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費羅登到科克沃的航程,需要橫跨覺醒海的水域。在老水手們的經驗里,這段路即便順風順水,少說也要耗費兩周時間。
可這支船隊卻硬生生創造了奇跡——僅僅六天,他們不僅穩穩抵達了目的地,甚至還趕超了那些早幾日出發的船只。
這一路上,持續不斷的東南風從船尾穩穩推送而來,將每一面帆布都吹得鼓脹如滿月,連最老練的航海士都忍不住嘖嘖稱奇。
途中自然有過陰雲密布的時刻,厚重的烏雲像浸了墨的棉絮般壓在天際,仿佛下一秒就要傾瀉出瓢潑暴雨。可每當這時,那位女士就會站在甲板上念動咒語,那聲音仿佛比雷聲更響亮,隨後猙獰的烏雲便會如退潮般迅速散去,露出澄澈的藍天,陽光重新鋪灑于海面。
更令人驚嘆的,是船上的供給。
難民們倉促逃離,多數人沒能帶上足夠的食物與淡水。許多人原以為要在饑餓干渴中捱過這段航程,那位黑發女士卻如奇跡般為他們帶來了足以果腹的食物與清水。
在利亞眼中,那些不過是造食術和造水術制造出來的清淡白粥、白面包和清水而已,連調味都沒有。
可在費羅登,這樣干淨得不含一絲雜質的食物對好些人而言已是平日難及的奢望,如今竟成了每日定時定量的常態供應。溫熱的粥碗捧在手里時,哪怕不是第一次喝,許多人仍然覺得自己在做夢。
霍克一家也沒閑著,她們在船艙間穿梭忙碌,將利亞的善舉添了幾分傳奇色彩四處傳揚。
“……能從海中升起船只,能呼風喚雨,還能憑空變出吃食……”
人們竊竊私語著,望向利亞的目光里漸漸盛滿敬仰。幾乎所有人都已深信不疑︰這位黑發女士,定是神明派來拯救他們的聖使。
船隊中既有安教的教團騎士,便有人找到韋斯利,小心翼翼地問起利亞是否真是“聖使”。
韋斯利臉上露出幾分難色。
他既不能貿然否認,卻也沒有資格隨意承認,只得斟酌著說道︰“教團之中本無聖使這等稱謂,唯有安卓斯蒂的令使。”
這話傳到難民堆里,立刻掀起一陣更大的轟動。
“令使”和“聖使”究竟有何區別?對這些掙扎在底層的人們而言,其實根本分不清。
他們只牢牢抓住了一點——教團騎士既然沒否認,那就等于承認。
一時間,“安卓斯蒂令使”的稱謂在甲板間悄悄傳開,比先前的“聖使”更添了幾分不容置疑的莊嚴。
人們望向領航小船的目光里,敬重與信賴又濃重了幾分。
第七天清晨,第一縷陽光如利劍般刺破海霧,一道威嚴的黑牆赫然出現在海平面盡頭。
即便距海港尚有數里,人們已能清晰望見科克沃的標志——那是一堵高聳入雲的峭壁,岩壁上雕滿了代表古塔文特帝國的宗教符號與古龍神衛士群像。
雖然安卓斯蒂教曾極力摧毀這類遺跡,但這顯然是項浩大的工程,至今仍有許多高大的雕像留存,在晨光中透著沉郁的歷史厚重感。
高大的峭壁間還蝕刻出一條狹長的河道,熟悉航路的水手們早已奔走相告︰這便是進入科克沃的唯一水上通道。
難民們紛紛涌上甲板,壓抑多日的情緒在此刻爆發,有人互相擁抱,有人失聲歡呼。
船只緩緩減速,那股一路護送他們的東南風悄然止息,取而代之的是溫柔起伏的海浪,像一雙謹慎的手,推著船隊以最安穩的速度,緩緩駛入狹窄的水道。
這趟充滿奇跡的航程,即將畫上了句點。
……
柯克沃的港口早已擠滿了難民,空氣中彌漫著混亂的氣息,治安也顯然好不到哪里去。
但這座碼頭本身的修建卻頗為講究——地面上整齊鋪設著潔白的大理石。利亞望著這景象,暗自思忖︰原本還以為會見到像渥倫那樣,滿是污泥與腥臊的中世紀碼頭呢。
“事實上,在過去,這里即是碼頭,也是絞場。”
此時,霍克正帶著卡沃去打听進城的事宜,船隊里唯一熟悉科克沃的,便是自小在這里長大的霍克的母親利安德拉。這位溫和的老人守在一旁,細細地向利亞講述著這座城市的過往,語氣里帶著幾分對歷史的慨嘆。
“絞場?”
利亞眉峰微蹙,腦海中閃過一路駛來所見的種種景象︰
剛進入水道時,懸崖兩側立著兩座巨大的銅像——當地人稱之為科克沃雙子。
這兩雕像的作用相當直白︰它們正扼守著水道最狹窄的咽喉,只要在雕像與遠處燈塔間拉起嚴密的鎖鏈網,便能徹底阻斷這條唯一的水路。
再往深處,岩壁上每隔一段距離便矗立著一座座詭異的石像——那些弓著背、用雙手死死捂住眼楮的奴隸雕像,沉默地面對著每一個駛入科克沃的旅人,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自己的苦難。
而在她們所站角落不遠處的牆壁上,還殘留著幾幅斑駁的古老壁畫。畫面上,成群結隊的奴隸在法師的押送下低著頭走進礦井,鎖鏈的紋路與奴隸們佝僂的脊背在風化的石面上依然清晰可辨。
“當年絞死的,是本地原住民,還是奴隸?”利亞問。
“……是奴隸……您以前來過柯克沃?”
