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甦軾三人進入甦轍的宅子之後,甦轍望著自己那已然白發蒼蒼的哥哥甦軾,禁不住老淚縱橫。
這些年來,哥哥甦軾經常被貶往各地,甦轍為此操碎了心,常常在皇帝面前為甦軾求情,只盼著能讓哥哥少受些磨難。
好不容易等到新皇宋徽宗趙佶登基,甦轍總算尋得了機會向新皇提及自己的哥哥甦軾。
宋徽宗這才記起在哲宗在位時被貶謫他鄉的甦軾。只因宋徽宗趙佶本身也是個痴迷文學之人,對甦軾的斐然文采向來敬佩有加,于是當即下令召回甦軾。不然,甦軾還得在外地繼續受苦遭罪,難以返京。
可甦軾萬萬沒想到,自己與哥哥才短短幾年沒見,對方已然蒼老至此。甦轍望著自己的哥哥,心中滿是酸楚。
想自己的哥哥在宋哲宗時期,官任禮部尚書,卻沒想到因強烈反對新黨的戰略而被貶,最終淪為惠州儋昌軍司馬。倘若不是自己在新皇面前提及,可能自己的哥哥還在那苦寒之地不得回歸。
“哎,哥哥,幾年沒見,你怎麼老得如此之快呢?”甦轍望著甦軾,淚水在臉上肆意流淌。
甦軾看著滿臉淚水的弟弟,卻爽朗地笑了笑,說道︰“好了,咱們都幾十歲的人了,你怎麼還這般小兒姿態?我呀,已經 60 多歲了,變得蒼老,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次又是你在新皇面前替我求情的吧?不然,新皇怎會想起我這行將就木的老頭子呢。哎,這些年,真是太為難你了。”甦軾目光溫和地對著甦轍說道。
甦轍搖搖頭,轉而對著甦軾說道︰“哥哥,既然你如今已回京,那明日便隨我一同去面見皇帝吧。只盼著皇帝莫要再派遣哥哥前往外地任職,能讓哥哥最好留在京師之地。哎,不然以哥哥你的身體狀況......。
甦軾聞言,擺了擺手,對著自己的弟弟說道︰“倘若新皇派遣我前往外地為官,那為兄便打算辭官了。弟弟啊,我在來京的路上收了一個學生,我有心培養此子成才。要是皇帝當真派我繼續前往外地,那為兄這次是真的打算辭官啦。”
甦澈聞言,也輕輕地點了點頭。自己的哥哥確實年歲已高,實在不適合再在外奔波勞累。倘若真的又被派往其他的苦寒之地,倒還真不如直接在京師里安心休養。
不過,當他听說自己的哥哥在路上收了一個弟子後,頓時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要知道,自己的哥哥可不是一般人,眼光極高,若是普通人,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哦,哥哥在回京的路上還收了弟子?怎麼沒見你把他帶來呢?”
甦軾聞言緩緩說道︰“我那弟子雖說外貌平平,然而卻胸有丘壑,天文地理皆有所涉獵。倘若稍加培養,必定能夠成為棟梁之材。”
“只因他帶著自己的弟弟一起來到汴京謀生。本來我原打算讓他們兄弟倆與我一同在你的府宅借住。
但我能感覺到,雖說我那弟子待人還算平和,然而心中卻是傲氣十足,並不情願寄人籬下。再者,我也清楚弟弟你在東京的宅子並非寬敞。倘若我們這麼多人都借住你的住宅,豈不是給你添亂嗎”?甦軾對著弟弟甦轍說道。
甦轍听聞甦軾所言,也只好無奈作罷。不過他心中暗自思忖,有機會一定要見一見自己哥哥新收的弟子。
之後,兩兄弟又談論了一番朝中近來發生的事情,這才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第二天清晨,甦軾陪同甦轍一同前往北宋的皇宮。由于甦軾雖然有官階,卻無差遣在身,所以只能在殿外等候,待朝堂進行早朝。
沒過多久,只見一個太監朝著甦軾走來︰“甦大人,皇帝陛下召見您,快隨咱家前往拜見陛下。”
甦軾聞言,緩緩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袖,而後便跟著太監一同抵達了大殿。剛到殿門口,甦軾就發現朝中眾位大臣皆尚未散去。
看見他進來,眾人神色不一,有的面露喜悅之色,有的則滿臉厭惡之情。然而甦軾卻渾然不懼,昂首挺胸徑直朝著殿內走去。
走進殿內,甦軾便叩首行禮道︰“臣甦軾拜見官家。”
宋徽宗看著甦軾那滿頭的白發,心中不禁涌起一絲不忍,趕忙說道︰“愛卿免禮。”甦軾聞言,連忙順勢起身站起,而後抬頭看向了宋徽宗。
