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策士布衣的登天路

第169章 家中來信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滄溟宇 本章︰第169章 家中來信

    呼∼呼∼呼∼窗外刮著凌冽的寒風

    今年的冬天似乎來的更加早一些,黃木川手中正拿著李淳從長安的來信

    信中簡要的言說了已經平安到達長安的報平安,也言說了李淳已經寫好奏折要向聖上啟稟黃木川和志堅軍的功績,不過可能真正下達旨意怕還要等上一段時間!以及一個讓黃木川早已知曉的歷史事件

    由于韓愈在憤怒之下向德宗上《御史台上論天旱人饑狀》,反遭李實等讒害,十二月被貶為連州陽山令。

    囑咐了黃木川要將這賑災事宜徹底辦好,不能給朝堂之上落下口實。

    黃木川將來信放在案牘之上,側身仰臥在臥榻之上,雙手枕在頭上,回想起這段時間的點點滴滴。

    距離龍吉戈和李明全已經過去一月有余,雖說平定了叛亂,但這湘桂之地恢復生機還是千頭萬緒,很多事情要做。

    時間匆匆,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在這期間,耒水河與湘水的水利工程已經完成了大半,各地災民用以工代賑的名義對各種城鎮村落的重建,干的也是熱火朝天,相比于一個月前那凋敝的模樣已經改善了很多。

    而災民們也基本上認同了這以工代賑的做法,用自己的雙手,勞動來換取錢糧本就是給予他們最大的尊重與尊嚴!

    也是因為以工代賑,讓災民不再往衡州,潭州這樣的大城市涌去,就地就開始家園的重建也是以工代賑的一種表現。是故災民也慢慢安頓了下來,讓本可能出現餓殍遍野的冬天,感覺不再那般寒冷了。

    但是在過程中還是有些問題,到了入冬的時節,南方終于開始下起雨來,為干旱的大地和干涸的河流補充著水源,但道路的泥濘卻給運輸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甚至還出現了運糧不及時,差點引發誤會的情況。

    黃木川瞅著窗外有些明顯江南風格的下個不停的淅瀝瀝的小雨。

    這個問題確實迫在眉睫,畢竟以工代賑的信用基礎就是能夠及時回報。

    “滿勇!”

    “縣男您叫我∼”

    “嗯,現在還有誰在軍營中?”

    “嗯,許營長和岳營長在湘水那邊監督修水利,崔連長和錢營長帶兵去清剿苗軍殘余和一些佔了山頭的山匪,隨便就在永邵那邊監察以工代賑修復城鎮,霍營長帶著李小乙去苗疆尋丁教官,四營的孟達還有三營的楊文章還在軍中。”

    滿勇臨時充當了黃木川的護衛,現階段很多事情,黃木川都是吩咐著滿勇辦理

    “你去把他倆叫來∼我有事協商!”

    “好的,縣男∼”

    大概過了一個時辰,楊文章和孟達聯袂而來。

    “軍長,您叫我們∼”

    “嗯,來來,坐∼”

    “是∼”

    “如何,近期志堅軍的補充還有訓練!”黃木川讓楊文章和孟達入座後,沏了兩杯茶的問道。

    “我志堅軍經此一役確實損失不少,月余前得軍長令,重新休整補充兵源後,便展開了招募工作,湘軍本就與吾等並肩作戰,對加入志堅軍也頗為認可,很快人數補充完整。目前可以拓展到六個營了!”

    “六個營,大概有四千二百余人是吧∼若是如此的話倒是有兩個團的兵力了。孟達啊,光有士卒還不行啊,後勤保障的人員也是一個不能缺的,糧草,炊事班,軍醫,通訊這些方面都要注意招募和組建,你的任務可不輕松啊。”

    “是,軍長提醒的是,屬下也是盡力配置,只是這軍醫,藥品還需時日,畢竟行軍行醫也未必能吃到了這個苦,那草藥積累也非一日之功。”

    “這是自然,訓練計劃如何∼”

    “軍長的那一套體能和技戰術的新式訓練,經歷剿匪和平叛的老兵們已經習以為常了,新招募的,倒是還在適應中。起初他們還頗為驚奇,看著老兵們操練起來甚是簡單,認為不過如此,真正開始了,都哭爹喊娘的∼哈哈”楊文章也是分享著軍中趣事∼

    “哈哈,不知者無畏哦∼訓練也需要循序漸進,亦不可操之過急∼近日雨水漸沛,若新充入志堅軍的湘軍家中有農忙之需,也可放其歸家勞作。”

    “軍長仁義,在此替眾將士謝過軍長。”

    “此外,因為近期雨水,導致的道路泥濘,常有運送糧草誤時,故想到需要進行道路的搶修,如今能完成此等任務的,只有志堅軍莫屬∼”

    “軍長的意思是要讓志堅軍以勞代訓?”楊文章疑問道!

