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明,派信使前往涼州將契 何力召回,朕另有他用!”
契 何歸順大唐後,李世民賜其左領軍將軍官至從三品,協同鎮守甘涼二州。
十六衛選拔三萬人,遠征軍擴增三個師。
師長人選李世民按照甦塵的提議,由柴紹、薛萬均、契 何力三人擔任。
師長以下旅、團、營中級軍官,將由兵部指派。
正常情況十六衛副將擔任。
秦懷玉、程懷亮、尉遲寶林、寶慶目前只能混個副團長。秦懷玉正好分配到甦定方第三師,正月初五隨軍去了伊州。
“臣遵旨!”杜如晦恭敬應下,同時提議道︰“陛下,臣建議朝廷提前防範西域諸國進犯伊州!”
李世民無所畏懼擺了擺手,看向甦塵微微一笑︰“呵呵,如若遠征軍第三師不敵西域聯兵。破城之日,將這小子軍法從事便了!”
李世民不相信,彈藥充足的情況下,僅憑西域寡民小國的騎兵,能沖破神武大將軍的防線。
更何況,西域那些小國即使有西突厥撐腰,亦無膽量觸怒大唐。
杜如晦聞言看向甦塵,心生佩服。
使臣朝貢、伊吾獻城之日,甦塵便已料定幾個月後或有的局面,早一步派出遠征軍進駐伊州。
房玄齡、杜如晦深揖一禮,同時出聲贊頌,“陛下聖明!”
甦塵露出極為不屑的表情,向李世民深鞠一躬︰“謝主隆恩,陛下聖明!”
一有事就拿他開刀,果然聖明!
李世民輕笑一聲,說起江南道洪州境內萍鄉煤礦一事。
可惜戶部尚書劉政會與長孫無忌出宮視察,長孫無忌負責考核官員更新履歷表,劉政會視察高產小麥生長勢頭。
礦產開采歸入戶部,國道、路、橋、漕運歸工部管。
李世民略顯小心翼翼的態度試探道︰“動員府兵修路采礦,行否?”
甦塵昨日提到的府兵修路采礦,其實很難實施。
李世民當皇帝不但虛懷納諫,且善于調動手下思考集思廣益。
曾幾何時,李世民問魏征︰何為明君暗君。
魏征答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听也!
為君者之所以賢明,是因為廣泛听取各方意見。君主之所以昏庸,只因偏听偏信導致君主無法得知天下真實情況。
房玄齡眉頭微皺,沉吟片刻,起身拱手道︰
“啟奏陛下,府兵乃國之柱石,拱衛社稷之根本!
其制本為‘兵農合一’,閑時習武,農時耕種,戰時出征,此乃維系國力,不擾民生之良法!
今若令其棄農事,舍武備,轉而開山鑿石擔土築路……臣恐其本業荒廢。
府兵操練乃為保境安民,若長期役于土木,武藝生疏戰陣之法遺忘,一旦邊疆有警,倉促應戰,如以鈍刀迎敵鋒,後果不堪設想。
再者,各地高產糧食作物幾近分發到戶,開春後農田之事必然繁重。
屆時府兵皆盡歸家務農,陛下欲興此二利,臣深以為然。
然人力之困或可另尋他途︰
嚴查隱戶,釋放隱藏丁口。
提高工價,吸引四方游手,商賈雇佣之力。
分段施工,量力而行,勿求畢其功于一役。
故,以府兵為役實乃舍本逐末,非長治久安之策,臣懇請陛下三思!”
房玄齡立即明確,反對李世民提出的府兵采礦修路。
且說辭無懈可擊,李世民只是默默點頭,認同房玄齡的觀點。
杜如晦面容冷峻,眼神很是銳利如鷹隼。
“陛下,玄齡所言切中要害,府兵者,非尋常民夫,乃我大唐之刀鋒,社稷之干城!
其筋骨體魄,當在演武場上錘煉于弓馬刀石之間,在邊疆烽火中砥礪于血雨腥風之中,豈能耗費于礦坑泥濘之內?
若開此例,短期或解燃眉之急,然其害深遠!
一者,軍心渙散。
二者,戰力銳減。
再者,防務空虛。
府兵分駐各地,乃維系地方安寧、震懾宵小關鍵力量。
若大批抽調,地方防務如何維持?
若有突發之變,何以應對?
陛下明鑒,強軍一刻不可松懈,水泥路固利國,煤礦亦固利民。
然若因此自毀長城,令虎狼之輩窺得我內部空虛趁虎而入,則利未至而禍先臨!
此舉萬不可取,臣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萬勿動搖府兵根本!”
李世民隨意提了一句,就像是捅了馬蜂窩。
杜如晦話音剛落,魏征腰板挺直須發微張,目光火辣直視李世民。
李世民頭皮微微有些發麻,下意識瞪了一眼‘罪魁禍首’甦塵。隨即面帶微笑看向魏征,“玄成……”
“陛下,房、杜二公已陳其弊,臣附議!
陛下欲行此策,臣更要問︰此舉合乎聖王之道乎?合乎朝廷法度?
「孟子」有雲︰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府兵亦農,強奪其農時,迫其服苦役,此乃苛政!
府兵之設,律有明條︰居無事時耕于野,其番上者宿衛京師而已。
今令其開礦築路,遠超番上宿衛之責,實乃變相增役,法理何在?
陛下愛惜民力,常減賦稅徭役,今若對府兵行此苛法,天下人將如何看待?
民心如水,府兵及其家眷亦是陛下子民,強役府兵必致民怨沸騰,有損陛下仁德之名。
水泥路雖好,然當以正道求之,或延緩工期徐徐圖之。
或廣開財源,厚酬募工,又或激勵地方各顯其能!
萬不可行此剜心頭肉,醫手足之瘡之下策!
若行此策,傷農、弱兵、違制、失德!
臣,死諫!
請陛下立罷此念!”
甦塵望著李世民面前的房玄齡三人,直呼‘好家伙’!
平日對皇帝畢恭畢敬,真當有事一點面子都不給。
李世民不過是小心提問一句,此三人哇哇叫的反對,李世民謹小慎微的模樣更叫甦塵覺得不可思議。
房玄齡三人所奏甦塵都能听懂,不得不承認,每個人反對的理由合理合法。
首座上的李世民不慍不惱,臉上呈現一絲尷尬笑容。
卻異常冷靜。
昨日甦塵提出府兵修路采礦時,李世民便已料定必遭大臣反諫。
今日本無早朝,之所以將甦塵叫來,無非是想由甦塵親口提出征召府兵修路。
李世民只需隔岸觀火,讓甦塵與房玄齡等人火拼,屆時哪邊強扶哪邊。
不料,甦塵先提出了迫擊炮。
最終馬蜂窩由李世民捅開。
李世民溫和的目光看向面前,臉色冷峻三人,正欲開口緩解嚴肅氣氛。
李承乾英勇站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