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別怕,我有掛

第36章 準備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神馬呀1 本章︰第36章 準備

    時光悠悠,月余的光陰轉瞬即逝,很快便到了科舉考試的前一天。

    武植並沒有像以往那樣挑燈溫習功課,因為該掌握的科舉內容他早已爛熟于胸。

    自從方百花住進家中,這段日子武植著實清閑了不少。

    兩人的起居都由方百花打理,他每天不是練武強身就是靜心看書。然而他並不知道,自從上月元宵節過後,他所作的那首《青玉案》就已經在京師的街頭巷尾流傳開來。

    不少女子讀了那首詞後,都對武植心生愛慕,這使得武植的才名在京師愈發響亮,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名聲逐漸在大宋境內傳播,甚至連周邊國家都有所耳聞。

    高府,“啪!”高俅憤怒地將手中的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跪在地上的富安心神一顫,趕忙低頭。

    “廢物!這點事兒都讓你給辦砸了!”高俅心中憤怒至極。

    從自己掏出一萬兩白銀讓明教之人去對付武植之後,他每日都派人去打探武植的消息。

    可時間將近過去一個月,武植依舊活蹦亂跳的。這讓他心生凝慮,便派富安前往明教的據點詢問情況。

    然而龐萬春等明教眾人因得到武植的提示,從武植家中回去之後,就連夜收拾東西,隱藏了起來。等富安去到明教據點,早已發現人去樓空,所以這才匆匆趕回高俅府上向高俅稟報。

    “好一個明教,當真是膽大包天,竟敢戲耍于我高俅,坑騙我的銀兩而去”!高俅此時怒發如狂,額上青筋根根暴起。

    他本以為明教這群人既然收了自己奉上的錢財,就定會將那武植之事辦得妥妥當當。可誰能想到,這些人竟是如此不靠譜,那武植至今仍如往常一般逍遙自在,去找他們卻發現人去樓空,平白損失了萬兩白銀,這可真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讓他怎能不惱羞成怒。

    高俅卻未曾知曉,明教並非有意不辦事。實則是此次行動的對手太過強大。為了對付武植,明教連他們的聖女都被搭了進去。可這一切,高俅全然不知,只以為明教欺騙自己。

    “富安,你速速去官府衙門,讓他們發動對明教的逮捕,就說他們是一群匪賊,從我府中盜竊了白銀萬兩。”高俅對著地上的富安說道。

    富安聞言,如蒙大赦,忙起身快步離開了高府。

    “哼,好個明教,既然如此,就休怪我高俅心狠手辣、趕盡殺絕!還有那武植,暫且讓你再多蹦幾天,待收拾了明教,下一個便輪到你了。”高俅面色鐵青,咬牙切齒地低聲說道。

    武植住所,方百花已然漸漸習慣了自己婢女的身份。每日里,她只需操持些簡單的家務,這種平凡的日子,和往昔相比,仿若天壤之別,實在是太過愜意安寧。

    從前,她身為明教聖女,身處波譎雲詭的江湖。時刻都被卷入各種紛爭,多數時候都在刀光劍影里穿梭。

    自從成為武植的婢女後,生活變的平平淡淡,沒有了江湖算計,她逐漸沉浸在這種安逸之中,甚至開始發自內心地喜歡上了這種簡單又平靜的生活。

    而且經過這段時間與武植的相處,方百花發現武植是一個性格溫和、待人平和的公子。

    如今京師間都在傳武植才華橫溢、學識過人,這話一點不假。方百花雖不是什麼才女,但這一個月來,她也沒少看到武植吟詩作對。

    那出口成章的才情,那舉手投足間的儒雅,都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不知不覺中,一種別樣的情感在方百花心中悄然滋生,她對武植已然有了好感,如同種子在心田慢慢發芽。

    可她卻發覺武植在這段時間內常常提起一個名叫李清照的女子,並且兩人還有書信往來。這不知不覺令她對那素未謀面的女子產生了些許敵意。

    “哥哥,明日就要舉行科舉啦,你怎麼還有心思在這兒慢悠悠地喝茶呢?”武松剛從國子監回來,一進院子,就看見武植坐在那兒,身後的方百花正為他捏肩捶背,那自在的模樣,讓武松又好氣又好笑。

    “哈哈,弟弟,這你就有所不知了。越是大事臨頭,越得沉著冷靜,我這是在養精蓄銳呢。況且,科舉于我而言,不過是手到擒來之事。”武植听到武松所言,笑著回應道。

    武松搖了搖頭,這段時日,他發覺哥哥越發自信了。還察覺到哥哥不但愈發英俊,身上更散發出一種令人折服的氣質。于是武松听完哥哥的話,只是搖了搖頭,沒再多說什麼。

    “百花,你先去做飯吧,我和弟弟有事兒要商量。”這時,武植突然對身後的方百花說道。方百花聞言微微一怔,但還是依言緩緩離開。

    “弟弟,你在國子監學得怎麼樣了?”

