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若是給那尚書令府當看門犬,孩兒寧願去死!”
公孫康勃然大怒。
投降曹操,損失最大的,就是他這個遼東未來的繼承人。
畢竟,大哥公孫恭投不投降都無所謂,投降了可能未來發展的甚至更好一些。
父親公孫度都快六十了,眼瞅著也沒多少年活頭。
投降之後,就當是去許昌享幾年清福也行。
可他公孫康呢?
三十出頭的年紀,還有大把的“遼東土皇帝”時光可以享受。
卻要去許昌給荀𨘥@笨疵毆罰 br />
羞辱!簡直就是羞辱!
公孫度長嘆一聲,結束這場議事。
他也知道,二兒子現在的情緒很不穩定。
可他公孫度,也得考慮一下曹操和公孫家的實力對比。
抗爭到底,身死族滅,這真的是正確的嗎?
……
“父親,您怎麼滿臉憂愁?”
公孫康回府後,年僅十五的長子公孫淵,來到他身旁,向其詢問道。
公孫淵在大魏的史書上,被定義為“謀逆之輩”,所以並沒有留下具體出生日期。
但後世發掘的孫權寫給公孫淵的書信里,對公孫淵自稱為“略長幾歲”。
由此可見,孫權大抵是比公孫淵大幾歲,但不超過十歲。
因為如果大于十歲,書信則會寫“一旬”、“二旬”、“一輪”等形容詞,而非“略長幾歲”。
而此刻,年僅十五的公孫淵,眉宇間已出現“狼眸”之相。
狼眸,是比鷹顧狼視更凶殘的一種外表形容詞。
公孫康對公孫淵這個嫡長子,也一直抱有很大的期待。
“淵兒,你祖父和大伯有意向曹操投降,獻上遼東之地。”
聞言,公孫淵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惡狠狠道︰
“祖父怎能有此想法?”
“我公孫家在遼東耕耘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的氣象。”
“若是投了曹操,一切就都將化為烏有!”
“父親,祖父是已經做出決定,打算投降了嗎?”
公孫康搖頭道︰
“未曾,目前只是有意投降,具體事務仍在商議中。”
公孫淵捏著下巴,沉思道︰
“父親,孩兒听您的意思,顯然是不想投降。”
“既然如此,父親何不對祖父取而代之?”
“反正祖父他老人家年紀也大了,也是時候享受一下晚年。”
公孫康連忙捂住公孫淵的嘴巴,大呼道︰
“淵兒!你怎可有如此想法?”
“那可是你祖父!”
“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為父若是做了,天下人該如何看待為父?”
公孫淵緩緩放下父親公孫康的手掌,笑道︰
“父親,天下人如何看待您,重要嗎?”
“祖父老了,大伯太過迂腐!”
“他們二人都會逐漸傾向于投降曹操。”
“到那個時候,父親您,只能窩窩囊囊的跟著他們一起離開遼東,去往人生地不熟的許昌。”
“屆時,即便父親再有抱負,也只能胎死腹中,無法實現矣!”
猶如當頭一棒,令公孫康陷入沉默。
他無法否認,兒子公孫淵說的都是對的。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若是再不做些什麼,恐怕遼東土皇帝的位置就真與他無緣了!
公孫淵朝著公孫康又走近了近,提議道︰
“父親,您也不要急著對祖父動手。”
“動手,也得講究時機。”
“孩兒有一計,不僅可以助父親成為遼東之主,還可以令曹操死在遼東!”
公孫康眼前豁然一亮。
……
五日後
經過公孫家父子三人的商議,決定全面交出遼東,向曹操投降。
滿寵帶著這則好消息,回到曹營復命。
“嗯,公孫度還算是識時務之人。”
“既然如此,曹某便帶著諸位,去襄平一趟,接受公孫度的投誠。”
曹操對眾文武說道。
這也是默認的潛在規矩了。
接受投降的一方,必須得親自去往投降者的居城,接受投降。
宛城張繡投降之時,亦是如此。
原先歷史上劉琮張魯等人的投降,曹操也都是親自前往。
“不知道那家伙現在幾歲了。”
“算起來,估摸著起碼也得是個少年了吧?”
甦羽腦海中思索著公孫淵的年紀。
作為三國之外的第四國,公孫淵以野心家的身份而聞名。
不過,他還是太猴急了。
非要趕在曹�鯁せ鄖滲玼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