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 章 攻心之計
隨即,方臘又將目光轉向王寅和方百花。
“王兄,如今朝廷大軍來犯,形勢危急。你便與我一同駐守杭州,居中協調各路大軍,確保調度有序。”
說完,他看向方百花,眼神中帶著一絲關切與慎重,“百花,此番外出征戰恐多有凶險,處州之事暫且放下。你就留在杭州城內,與我等一同指揮大軍,共御強敵。”
王寅抱拳應道︰“聖公放心,寅定當盡心竭力,不負所托。”
方百花亦微微頷首︰“願听哥哥安排。”
潤州城內,武植與林沖統率著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自潤州出發,揮師南下,直逼常州,準備對其發起進攻。
常州的叛軍守將听聞朝廷竟派來十五萬大軍攻打自己,頓時覺得這等陣仗簡直就是殺雞用牛刀,大材小用。
再看自己城中,僅有一萬兵力,若要與這十五萬朝廷大軍抗衡,無異于以卵擊石,自尋死路。
被武植大軍圍困常州城兩天後,守將得知武植向來秉持“投降不殺”的原則,索性橫下心來,一不做二不休,帶著麾下士兵打開城門,出城率眾投降。
這常州的方臘叛軍守將名為金節,他原本是宋朝官員,卻被朱�nく蹴肓餃吮頻貌畹慵移迫送觥 br />
因此,當方臘聚眾起義時,對朱�nく蹴牒拗 牘塹慕鸞冢 鬩閎瘓鋈患尤肓朔嚼罷笥 br />
加入方臘叛軍後,金節發現方臘統治下兩浙路的百姓生活,與之前朝廷統治時並無太大差別,心中不禁有些後悔。正巧此時武植率領大軍攻打常州,在妻子的勸說下,金節最終打開城門,向武植投降。
武植見金節投降,欣喜不已。為了給仍在頑抗的方臘部眾樹立歸降的榜樣,他非但沒有懲罰金節及其麾下義軍,還將這支部隊收歸自己麾下。不僅如此,武植還授予金節常州知州一職,給予他高官厚祿。
收復常州之後,武植並未馬上揮師攻打甦州。他一方面著手整頓杭州境內的防務,民生,穩固後方根基。
另一方面,安排錦衣衛暗中潛入兩浙路,向方臘麾下的部將散播金節歸順朝廷後的處境與優厚待遇,試圖從內部瓦解敵方陣營。
同時令林沖率領十萬大軍駐扎在常州和甦州邊界,擺出一副隨時進攻的態勢,以強大的軍事威懾力配合心理攻勢,對甦州境內的方臘叛軍形成震懾。
方臘麾下的各路領兵大將听到金節投降朝廷後的處境,反應各異。
方天定、方杰、方貌等方臘的親族將領听聞此事後,紛紛勃然大怒。而諸如石寶、厲天閏、司行方、鄧元覺這些大將听到消息,臉上卻各有所思。
石寶輕撫著手中的劈風刀,目光幽深,心中暗自忖度︰“金節那廝,為了榮華富貴屈膝投降,哼,可朝廷當真能容得下他?不過,這朝廷給出的條件,倒也誘人,若真能保我一生富貴,倒也……”
念頭一轉,又想起自己這些年跟著方臘出生入死,一身威名皆在這戰場之上,若是輕易投降,豈不是被天下人恥笑?
厲天閏眉頭緊鎖,望著遠方喃喃道︰“聖公待我不薄,可如今這局勢,朝廷大軍壓境,金節降後這般風光,若我們繼續抵抗,又能撐多久?”
他想到家中年邁的父母,心中一陣糾結,不知是該為忠義死戰到底,還是為家人謀條生路。
司行方沉默不語,手中馬鞭下意識地抽打在靴子上,他在心底權衡著利弊,方臘雖有雄心,但如今實力懸殊,繼續對抗怕是凶多吉少。
鄧元覺則閉目捻動佛珠,內心長嘆,本是為了拯救蒼生才投身戰事,可如今卻陷入這般兩難境地,若是歸降朝廷,或許能早日結束戰亂,讓百姓免受疾苦 。
此時的甦州城中有方臘麾下三員大將駐守,首將是方臘從杭州派來的方杰,他率領三萬義軍抵達甦州城後,便與原本在此地的兩名領兵大將司行方、厲天閏一同抵御朝廷對甦州的進攻。
可當常州金節率眾投降的消息傳來後,方杰頓時感到一陣不安。隨後,他趕忙召集麾下的司行方,厲天閏以及城內一眾將領商議對策。
然而,他發現那些非方姓的將領,還有非摩尼教的高層人員,都不像原來那般對朝廷懷有強烈的抵抗之心了。大家或是低頭不語,或是言辭閃爍,會場里彌漫著猶豫和動搖的氣息 ,這讓方杰愈發覺得局勢棘手。
方杰恨聲說道︰“司將軍,厲將軍,沒想到常州城這麼快就被朝廷大軍攻佔了。都怪那金節,為了榮華富貴,竟然全然不顧江南百姓的死活。”
兩側的司行方和厲天閏兩人相互對視一眼,臉上露出復雜的神色。司行方開口道︰“方將軍,如今朝廷勢大,僅憑我們甦州城內這五萬人,根本無法抵御朝廷的進攻,不知方將軍可有良策?”
