者吩咐道︰“速速回宮!”
“喏!”御者調轉馬車,向明德門返回。
……
金輅車停在太極殿廣場玉階下方。
李承乾下了馬車,正欲快步向台階邁步,卻又忽然停了下來。
仔細打量幾眼,終于認出眼前十余人,臉上顯露些許笑容,明白了李世民為何急著召他回宮。
目光掃向一旁不遠處十二輛馬車,看不出其內所載何物。
只看到馬車上有十幾棵半人高的盆栽,只見枝干沒有葉子,如同枯死一般。
另一輛馬車上五個瓦盆內盆栽,卻是有綠色長條形葉子。
忽的,李承乾似有听到家禽‘蟋嗦蟋嗦’叫喚聲,正欲上前探查。
“卑職參見太子殿下!”
“阿塔那攜妻兒拜見太子殿下!”
無需阿塔那示意,他的妻子兒女跟著阿塔那向李承乾行跪拜之禮,口中說著剛學不久,且不太流暢的行禮敬語。
一路上只學了六句漢語。
話說李承乾出宮不到兩刻鐘,阿塔那一行抵達皇城朱雀門。
隨行東宮衛率以腰牌表明身份,侍衛層層上報,李世民令其一行入宮,並派人將李承乾召回。
李世民向來講究一事勞二主,阿塔那波斯一行,本就李承乾與甦塵主導。
他懶得插手!
“免禮,請起!”李承乾雙手虛扶,向身旁侍衛吩咐道︰“領他們偏殿歇息,備好茶水糕點!”
“謝太子殿下!”阿塔那一家四口齊聲道謝,而後起身。
盡管已經知曉李世民召他回來所為何事,李承乾依舊須往御書房應召。
再次看了一眼十幾輛馬車,吩咐侍衛看管好,快步向太極殿走去。
來到御書房,“兒臣參見父皇!”
李世民微微點頭回應。
魏征起身作揖行禮︰“參見太子殿下!”
此時御書房只有李世民和魏征。
隨即,李世民看向李承乾吩咐道︰“阿塔那自波斯返回長安,想必帶回不少域外果蔬作物。你且妥善安置,另外將此事告知那小子!”
“兒臣知道了!”李承乾深揖一禮,退出了御書房。
李世民對阿塔那帶回的域外作物,心中雖有好奇,但細細一想,既為外來作物必是不曾見過之物。
即使看到了也無濟于事。
李承乾步伐匆匆來到太極殿偏殿。
阿塔那一家四口與十名便裝衛率,始終立于殿內不曾就座,茶水糕點更是一口未沾。
“參見太子殿下!”阿塔那作勢便要領著妻兒跪拜。
“免禮!”李承乾在他們未拜下之前,出言阻止道︰“阿塔那,今後若非事出有因,不必行此跪拜大禮!”
“多謝太子殿下天恩!”
李承乾看向長途跋涉一年的東宮衛率,面帶微笑稱贊道︰“爾等此行功不可沒,待事了過後本宮自有獎賞!”
“卑職等不敢居功!”十人裝束雖破舊,精神面貌卻異常剛毅。
隨即,李承乾一臉溫和的笑容,打量著阿塔那一雙兒女。
目測阿塔那女兒比兒子大兩、三歲,鼻梁高挺黑發微卷呈波浪形,和阿塔那發型顏色一致。
反觀阿塔那兒子年約六歲,褐色卷發,濃眉深褐色眼楮與其母親面容相似。
不難看出,姐弟倆在波斯的生活條件,與大唐尋常百姓無異,身型略顯消瘦。
姐弟倆有些膽怯,盡力低著頭不去看李承乾。
從他們父親口中得知,大唐的太子地位比波斯王室的王子更高。
“幾歲?”李承乾隨手端起一小碟桂花糕,送至阿塔那兒子跟前遞出。
小男孩膽怯抬頭看向李承乾,怯生生搖頭。
他听不懂漢語,只會三句行禮和三句謝恩時用的漢語。
還是路上歇腳時,臨時死記硬背下來的。
“懇請太子殿下恕罪!小兒年幼未能習得天朝語言,日後小的……”阿塔那急忙上前請罪,話未說完李世民與魏征到來。
李承乾手里端著糕點無法行禮,頷首問候︰“父皇!”
“草民阿那塔,拜見皇帝陛下!”阿塔那又跪下了,同時急忙擺手示意妻子兒女行禮。
“拜見皇帝陛下!”
這是阿塔那妻子兒女學的第二句行禮敬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