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自王文堯將那裝滿“黃魚”的木箱子奉上後,兩人間喝酒的氣氛陡然升溫。
李公公先前陰沉的臉色明顯緩和不少,原本微微眯起、滿是傲慢的眼楮此刻也多了幾分笑意,端起酒杯的手都比之前利落了許多。
兩人推杯換盞間,美酒一杯接一杯地下肚,王文堯的臉頰漸漸泛起紅暈,不過他心里一直藏著個疑惑,如鯁在喉,終于,趁著這熱絡勁兒,他決定問個明白。
王文堯放下酒杯,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容,身子微微前傾,湊近李公公,小心翼翼地開口問道︰
“李中貴,下官一直有一事不明,想來想去,也只有中貴能為下官解惑了。
您說,為何此次任命下官為戶部金部司郎中,而非其他官職呢?
不瞞您說,下官之前從叔岳父楊太傅那兒得知,他老人家幫下官運作的是六部侍郎之一的吏部侍郎,可誰能想到,最後卻是這樣的結果,實在是讓下官摸不著頭腦啊。”
說罷,他一臉懇切地望著李公公,眼神中滿是期待。
李公公聞言,先是慢悠悠地放下酒杯,伸出手輕輕擦了擦嘴角,然後抬眼瞧了瞧王文堯,又看了看放在一旁的那只箱子,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
“王郎中,您這是真不知道,還是在咱家面前裝糊涂啊?”
王文堯一听這話更是摸不著頭腦,連忙拱手對李公公說道︰
“下官真不知道,還請中貴明示!”
李公公夾了一筷子菜,然後做出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對王文堯說道︰
“哎,兄弟,你這是得罪了貴人還不自知吶?”
李公公不緊不慢地說道,“本來吶,楊太傅極力推舉您做吏部侍郎,這事呢,連官家都點頭答應了。
眼瞅著這事兒都板上釘釘了,誰知道半路上殺出三個程咬金。”
“三個程咬金?”
王文堯听到這兒,心里“咯 ”一下,臉上的笑容也僵住了,急切地追問道,“中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還請您明示。”
李公公端起面前的酒杯,瞅了一眼,空空的杯子,然後又放下。
王文堯立馬站起身來,他腰背幾乎彎成直角,像株被霜雪壓折的枯松。
握著酒壺的右手刻意懸在半空,腕骨繃得發白,生怕灑出半滴酒水;左手則托著酒杯,掌心向內微微凹入,仿佛捧著的不是一個小小的酒杯,而是一件世間少有的珍寶。
酒液通過壺嘴緩緩注入杯中時,他脖頸前傾,喉結隨著酒線起伏微微顫動,嘴角掛著僵硬的笑意,連眼角的皺紋都在努力擠出討好的弧度,活像只搖尾乞憐的家犬。
李公公看著王文堯倒酒的樣子,滿意的點了點頭,待他把酒倒好後,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賣足了關子才接著說︰
“就是鄭皇後、慕容貴妃和你們青州籍貫和一些附近州郡出身的大臣們啊!
我的王兄弟啊!
您說說您,平日里是怎麼行事的,惹了這些大臣咱們先不說,怎麼就還入了兩位貴人的眼,惹得她們也出面干預你的任命呢。”
說著,李公公下意識地左右張望了一番,見四周無人,才壓低聲音說道︰
“我听宮里人說,鄭皇後私下對官家說,您從從五品一下子跳到從三品的吏部侍郎,這步子邁得太大,不利于您今後的成長歷練。
慕容貴妃則稱像您這樣有能力的官員,就該去環境艱苦、事務繁雜之地,獨當一面,好好打磨打磨,以後好為官家效力。
您听听,這話說得,連官家听了都覺得十分在理,也就把這事擱置下來,琢磨著該如何安排你的差事問題。”
“兄弟,我給你說啊!
我入宮這麼多年,這是第一次看到鄭皇後和慕容貴妃在一件事上意見如此出奇的一致。
也是第一次看到官家為一州通判的升遷而拿不定主意。”
李公公嘖嘖稱奇,臉上帶著些許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神情。
王文堯听完,只覺一陣眩暈,臉上一陣白一陣紅。
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官位落差之大竟然有如此多的隱情。
“那後來呢,中貴?”