    “不錯,就是以勞代訓,你去軍中傳達,本軍長想修建一條從衡州城連接邵州,永州,潭州的石子公路∼”

    “這∼所耗人力物力怕是一個志堅軍這區區幾千人怕是難以完成吧∼”楊文章聞言倒是一皺眉

    “不錯,這修路不是僅僅鋪上石子,還需要探查地形地貌,路徑的長短等測量。”孟達也附和著說道。

    志堅軍在黃木川的帶領下也逐漸形成了意見表達暢抒己見的良好風氣∼

    “這些都是困難,但是為了湘地百姓未來,這路是一定要修的,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通達了,貿易才能更為通暢,商品才能更加流通,才能更加促進一地的經濟發展。”黃木川為孟達和楊文章也是描繪著修路的益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軍長,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這等俗話為何從未听說過∼不過仔細琢磨軍長的話,倒是非常在理,不過屬下倒是有另外一個提議∼”

    “但說無妨∼”

    “軍長近些日子以來興修水利,疏通河道,連接耒水河與湘水∼那為何不多修些,湖南道本就水系河流遍布,若能互通豈不是水運更為便利,比起陸運,運力更強!”孟達手捋著下巴的美髯說道。

    黃木川聞言也是頻頻點頭,古人只是生產條件和工具落後,其實思想還是很有智慧的。

    “孟達說的沒錯,興修水利,連接耒水河湘水,一方面是為了方便莊稼灌溉,另外一個用途就是為了水運∼但水運也有缺點,例如若有大旱之時,河道干涸,豈不只能抓耳撈腮?所以所有的資源都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水陸要同時承擔各自領域的作用∼”

    “軍長也是為了修建這條路後未來若苗疆  有變,能快速進行圍剿支援吧∼”楊文章略微沉思後說道。

    “知我者莫過文章也∼確實還有這一層戰略意義!所以,即便有困難還是要克服,當然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今日找你們過來就是群策群力。”黃木川也是知道憑空想象是造不好路的,而且湘地特別是東南,西南方位地形地貌更為復雜。

    “既然軍長有提到以勞代訓,那麼就要發揮我志堅軍的優勢,地形地貌的勘探可以交給偵察連配合著本地湘桂人士,便可開闢出一條易修建,距離短的路線,再此期間可以調動一些俘虜進行開山鑿石準備材料,雙頭並進,軍長以為如何∼”孟達也是受黃木川以勞代訓的啟發說道。

    “嗯,倒是個發揮優勢的主意,那這樣,孟達,楊文章,你二人將今日所議之事傳達實施,若遇到困難,就立刻上報,逐一解決!辛苦兩位。”黃木川也是站起身來,朝著孟楊二人說道。

    孟楊二人也站起身來施禮

    “軍長如此深謀遠慮,為民造福,吾等怎可言辛苦∼”

    “不錯,為軍長分憂,為百姓造福是吾等分內之事!屬下告退,軍長就等著我們的好消息吧!”

    “好∼我志堅軍得二位支持,當真是幸運至極!那我就等著二位的好消息!”

    孟達和楊文章均重重點頭,便施禮退下。退出門外後就隱約听到二人在交頭接耳,交談著什麼!看來剛剛兩人都沒有在黃木川面前表露出實際困難,但真正實施確實是需要他們兩個好一番協商了。

    黃木川望著他們的背影也是微微點了點頭∼其實黃木川不知道的是若不是他組建的志堅軍,這孟達和楊文章的人生可能並沒有讓他們發揮價值的機會,古代底層的人民大多數也都是湮滅在默默無聞中罷了∼

    黃木川正想著∼突然門外侍衛的呼喊打亂了思緒∼

    “縣男∼縣男∼”

    “何事∼”

    “是家書∼驛站看到縣男的家書便遣信騎傳信!”

    “哦∼快,拿給我看看∼”

    黃木川倒是沒想到,一時間也是驚喜交加∼

    喜歡大唐策士布衣的登天路請大家收藏︰()大唐策士布衣的登天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策士布衣的登天路》,方便以後閱讀大唐策士布衣的登天路第169章 家中來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策士布衣的登天路第169章 家中來信並對大唐策士布衣的登天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