方杰聞言,眉頭瞬間緊緊皺起,在廳中來回踱步。片刻後,他猛地停下,看向司行方和厲天閏,說道︰“我等深受聖公信任,委以重任。雖說如今朝廷勢大,但本將相信,憑借甦州城堅固的城牆,定能與敵軍周旋。我即刻派人快馬奔赴杭州,向聖公求援。只要援軍一到,咱們里應外合,定能抵擋住朝廷大軍的進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司行方微微搖頭,面露憂慮之色︰“方將軍,甦州城城牆雖堅固,可城中糧草儲備有限。若被敵軍長期圍困,只怕援軍未到,城內便人心惶惶、不攻自破了。況且此次領兵前來的是威名赫赫的武植,其麾下皆是精銳之士,攻城器具想必也十分齊全,咱們一味死守,怕是難以支撐啊。”
厲天閏也趕忙接話︰“司將軍所言甚是。方將軍,如今城中士氣已因金節投降之事有所動搖,若再被朝廷大軍圍困,後果不堪設想 。”
方杰听到兩人的說辭,面色頓時變得十分難看。雖說他身為此次守城的主帥,職位在他們二人之上,能夠壓制住他們。
可司行方和厲天閏在方臘軍中同樣是威名遠揚的猛將,各自麾下都坐擁著一批實力不俗的精銳部隊,在軍中也頗具威望,他也不能完全不顧及兩人的意見。
“那不知二位可有好的辦法?”方杰對著司行方和厲天閏兩人沉聲詢問道。
听到方杰的詢問,司行方神色凝重,上前一步道︰“方將軍,如今朝廷鐵了心要剿滅我等,就憑咱們現有的兵馬,長期據守甦州城,根基不穩,難以支撐。依我之見,不如方將軍即刻向聖公請示,讓我等率領兵馬從甦州退守,轉而南下杭州與聖公及教中精銳會師一處,再與朝廷決一死戰。”
一旁的厲天閏也微微頷首,補充道︰“方將軍,如今我甦州城內義軍士氣低迷,若長期駐守,恐生嘩變。不如依司將軍所言,退往杭州。一來杭州城高池深,有天然屏障可倚,且糧草儲備雄厚,能極大地增強我軍實力;二來可與聖公會師,兵馬統合在一起,方便統一調度指揮,如此便能避免被朝廷各個擊破。”
方杰听到厲天閏和司行方都勸解自己撤出甦州南下,心中糾結。他深知二人所言在理,可自己剛被叔父委以重任,還沒與朝廷交鋒便帶兵撤離,回到杭州城後,有何顏面再見叔父?
方杰的臉上陰晴不定,良久,他對著兩人說道︰“且先與朝廷交戰之後再做打算。若是不與朝廷交鋒一場就撤退,教中兄弟會怎樣看待我們?咱們身為將領,不能未戰先怯。若實在形勢不可為,那時再率軍南下也不遲,至少我們奮力拼殺過,也能給聖公和兄弟們一個交代。”
司行方和厲天閏兩人聞言,相互對視一眼,皆看到對方眼中的無奈。他們心里明白方杰的顧慮,知曉這一戰在所難免。雖覺得提前布局南下更為穩妥,但軍令如山,況且方杰身為此次行動的主帥,做出這般決定也無可厚非。
于是,二人只能無奈地點頭領命,齊聲應道︰“謹遵方將軍令!我等即刻回營,整頓兵馬,準備迎敵。”
常州城的府衙內,武植正忙著恢復常州境內的各項事務,突然收到了盧俊義派來的信使。
武植拆開信件,眉頭微皺。信中提到,盧俊義從淮南東路進攻秀州,卻遭到了方臘叛軍水軍的攔截,希望武植能派出水軍前去助戰。
放下手中的信件,武植略作思忖,便立刻命親衛傳令︰“速去告知蛟龍水師,即刻從常州出發,挺進至秀州與江南西東路交界線一帶,全力剿滅秀州境內的方臘叛軍水軍,以助盧將軍大軍一臂之力!切不可延誤戰機!”
親衛聞言後拱手道︰“遵命。”隨即轉身匆匆離去。
“沒想到叛軍竟然在秀州城還藏有如此厲害的水軍。”
武植眉頭緊皺,他盯著地圖上兩浙路一帶,神色一凜,“此次剿滅方臘叛軍,須必盡全功,不可讓方臘及摩尼教高層逃脫,否則後患無窮,定會死灰復燃。”
“現兩浙路南、北、西三面皆已被朝廷大軍封堵,無路可走,方臘一伙想要逃脫,只剩出海這一條路。”
他略作思忖,旋即再次下達軍訓令,命怒海水師順長江入海,封鎖兩浙路東面的出海線路,以防敵軍出海東逃。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