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雲姐“公爹,您老倒是吃的燈草灰∼放的輕巧屁。
您孫子,他是個什麼玩意兒變的!
您能不知道?
說他吃飯不知饑飽、睡覺不知顛倒。那是有些過分了!
可是菜單上《魚香肉絲》四個字念錯仨,就認識一個肉。九九能得出七十二的玩意兒, 還想去留學?
咱們何家祖墳上長那根兒蒿子了嗎?
這是要把“德性”散到國外去?
您說什麼?拿錢砸?
我那些起早貪黑賺回來的辛苦錢,還不如直接扔進後海里去,還能听個響兒!
再說咱家是有金山還是有煤礦?就那小飯館兒的收入,那可買不起一個蘭芳大學的名額。”
秀雲姐一句一個您叫著,可是絕不是兒媳婦兒的態度。
何大清對兒媳婦兒話里的不尊重听若未聞。
頗有些唾面自干,再啐就擦一把的態度。
眼珠兒一轉轉換話題道“他許大茂憑什麼能送孩子去?你們呀!還是歲數小,放著現成的門路,都不知道按轍推車?見著真佛不知道燒香!”
傻柱不傻,只不過他知道,在貝勒爺那里,他何雨柱沒那個面子。
為人處世這塊,他可比自己的老對頭許大茂差遠了!
可話已經說到這份兒上,傻柱也只能為了自己家傻兒子去試試了!
這時候他有些理解他爹何大清了!都特麼有個“傻兒子”!老何家這是造了什麼孽?
傻柱拿出看家本領,下了大本錢,做了一桌正宗的譚家菜,準備請貝勒爺赴宴。
此時貝勒爺正在午睡,家里裝修都是上好的隔音材料,自然是不知道主院的鬧劇。
可是張二秘一眼就看出來,這特麼是酒無好酒、宴無好宴。
說來沒事兒的時候閑出屁,這來南鑼看發散發散,事情就 里啪啦的冒出來。
這大半天兒比處理蘭芳的正事兒還忙,貝勒爺午覺比每天多睡了小倆鐘頭時,這睜開眼楮,日頭都已經“西照”了!
這剛醒的貝勒爺用熱毛巾擦了臉,溫熱的龍井茶漱了口!
張軍把“蟹粉酥”、“牡丹卷”、“棗泥山藥糕”、“藕粉桂花糖糕”,四碟子點心端到炕桌上。還有一杯羊奶、一杯溫水。
這些個糕點都是通過清宮御膳房實錄,找老手藝“白案”廚子復刻出來的!
這些年下來就連《石頭記》里記載的精細吃食都復刻了七七八八的!
就像那個“豆腐皮包子”,外皮薄如蟬翼,內餡鮮嫩多汁,口感細膩。貝勒爺吃著就很不錯,還有“奶油松瓤卷酥”也還行。
反正就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讓貝勒爺的保健組和營養師很是無奈。
貝勒爺不听勸,旁人是真沒辦法。葉大秘在的時候還能勸幾句,貝勒爺也願意給面子。
如今福大秘沒有正事兒不往跟前湊,張二秘畢竟貼身侍候的時間還短,把不準貝勒爺的“脈”。最多也就隱晦的提上一句半句的!
張二秘“您醒醒神兒!先用些糕點,今兒晚上可得吃清淡點兒了。”
貝勒爺“行!你也歇會兒吧!
你剛接手照顧我的飲食起居,自然是免不了事事操心。
沒必要如此小心翼翼的!我又不吃人。
晚上就拿東北送過來的“石板大米”熬點兒稠粥
菜式就听你的,葷菜就免了!”
張二秘見貝勒爺態度很是溫和,便又多說一句。
“老板,“蟹粉酥”性寒……”!
貝勒爺快速伸手抓了一塊“蟹粉酥”,好像是怕被人搶了一樣。
塞進嘴里才含糊不清的說道“
你跟小葉是一點兒好兒都不學,管起老子倒是一套一套的!
剩下的撤下去吧,賞你們了!”
見貝勒爺話雖然不好听,但終歸是沒發脾氣,這已經算是听勸了!
張二秘像哄孩子一樣,退步“打千兒”謝了賞,又給茶杯里續了茶水。
然後才端起青花粉彩盤子里的“蟹粉酥”。轉身出去前說了一句
“主院傻柱兩口子求見,已經等了快倆小時了!
他們家下午有“樂子”,已經都錄下來了!回頭我給您放了看看。”
听說傻柱兩口子在角門等著不短時間!貝勒爺也不急,不緊不慢的吃著點心喝著羊奶。
反正又不是自己求人,求人要有求人的態度。願意等,就等著去唄!
很快張二秘回來,一頓操作,把新出爐錄像帶插進錄像機里。
“老板,您先看著。傻柱媳婦兒說的可有意思了”。
貝勒爺一邊看著錄像,一邊笑。
“軍兒!你還別說,“秀雲姐”說話那是真特麼帶勁。這何家一家子就這麼一個明白人。”
張二秘“您老說的對!不過這也是“秀雲姐”自身有實力,要不然就憑傻柱那混不吝的性子。
我不信他不敢打媳婦兒!說一千道一萬,打鐵還要自身硬。”
貝勒爺“這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勢力,道理都是想通的!
你能看透這一點 ,我很欣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話說這里最壞的就是何大清,你找人給他做個局。我看他的養老生活還是太閑了!”
半個小時後,貝勒爺才叫傻柱兩口子進跨院兒。
傻柱兩口子板板正正的提著兩盒稻香村的“京八件”、兩瓶蘭芳王室酒坊的“蓮花白”、兩條“華子”、兩包“張一元”最貴的茶葉。
煙酒糖茶湊齊了!這是四樣禮!
不論東西貴賤,態度絕對沒問題。
況且還避開不吉利的四字,東西都是雙份兒!取個四平八穩的好意頭。
貝勒爺知道這肯特是傻柱那個聰明媳婦兒的主意!
不過態度再好也“沒憋好屁” 這屬于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其實傻柱兩口子來意不難猜,左右不過是為了傻兒子。
錄像里也把事情說清楚了!
這從古至今,上至王侯將相、下至販夫走卒,又幾個能拗過兒女的!
別說他傻柱兩口子了!就是貝勒爺這樣的人物,不也是拿“長公主”侯素娥沒轍嗎!
有些孩子是來報恩的!
可有些就是特麼來報仇的!
不過貝勒爺可不打算把“小傻柱”弄到《蘭大》去讀書。
畢竟這位《何家菜》的少東家,在南鑼這片那可是相當有名的!
據許大茂說,五年級下半學期去秋游。愣把“中華門”上橫九豎九的“門釘”掰著手指頭數成了七十二個,打那以後得了個“何酒”的外號兒!
意思就是差九個數,也好像喝醉了酒。
可惜這麼有深度的綽號沒能傳開,大家還是喜歡叫他“小傻柱”。
就這樣的一個“寶貝兒”,還是留在後廚跟他爹學炒菜吧!
對他來說,干廚子,可比讀書有前途多了!
貝勒爺“柱子、孫家丫頭,都坐下說話吧!”
“老板,同偉少爺來電話了!說人已經在機場坐上車往家來了!”
正想著怎麼婉拒傻柱的邀約,張二秘就接了一個電話,然後敲門進來回話。
喜歡我在年代劇里撿破爛請大家收藏︰()我在年代劇里撿破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