甦軾對于這位宋徽宗,其實在還未見面的時候便頗有好感。只因若不是他那一道詔書將自己召回,恐怕自己此刻還在那苦寒之地辛苦當差、受苦受難呢。
甦軾不由得細細地打量了一下這位皇帝,只見宋徽宗面容俊朗非凡,眉宇之間透著一股英武之氣,卻又不失文雅之態,當真頗具帝王風範。
“甦愛卿久居大宋苦寒之地為朝廷效力,實乃忠勇有加,令人欽佩。但以愛卿滿腹的驚世才華,長久留在地方任職,著實是大材小用。故而此次召回愛卿,朕便是希望愛卿能夠將自身的才華揮出來,更好地為朝廷效力”。帝座上的宋徽宗目光溫和地看著甦軾,緩緩開口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甦軾聞言,對著帝座上的宋徽宗拱手說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此乃天經地義,這本就是臣的分內之事,萬死不辭”。
宋徽宗微微點了點頭,他對于甦軾的驚世才華向來是極為欣賞的,原本就打定主意要將其留在京城予以任用,只不過安排的是個相對閑散的職務。
然而,只因昨晚偶然遇到武直兩兄弟那件事,回宮之後,他便毫不猶豫地再次更改了已經為甦軾規劃好的職位。
“好了,朕想甦卿也很想知道自己的職位差遣吧。”宋微宗說完,便朝旁邊站立著的太監看了一眼,身旁太監立刻會意,緩緩抽出一張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甦軾,才德俱佳,學識淵博如海深,其品行端正,為人方正大氣。于教育之理、經史之學更是深有造詣,鑽研頗精。朕以興學育人為大政之根本所在,故而授予甦軾光祿大夫之餃。特任命甦軾出任國子監祭酒一職,掌管監內一應大小事務。望其能兢兢業業,恪守職責,弘揚我大宋聖學之光輝,精心培育賢良之才。為我大宋江山社稷謀長遠之福澤,使我大宋文運昌盛,賢能輩出。欽此”。
甦軾听著那聖旨宣讀的內容,內心之中滿是震驚與詫異。他未曾預料到宋徽宗竟會授予自己這般重要的職務與差遣。
原本在他先前的設想之中,即便自己當真能夠得以留在京城,頂破天也只會被授予一些相對清閑的閑散官職罷了,可萬萬沒想到,皇帝居然賜予了自己國子監祭酒的差遣。這可是實打實的正四品官職呀!
那太監念完聖旨,一瞧還在愣神的甦軾,趕忙著急地出聲提醒道︰“甦大人還不快快領旨謝恩?”甦軾這才如夢初醒。
剛要俯身領旨謝恩,就在這時,突然左側文班隊列里傳出一聲高呼︰“且慢!”
眾人皆循聲望去,只見左側文班首列緩緩走出一人,正是當朝宰相曾布。
曾布抱拳躬身,對著宋徽宗說道︰“官家任命甦大人為國子監祭酒,臣認為此舉甚為不妥。”
曾布此刻也是滿心的詫異,甦軾的職位原本是他們一眾大臣與宋徽宗共同商議好的,不過是一個相對閑散的職務罷了,絕非如今所授予的國子監祭酒,怎的官家說變就變?而且曾布對于甦軾向來是不對付的,只因為曾布乃是朝中的改革派,而甦軾則屬于守舊派。當初甦軾的被貶,曾布還從中出過力呢。原本曾布是堅決反對召回甦軾的,若不是官家執意這般,再加上甦軾年事已高,即便召回也絕無可能再委以重任,所以曾布和眾人這才同意了官家召回甦軾。卻未曾想,如今甦軾竟被委以如此重要的職務,所以曾布無奈之下,只得出聲制止。
“哦?曾愛卿對此有異議嗎?”帝座上的宋徽宗緊盯著下方的曾布,表情漸漸變得嚴肅起來。
自己剛剛繼承帝位不久,朝中大權多數都被新派,也就是那改革派所牢牢執掌,致使自己的政令在朝中推行艱難,難以執行。
而曾布作為新派的領袖人物,宋徽宗雖說不至于討厭他,但也對此人沒啥好感。
宋徽宗臨時改變甦軾的職務,其目的也是想任用保守派,也就是舊派來抑制朝中新派的囂張勢力。
沒想到自己的命令剛剛下達,剛對甦軾予以任用,便遭到了曾布的反對,這讓宋徽宗對他有點心生厭惡之感。
“曾愛卿既然說甦卿不適合為國子監祭酒,難道曾愛卿想毛遂自薦成為國子監祭酒嗎?”曾布听聞宋徽宗這番毫不留情的話語,頓時驚愕不已。
他萬萬沒想到宋徽宗會如此直白地講,看來上方的官家對自己的不滿已然不少啊。曾布暗暗在心中想到。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