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下來的貝勒爺,在總制府邸里玩兒起了“考斯普雷”。
只見他一身明黃色大明親王袞龍袍,頭上戴著“翼善冠”,手里拿著一把猛 牙骨的折扇,扇面上是白石老的工筆蘭花草蟲圖。
那紙上的蟋蟀、螞蚱栩栩如生,就連翅膀上的紋路和腿上的甲刺兒都如同真的一般。
濃淡幾筆勾勒出的蘭草就極具神韻,構圖間動靜相宜、墨色濃淡盡顯大家風範。
雖說大冬天打扇子確實“燒包”,可樣子卻很是瀟灑肆意。
畢竟此時的蘭芳白天溫度還能保持在30度以上。
“袞龍袍”是明代皇帝、皇太子、親王,所穿的常服,繡著團龍圖案之圓領袍,穿時配“翼善冠”。
明代皇帝袞服主要紋飾為十二章,其中團龍12,用孔雀羽線緙制,前身、後身各3直徑約為32厘米,兩肩各一直徑約29厘米,下擺兩側各二直徑約28厘米。
日、月、星辰、山紋分布在兩肩、盤領背部下方和肩部。四只雉雞在肩部下側。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織成兩行,相對排列于大襟上。
侯天淶作為承襲清制的“怡親王”如此作為,這也算是倒反天罡了!
不過他這可不算是首創,有清一朝躲在宮里穿漢服、明服的皇帝不在少數。
還讓宮廷畫師作畫記錄流傳于世。
畢竟大清的馬蹄袖僵尸裝,在美感上確實小氣了些。
葉大秘、福二秘、張三秘幾個在貝勒爺面前得臉的,都是每人身穿“飛魚服”,腰挎繡春刀,腳蹬皂色官靴。
扮作“錦衣衛”狀,護衛在身穿袞龍袍的貝勒爺身體兩側。
說起“飛魚服”,那可是大大的有名。
其是明代賜服之一,多賜予二品以上有功之臣,並非錦衣衛獨有服飾。
錦衣衛,設立于洪武十五年,前身是儀鸞司。
緝捕讞獄及城市管理,是錦衣衛堂官的首要職責,侍衛皇帝則居次要地位。
北鎮撫司官專理詔獄,錦衣衛各司房處理的案件以京師地區一般犯罪居多,可不是後期的陰暗組織。
這身“錦衣”象征著天子親軍,皇帝爪牙。
其服飾上有四爪飛魚紋。
有道是“飛魚類蟒,亦有二角。”
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為稍,異飛魚類蟒。並非真作飛魚形狀。
貝勒爺的內衛就叫“錦衣衛”,專司他的出行、駐蔽、安防等職責。
不過要是按照明制,給他們置辦刺繡的飛魚服當做“工裝”。那家伙費用可就高到沒邊兒了!
所以貝勒爺親自設計“飛魚”圖案,就繡在“工裝”的衣服袖口上。還有金銀繡扣兒,用以象征人員等級。
特殊情況下還可以憑此證實自己的身份。
當然置辦幾套正宗的飛魚服,私下里在家演戲玩兒還是可以的。
貝勒爺“真是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白瞎了這身兒好料子了!你說你們仨人,論才學、能力那都是驚才絕艷。可是這形象確實一般。”
仨秘書那個“膩歪”,心說我們還不是您親自挑出來的!偌大一個蘭芳近億人口,長相好看人才又不是沒有!您不喜歡謹慎伺候,這賴誰?
貝勒爺好像有“他心通”一樣,斜睨了他們仨人一眼道
“是不是在心里蛐蛐我呢!說起來你們得感謝爺的選人標準,要不然憑借著自身才華早就成為一方“封疆大吏”……。”
貝勒爺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這特麼怎麼越說越不對味兒!好像把自己給框里邊兒了!
仨大秘忍笑忍的辛苦。
貝勒爺長嘆一聲道“你們都有“宰府”之才,給我做秘書確實屈才了!
念午!主管蘭芳文化那塊業務的陳先生過幾年估計要“致仕”。
一會給你把級別調到司局級,你先去給他當副手。等業務都熟悉以後接他的位置,福令久接你一秘的位置,張軍順位遞補。”
這個決定有些突兀,可也在情理之中。畢竟葉念午在秘書處工作也將近十個年頭了!
從股級文員到處級一秘,以他的才華能力用了十年。不提職務含權量,確實算慢的了!
好在這一部副手的位置著實不低,按老傳統這位置可是二品“侍郎”。
葉大秘這是妥妥的連升三級。
說起大清的老傳統,貝勒爺認為夏天去《避暑山莊》避暑。
不管是四九城城北的“萬園之園”,還是冀省承德的行宮別苑,都是盛夏酷暑時頂好的去處。
當然,您有條件睡空調房,還不心疼電費,就當我什麼沒說。
人家過去宮里的貴人都是如此享受,可貝勒爺不但避暑,他還避寒。
就像這次,他在蘭芳住了小半年,再次回到四九城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91年的早春四月。
剛下飛機,葉大秘就伸手,要過貝勒爺的手表。拔出表把,把時間調快了一個小時。
葉大秘“老板,現在四九城又開始夏令時了!我把時間給您調好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貝勒爺眉頭微皺,自語道
“真特麼麻煩,這能省幾個錢,淨瞎折騰。估計明年就不會這麼搞了!”
從86到今年,每年從4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凌晨2時開始,9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凌晨2時結束,期間將時鐘撥快1小時。
這就是“夏令時” ,目的自然是為了節約電力資源。<e︰dst),也叫夏時制,又稱“日光節約時制”和“夏令時間”。
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規定地方時間的制度,在這一制度實行期間所采用的統一時間稱為“夏令時間”。
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為將時間調快一小時,可以使人早起早睡,減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資源,從而節約照明用電。
各個采納夏時制的國家具體規定不同。全世界有近110個國家每年要實行夏令時。
可是通過幾年的實踐,這套方法對國土面積廣大的東大很是雞肋。
省那點兒電和造成的各種麻煩比起來,那就是緣木求魚、入不敷出。
好在也就這幾個月的事情,明年就不會再變這些“洋戲法”了。
當然沒有上帝視角,誰也不知道招數好不好用。實踐、改進才是硬道理!
時間就在貝勒爺的胡思亂想中快速過去。
很快車隊就到了中門大開蘭辦。
喜歡我在年代劇里撿破爛請大家收藏︰()我在年代劇里撿破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