“沒有。只是視力好些罷了。”利亞抬手指向石牆,“剛好能看清上面的壁畫。”
利安德拉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點了點頭︰“沒錯。一千五百年前,科克沃曾是古塔文特帝國最大的采石場,從這里挖出來的石料,撐起了整個帝國的道路工程。那時帝國擴張的野望像野火般蔓延,千千萬萬的奴隸被源源不斷地送進采石場做工。等帝國的建設告一段落,科克沃又換了個角色——成了龐大的奴隸買賣中心。在那段漫長的黑暗歲月里,幾乎每天、甚至每個小時,都有不听話的奴隸被送上絞刑架。”
她的聲音很輕,卻像帶著沉甸甸的重量。海風吹過碼頭,卷起幾片枯葉,掠過那些沉默的壁畫,仿佛在為逝去的靈魂嗚咽。
“看得出來,”菲利克斯突然插話,語氣冷靜得近乎銳利,“無論是那些石像,還是這里的建築布局,都是為了摧毀奴隸的意志。被抓來的奴隸在很遠的地方就能望見那些衛士雕像,便會隱約意識到等待自己的命運;而一路駛來所見的奴隸石像,乃至于絞架上懸掛的死尸,都是在層層加深這種恐懼,直到徹底磨掉他們反抗的勇氣。”
“正是這樣。”利安德拉輕嘆一聲,“這里曾是座鎖鏈之城,直到安卓斯蒂起兵反抗古帝國,科克沃才迎來解放。不過,如今它早已改頭換面,成了人人稱道的自由之城,由教會任命的子爵執掌統治。”
“多謝您的講解,利安德拉夫人。”利亞微微頷首,卻又皺起眉,“只是我尚有不解︰既然科克沃已然解放,為何這些充滿壓迫性的象征物未曾拆除?即便水道兩側的巨型雕像難以撼動,城里的奴隸石像總該可以移除吧?”
利亞實在理解不了,這種充斥著丑惡與壓迫的雕像,究竟有什麼保存的必要。
“這……子爵或許有他自己的考量吧。”利安德拉的回答帶著幾分遲疑,畢竟那些大人物怎麼想的她確實不清楚。
一旁的菲利克斯抬頭望了望頭頂用來遮陽的帆布——密不透風的布料遮住了整片天空,讓人莫名覺得胸口發悶。
更遠處,早到的難民們正圍著城門躁動不已,怨聲載道如同漲潮的海水,一波波漫過來。顯然,科克沃的城門並未打算向這些流離失所的人敞開。
菲利克斯的目光從帆布移向那些抗議的難民,又落回岩壁上沉默的雕像,忽然開口道︰“我大概明白,為什麼這里的統治者不願改造這座城市了。”
“怎麼說?”利亞追問。
“從文化與歷史層面來看,這些雕像或許已沉澱為當地文化記憶的一部分。新王朝選擇將其保留,實則是將其詮釋為奴隸制殘暴統治的鐵證,以此反襯自身統治的進步性。
其次,這些雕像的存在仍能延續心理威懾的作用——提醒著民眾需服從新的統治秩序,從根源上消解反抗的念頭。
最後再看這座石城的構築︰其最初設計本就是為了遏制奴隸逃亡與起義。
高大的圍牆陡峭難攀,那些可隨時落下的鐵柵欄,能將整片區域分割成獨立空間,從而實現對奴隸隊伍的逐個管控。如今即便奴隸制已消亡,這套防御體系對付來犯的敵人,或是管控涌入的難民,依舊收效顯著。”
寥寥數語,便從戰爭防御與統治術的角度將原因剖析得透徹分明,不愧是極限戰士。
“啊……還真是這樣。”利亞輕輕嘆了口氣,語氣里帶著幾分了然,又有幾分無奈。
不管是奴隸制還是封建制,她都不喜歡。
……
與此同時,世界之外的 基體正通過蛛絲回到織者身邊。
她一攤手,擺出副“你看我就說吧”的模樣︰“瞧見沒?那地方我壓根進不去,能讓我先回去不?”
織者又開始搓起 那雙小手,圓滾滾的大腦袋搖得像個撥浪鼓,表情沉重得仿佛在思考宇宙的終極奧秘——當然,也可能只是單純在憋壞主意。
沒等 基體反應過來,下一秒,她就被織者像拎一袋土豆似的一把提起,咻地又丟了出去。
這次的目標是另一顆被蛛絲纏住的果實。織者早前早就探過底細︰這顆果實里的世界走的是科技路子而非魔法那套,理論上來說 基體肯定能進去!
可憐的 基體在虛空中飛行著,心里滿滿當當的都是吐槽︰就算是社畜也不能這麼壓榨吧?還有沒有天理!有沒有王法啊!!!
【織者︰這個真木有無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