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別怕,我有掛

第196章 論功行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神馬呀1 本章︰第196章 論功行賞

    武植聞言,臉上展露出笑意,旋即帶著幾人一同回到了止戈院的大堂內。同時通知院內的官員及各個教習前來議事。

    待止戈院的官員以及各系教習齊聚于大堂之後,武植便開始就止戈院後續的教學規劃進行了部署。

    “諸位,從今往後,這止戈院將成為我西北軍常設的武學機構,並設立“武學院長”這一職位,由本帥擔任。”

    “此外,還將設立副院長之職,以及下屬的司業、監丞,還有各專業教習等職務。本帥會從軍中選拔賢能之士來擔任,共同為我大宋軍隊的人才培養貢獻力量。望諸位知悉且用心為之!”

    下方止戈院內的眾多教習及官吏,听聞武植這番話,皆面露激動之色。倘若這止戈院成為朝廷常設機構,那他們便屬于大宋官僚體系的一員,往後便能有品級了。

    “此後止戈院的學子招收範圍將不再僅限于西北諸路的將士。還會從大宋境內民間進行招收,不過需要經過考核,畢竟兵不在多而在精,每屆人數不超過 1000人。並且止戈院內的學子必須學滿三年,才能夠被分配到軍隊中任職。”

    “謹遵大帥之令。”下方,止戈院內的眾多官員以及教習紛紛抱拳領命。

    至于止戈院副院長的職位,武植讓宗澤擔任。自己雖擔任院長之職,然而一月之後便需返回朝廷任職,如此一來,日後便再難有充裕的時間去處理止戈院內繁雜眾多的事務了。

    但武植也向止戈院內的眾人宣布,從今往後,每年學子畢業之際,無論事務如何繁忙,他都定會親自趕赴西北,來到止戈院主持畢業相關事宜。

    在之後的一段時間里,武植帶著種師道、宗澤、劉仲武、盧俊義、武松等六路之內的高級將領,對陝西六路境內的眾多軍隊進行重組。

    陝西六路之中軍隊繁雜,總計有十多個番號。

    為了利于今後的統一管理和精兵簡政,武植將永興軍路以及延路兩路之中的清平軍、定邊軍、慶成軍、康定軍、保安軍等這幾支軍隊統一整合為一支軍隊。並命名為永興軍,總計五萬人,多余的人員轉為各州府的衙役。

    由林沖擔任永興軍都指揮使,駐扎在新組建的永興軍路區域。

    將秦鳳路、熙河路、涇原路三路之中的鎮戎軍、德順軍、涇原軍、通遠軍、土番兵等幾支軍隊整合為一軍,命名為鎮西軍,總計五萬人。

    由劉仲武擔任都指揮使,徐寧任副都指揮使,駐扎于新劃分的秦鳳路,主要負責抵御吐蕃以及承擔今後的進攻事宜。

    最後將環慶路內的保安軍、懷德軍,環慶軍等軍隊和關勝帶領的駐扎在西夏割讓給大宋的銀州、夏州、延州、宥州等地的一萬二千名龍衛右廂禁軍合並,並命名為靖邊軍,總計五萬,以關勝為都指揮使,魯智深為副都指揮使,駐扎在新劃定的靖邊路。

    至于涇原路內種師道所率領的五萬種家軍,武植解除了種師道涇原路安撫使之職,讓他帶領五萬種家軍北上河北,駐扎于河北西路防御遼國,同時改任種師道為河北西路安撫使。

    此刻在整個陝西六路以及西夏境內的軍隊,僅有靖安軍、雄武軍、虎賁軍、永興軍、靖邊軍、鎮西軍六支軍隊,以及不在朝廷番號之列的錦衣衛。

    而且其中的靖安軍以及雄武軍兩軍十萬人都駐留于西夏境內。因此整個陝西除去錦衣衛外,計劃駐有二十萬軍隊。相比起原來四十多萬的軍隊,大大減少。

    歷經一個多月的奔波勞碌,眾人終于成功完成了陝西六路繁雜軍隊的重組事宜。

    與此同時,錢昂、郭逢等一眾文臣也順利結束了對陝西六路的轉運司、提舉刑獄司、提舉常平司等關鍵行政部門的精細規劃與劃分工作。

    至此,陝西六路的全體文臣武將紛紛齊聚于京兆府。因為接下來,武植將代表朝廷,對重新劃分的永興軍路、秦鳳路、靖邊路三路之中的各級官員進行任命。

    京兆府的帥府大堂之中,此時坐滿了近百名來自陝西之地的文臣武將。

    武植望著下方眾多面露激動但又強裝平靜的面,沉聲說道︰“諸位,陝西六路經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如今重新劃分為三路之地。本帥此次前來西北之時,官家授予了我對新組建的三路之內各級官員的任命權,諸位皆是多年來隨本帥出生入死、並肩作戰的袍澤。請諸位放心,爾等的功勞,本帥皆銘記于心,今日就與諸位同享榮華、共論功賞。”

    望著下方神色激動的眾人,武植對新組建的三路之地的職務予以任命。

    “錢即听令,如今陝西三路新立,你原先擔任永興軍路轉運使之職,現改任秦鳳路轉運司轉運使之職,同時兼任提舉常平司。”

