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眼巴巴看著那些爛尾樓干瞪眼,現在?直接抄底!
兩棟爛尾樓,一轉手,貸款重組,裝修翻新,開盤秒光。
一棟賺三四個億,輕松得跟撿錢一樣。
別人不敢踫?怕的是背後有黑賬。
可莊岩身後,是佟洪仁、胡曉華這些警界大佬撐著腰。
更別說那一百多個臥底,早就在警局、海關、司法、飛虎隊里扎根了。
你想查?查到一半發現,自己上司就是自己人。
電影這塊,更離譜。
《晚清》雙部曲,被好來塢當成寶貝,拿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
接著《七劍》《蜀山》接棒上映。
沒人看好《蜀山》,說特效太花哨,打起來跟神仙打架。
結果呢?觀眾一進影院,全傻了——原來電影還能這麼爽?
口碑一炸,票房破紀錄。
一個月後,港島電影院排片表,前十名清一色是大夏出品。
嘉禾兩個老板坐不住了,主動打電話求和︰“莊總,以後您說咋干,我們就咋干。”
莊岩沒趕盡殺絕。
不是心軟,是懂事兒——八九十年代的嘉禾,未來要出多少神作?全砍了?他一個人對抗好來塢嗎?
邵氏?更簡單。
莊岩親自上門,跟邵易夫喝了三頓茶,合同一簽,人、片子、院線、甚至那套東方影城的規劃書,全歸他了。
有這圖紙在手,未來的“東方好來塢”,遲早落地。
幾個月後,大夏集團橫掃全港。
電影︰10多部片子,部部破兩千萬票房,前十全是它家。
超市︰月流水破一個億,百家和匯康連邊都沾不上。
地產︰三大爛尾樓翻盤,十億到手。
電視︰佳視、亞視直接干趴無線,收視率飆到八成。
他還是三合會頭子,手下一萬多人。
洪興、和聯勝這些大社團,早被他安插了親信,連開個會都得喊他“陳總”。
港島,差不多就是他家後院了。
可莊岩不滿足。
他在看內地。
《舌尖上的龍國》一播,全港瘋了。
連海外的華人,隔著大洋都想回老家吃碗粉。
莊岩順手搞了個“大夏旅游”。
門票?一百塊人民幣。
港島人覺得便宜得像白送,外國人樂得掏錢——這年頭,能出遠門的,誰在乎這點錢?
可對內地老百姓?這簡直是天價。
八十年代,一個月工資也就一百來塊。
一天十五萬人進出,莊岩連眼皮都沒抬。
他一個月進賬幾個億,哪看得上這小錢?
可這一招,點醒了李超人和鮑船王。
“這路子,能發財!”兩人立馬沖進內地。
可惜,早有人踩了點。
李超人想蓋樓?得跟著莊岩拿地。
鮑船王想建碼頭?得听莊岩安排。
莊岩笑了︰人越多,地越熱,火才燒得旺。
他自己呢?直接砸了二十個億在內地。
李超人、鮑船王各投十億,三人一起分蛋糕。
經濟活了,老百姓口袋鼓了,就得有電視看。
彩電市場?日企剛探個頭,連根毛都沒站穩。
莊岩一句話,內地建了三座大型工廠,五千多個崗位立馬安排上。
地方政府跪著接,市長親題“感恩大夏”。
生產線24小時不停,工人們三班倒,汗珠子砸在地上都是響的。
在港島時,力新電子一天能產三十台彩電,那叫起步。
現在?
一天五百台,都嫌慢。
成本壓得死死的,彩電每台只要四百出頭,最高不超四百五。
港島那邊賣九百到一千,內地呢,配置稍微差點,八百到九百照樣搶著買。
黑白電視更狠,成本兩百塊,賣四百出頭,利潤翻倍。
這價格,跟日本貨差不了多少。
可人家剛打完仗,龍國人心里那口氣還沒順,你日本電視再好,咱也寧可買力新的——不為別的,就圖個心里痛快。
這一次,日本品牌連門都沒摸到,就被摁死在了搖籃里。
力新一擴產,日產量直接翻番,一百台起步,天天往外扛。
八九十年代,一個村子才一台電視,幾百號人蹲在門口,圍著那小屏幕看得直咂嘴。
一個月干出三千多台,沒多久,縣城里家家戶戶都開始冒煙兒了——電視亮起來了。
彩電越做越便宜,買的人更多了。
美國、南棒那邊剛開始還笑話︰“你們大陸人窮得吃土,還想買彩電?做夢吧!”結果一抬頭,力新已經把整個內地市場包圓了。
眼珠子都快瞪掉——這幫土包子,怎麼這麼能花錢?
等他們醒過味兒來,急急忙忙想殺進內地,門都給焊死了。
錢砸了一堆,廣告打爆了,渠道鋪了三千里,結果發現——人家力新已經把貨架塞滿了,工人排著隊等著發工資,消費者都挑花了眼。
公司一膨脹,工廠像雨後春筍,一年不到,全國蹦出來十五家廠子。
地?當地政府直接白送,半賣半送,就一個要求︰莊岩你來,別走。
為啥?一家廠子能塞進五千多人,人人月入三百起步。
這數字擱當年,是普通工資的三倍!誰不眼紅?誰不搶著來?
廠子一多,就不光做電視了。
電風扇、洗衣機、冰箱,只要力新敢開線,立馬搶光。
買家電?不看牌子,只看是不是力新出品。
不光賣遍全境,貨還往外運。
東南亞、非洲、中東,訂單像雪片似的飛。
力新火了,大夏集團跟著起飛。
地產、物流、餐飲、科技,全都扎進內地。
不到兩年,大夏就成了龍國頭一號巨無霸,市值直接干上幾百億,誰見了都得喊一聲︰祖宗!
喜歡讓你相親,沒讓你把相親對象拷了請大家收藏︰()讓你相親,沒讓你把相親對象拷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