王文堯聲音都有些顫抖了,還心存一絲僥幸,追問著事情的後續。
李公公放下酒杯,拿起桌上的手絹擦了擦手,接著說道︰
“後來啊,楊太傅得知此事,自然是不甘心,又在官家面前據理力爭了一番。
咱家還記得,當日在朝堂之上,楊太傅對官家說,王通判您在青州通判任上,查獲叛逆,功績卓著,能力有目共睹。
那些叛逆在地方經營多年,盤根錯節,而您能將其一網打盡,這份膽識與謀略,豈是常人可比?
若只是調任其他州府,實在是太屈才了,理應在吏部侍郎之位上施展更大的抱負,為朝廷選拔賢才,整頓吏治,那才是您的用武之地 。
可鄭皇後、慕容貴妃和那些個大臣那邊態度也很堅決。
鄭皇後通過她在朝中的心腹大臣發聲,強調朝廷用人需遵循制度,循序漸進,越級提拔易開不良之風,破壞官場秩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並舉例說,曾經有官員因提拔過快,根基不穩,最終在高位上犯下大錯,致使地方政務混亂,百姓受苦。
如今若讓兄弟你從從五品直接躍升至從三品的吏部侍郎,無疑是將你置于風口浪尖,也會讓其他官員心生不滿,影響朝廷的穩定和團結。
慕容貴妃這邊,她聯絡的朝臣則從官員培養的角度出發,聲稱像兄弟你這樣有潛力的官員,應先去邊關艱苦之地鍛煉。
邊關事務瑣碎繁雜,又關乎國家安全,朝廷穩定,正是能讓你這樣有潛力的官員在復雜環境中錘煉能力、積累經驗的好機會。
只有經過這樣的打磨,才能真正擔當重任,否則即便身居高位,也不過是紙上談兵,難以服眾。
兩方各執一詞,在你的職位任命上,互不相讓。
你不知道,朝堂上都有多久沒有像這樣熱鬧了?
支持楊太傅的大臣們紛紛站出來,列舉兄弟你的諸多的政績,從你在地方推行的利民政策,到處理這一次叛逆事件的冷靜沉穩,一樁樁、一件件,說得有理有據;而鄭皇後和慕容貴妃陣營的朝臣也不甘示弱,從朝廷制度、官員培養體系等方面進行反駁,引經據典,滔滔不絕。
官家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听著兩邊的爭辯,左思右想,權衡利弊,始終難以定奪。
如此僵持了好幾日,朝堂上下都被這事兒攪得沸沸揚揚。”
李公公繪聲繪色地描述著,仿佛那場激烈的朝堂爭論就發生在眼前。
“最後啊,官家看在楊太傅的面子上準備給你折中下,安排了正五品的吏部考功司郎中,那些大臣這次到沒說什麼了,但是那知道二位貴人都說這吏部考功司郎中還是不能體現你王通判的才能。
最後官家考慮了許久,又和一眾大臣商議良久才給你定下戶部金部司郎中的位置。
有大臣說金部司主管全國交納的錢幣,位置重要,而你王大人理財又怎麼厲害,官家把你放到這個位置,更能夠體現你的才能。
就這樣,這事才算定下來。
不然吶,這結果還不知道會怎樣呢。”
李公公攤開雙手,搖著頭感慨道。
王文堯听完,心中五味雜陳,臉上卻還強撐著笑容,對著李公公說道︰
“原來是這樣,多虧中貴告知下官這其中的緣由,不然下官還一直蒙在鼓里呢。
中貴,您的這份恩情,下官銘記在心,日後定當報答。”
說著,又連忙躬身給李公公斟滿一杯酒。
王文堯心里暗想,慕容貴妃阻止我,那是因為慕容彥達的事情,她定是記恨我這次坑了慕容彥達。
青州籍的大臣估計是商鋪一事鬧的。
但是鄭皇後阻止我又是因為什麼事情呢?
自己平日里並未有什麼舉動觸踫到鄭皇後的利益或是規矩啊,難不成是無意間得罪了她身邊的人?
又或者是後宮爭斗的復雜局面牽連到了自己?
……
這件事實在是讓王文堯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一時間他的腦子里想了許多,只覺得這官場和後宮的水,一下子變得深不可測起來。
喜歡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請大家收藏︰()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