    下方的錢即面色平靜,拱手抱拳說道︰“下官謹遵大帥之令。”

    “宗澤听令!本帥命你擔任永興軍路轉運使,並兼任京兆府府尹。”

    “謹遵大帥之令。”宗澤回應道。

    武植微微頓了頓,又繼續講道︰“如今陝西六路重新組合,永興軍路不與周邊各國接壤,所以本帥決定撤出永興軍路的經略安撫司。永興軍路內只設兵馬都總管一職,由林沖出任。只是林沖此時在河東路,本帥之後會派人去河東給他傳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于永興軍路內的提刑刑獄公事,依舊由郭逢擔任。”

    郭逢聞言起身抱拳道︰“下官領命。”

    “新組建的靖邊路,由武松出任經略安撫使兼轉運使,由花榮擔任提刑刑獄公事,關勝擔任兵馬都總管,魯智深任都鈐轄,李珙任副都鈐轄。”

    武植看著他們五人,沉聲說道︰“這新組建的靖邊路職責重大,你們五人今後不但要處理靖邊路內的諸多事務,還要統領駐扎在西夏境內的靖安軍和雄武軍,再加上靖邊軍,你們麾下的將士多達十五萬之眾,本帥希望爾等五人能夠統領好這龐大的軍事力量,保一方安寧。”

    武松、花榮、關勝、魯智深、李珙五人聞言即刻起身,臉上露出興奮之情,齊聲說道︰“我等謹遵大帥之令,定會不辱使命,全力以赴。”

    武植臉上露出欣慰之色,朗聲道︰“甚好,望爾等說到做到,今後能夠為本帥立下功勛,也不枉本帥此番期盼之意。”

    隨後,他望向了劉仲武、徐寧、張清、楊志。

    “劉仲武,本帥命你擔任秦鳳路經略安撫使之職,徐寧擔任秦鳳路兵馬都總管一職。張清擔任秦鳳路兵馬都鈐轄一職,楊志擔任鳳翔府兵馬都監一職。”

    劉仲武、徐寧、張清、楊志紛紛起身,齊聲說道︰“謹遵大帥之令,多謝大帥提拔。”

    武植微微頷首,隨後他又對京兆府原兵馬都監劉法的職位進行了任命,任命他為秦鳳路提舉刑獄使,而空出來的京兆府兵馬都監之職則被任命給了索超。

    其余的朱ほ、燕青、公孫勝、朱武、陳達、楊春這幾人,皆被武植安排在錦衣衛內任職。其中,公孫勝任錦衣衛副指揮使,朱武被任命為錦衣同知,而花榮、朱ほ、陳達、楊春則均被任命為錦衣衛千戶。

    隨後,武植又對三路之內的各州府知州或知府進行了任命。

    隨著時間的推移,武植終于完成了三路之內各級重要官職的任命。此時,在他麾下尚未被任命的,僅有在場的盧俊義,以及遠在河東路的王進、呼延灼、韓世忠、劉光世等將校。

    武植此時面帶笑意,望著盧俊義,緩緩說道︰“盧兄,此番您今後不在這西北之地任職了。我打算帶您和呼延兄一同返回京師,本帥已為你們兩人物色好了職位。”

    盧俊義面帶喜色,忍不住開口問道︰“大帥,不知是何職位?

    “本帥為盧兄物色的職位乃是侍衛親軍步軍司都指揮使一職,此乃朝廷三衙的高官。”

    武植停頓片刻,繼而說道︰“不過,盧兄今後將和我一同到京中任職,這虎賁軍需另選他人統管。”

    說完,他緩緩望向場中眾人,思忖片刻,而後將目光定格在身旁的吳、劉琦兩人身上,“這樣吧,這虎賁軍就交由本帥府下的吳、劉琦兩人代為統管。”

    盧俊義、吳、劉琦三人此刻皆抱拳拱手說道︰“我等謹遵大帥之令。”

    對于這樣的安排,武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今後自己將要在朝中任職。然而,若自己孤身一人入朝,與自己交好的僅有老師甦軾、師叔甦轍兄弟等寥寥幾人。

    其余的重臣,皆已在朝堂深耕十幾年,勢力根深蒂固。倘若自己孤身赴職,定然無法與那些朝中執宰相抗衡。所以,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

    如今自己身為朝廷的樞密副使,並且宋徽宗趙佶已向自己言明,待此次回京就會將樞密使之職授予自己。

    正因如此,武植想到了朝廷內三衙禁軍的職位。當前,三衙內的殿前司都指揮使是高俅,其副都指揮使一職空缺。侍衛親軍馬軍司的都指揮使為童貫。副都指揮使空缺,侍衛步軍司的都指揮使原由何灌擔任,然而何灌因年老體衰已告老還鄉,此職位如今處于空缺狀態。

    前段時間,武植早已呈遞奏折進行推薦,讓盧俊義擔任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呼延灼擔任殿前司副都指揮使這兩個職位,並且已經獲得了朝廷的同意。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郎別怕,我有掛》,方便以後閱讀大郎別怕,我有掛第196章 論功行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郎別怕,我有掛第196章 論功行賞並對大郎別怕,我有掛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