    武松撓撓頭,“其他方面不說,武藝騎射倒是進步很大,可兵法策論還是差些。”武松有些不好意思地看著武植。

    “哎,你呀!得好好學學兵法策略。要是光武藝高強,在軍中日後只能為將,不能為帥。我有預感,朝廷日後怕是有大戰要來臨。這次哥哥參加科舉之後,很可能會被授予官職,以後就不能和你一同在國子監求學了,所以你要認真學習。”武植語重心長地對武松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第二天天還未亮透,武植就已起身。北宋科舉一考就是三天,考生需在考場內度過,方百花早早就為武植備好了這三日的吃食。

    武植接過食物,瞧見方百花臉上那抹淡淡的倦意,笑著開口︰“方姑娘,這一個月辛苦你了,等我科舉考試完後,要是你想走,我絕不強留。”

    方百花听聞武植的話,神情微微一震,卻並未開口。武植看著陷入沉思的方百花,並未打擾,自己拎上食材,便與武松一同朝著會試所舉行的貢院行去。

    武植和武松來到貢院,只見貢院大門口周圍早已擠滿了前來參加考試的學子,並且貢院大門兩側還布滿了禁軍。

    約莫半個時辰後,一位身著紫袍以及兩位身著緋袍的官員徐徐行至貢院大門口。周邊的學子見狀,知曉這幾位便是此次會試的主考官,遂停止了議論,現場頓時安靜下來。

    三人徑直來到貢院門口,停下了腳步。為首的紫袍官爺目光掃過下方的學子,開口道︰“本官乃吏部侍郎趙挺之,承蒙官家厚愛,此次被任命為主考。身旁這兩位分別是中書舍人範大人以及翰林學士劉大人。願諸位學子皆能金榜題名。”

    言罷,趙挺之轉向貢院門口的校尉吩咐道︰“現在,勞煩眾將士檢查學子有無攜帶違禁物品,有無夾帶或夾抄內容。”說完,便領著兩人步入了貢院。

    那校尉听到趙挺之發話後,頓時大聲喝道︰“下方學子請排隊,有序等候進場!眾將士,準備檢查!”

    下方的學子听到指令,自覺地排成一列,貢院門口,已有將士對學子進行仔細檢查並登記,旁邊也有人專門負責記錄信息。只有檢查完畢後,學子方能進入貢院,開啟這場決定他們命運的會試之旅。

    武植雖有官階,卻也依規接受了檢查,隨後進入貢院。因考場事先已分配好,且座位在門前發放並排列有序,武植很快便找到了自己的考場進入其中。

    貢院的考場極為狹小,武植需在此度過三天。他看著這逼仄的空間,心中暗自感嘆︰“還好我身懷武藝,體質強壯,這三天或許不算什麼。可對于那些文弱書生而言,三天時間里,一不小心就會生病感冒,甚至可能被累垮,更別說還要參加這艱難的科舉考試了。”

    咚咚咚,貢院的鐘聲響起,提示開考的時間已到。主考官趙挺之揮了揮手,轟的一聲,貢院的大門隨即封閉。

    這三天當中,他們也要在貢院內與眾多考生一同度過。幾位監考官抱著試卷,很快便分發完畢。會試的科舉內容一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便是策論部分,第二部分是詩詞,要求作詩詞,第三部分便是經義。

    策論考查學子的綜合素養,包括平日所學知識、閱歷和思想,需將這些融入對題目的解答,展現對世事的洞察。

    經義考查記憶力,四書五經的內容是關鍵,學子牢記這些內容,一般就能應對題目。

    詩詞考查學子的學識、才華和臨場發揮能力,他們要在考場迅速捕捉靈感,用才華將情感和理解化為優美詩句,展現文學素養和藝術魅力。

    武植拿到策論部分的題目一看,上面寫著︰論民生之安、邦國之構。策論題目僅有這一句話。

    “若想在會試中拔得頭籌,單單自身策論寫得精妙絕倫遠遠不夠,還得契合主考官的心思。此次主考官趙挺之,乃新派中的翹楚,是立場堅定的改革派人物”。武植的目光緊緊鎖在策論題目上,心中暗自思忖。

    他深知,做這策論必須在闡述民生與邦國之理時融入改革之思,要讓自己的觀點與趙挺之這樣的改革派主張相呼應。

    剎那間,前世的記憶如畫卷般在腦海中展開,與今世所學相互交織。那些古今中外關乎改革、民生、國家建設的知識與案例,如奔騰的江水,為他帶來了無盡的靈感。

    武植只覺才思如泉涌,各種想法在心中踫撞。他深吸一口氣,穩住心神,提起筆,在試卷上奮筆疾書起來。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郎別怕,我有掛》,方便以後閱讀大郎別怕,我有掛第36章 準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郎別怕,我有掛第36章 準備並對大郎別怕,我有掛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