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西疆各部官員,現在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朝會做準備。
西疆經過近兩年的發展,如今已經取得了十分不俗的成績。
而今西疆的名頭,已經被大盛各大勢力所關注。
如今的西疆,在天下人的眼里,實在是太過于耀眼。
在西疆履職的不少官員,至今都沒有親眼見到帶領西疆走到現在的領頭羊。
也就是所有人都推崇備至的平天王。
經內閣提議和討論之後,決定在今年聖元節之前。
在寶通城舉行一次大朝會。
在唐風看來,這就類似一次擴大會議。
再則現在有了內閣,許多事情都內閣都能夠很好處理。
這讓自己倒是偷了不少懶。
經過近一個月的籌劃,第一屆朝會終于在青平三十七年,一月二十二日這一天順利舉行。
西疆各部主要官員,大大小小莫約有三十多名,都已經應召來到了寶通城。
今日這些官員都身著官服,早早地來到府衙後院。
西疆一直都沒有擴建府衙。
也沒有容納這麼多人的室內場地。
所以這一次朝會,便是在府衙後院花園的空地中舉辦。
露天朝會,倒是讓所有人感到別開生面。
座次格局,還是唐風與內閣及六部主官坐在最里面的圓桌。
其余眾人則按照官階高低,依次圍繞中間的圓桌安排座次。
這樣的座次安排,與大盛朝堂大朝會的時候,只有一人坐著,其余眾人盡皆站著完全不一樣。
這樣的安排,讓所有人都感到興奮與激動。
同時也感到十分地新奇。
即便如今一月的天氣還很是寒冷。
可看到眼前這樣的安排,眾人的心中都格外火熱。
對于所有參與這次朝會的人來說,這是平天王對他們的看重和尊重。
這是平天王將所有人都當成了自己人。
只有自己人,才會得到主上的賜座。
這樣的安排,無形中拉近了一眾官員與西疆、與平天王的距離。
讓參與朝會的所有人對平天王,對西疆都忠心耿耿。
來參與朝會的都是聰明人,他們都知道。
平天王如今雖然只是西疆一地的雄主。
並沒有正式立國。
只不過,以西疆如今的發展勢頭。
那一日的到來,是遲早的事情而已。
當下在座的所有人,都將是從龍之臣。
“平天王到!”
就在所有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的當口。
唐元元一聲高呼,讓在場所有人都停止了交談,紛紛站起身來。
唐風今日按照大盛祖制,身著一身玄金色蟒袍,頭戴金冠。
舉手投足間盡顯從容與威嚴。
行走間一股上位者的氣勢自然而然地散發出來。
這身代表王爺身份的蟒袍,穿在他的身上沒有一丁點違和。
即便經常見唐風身著長衫便服的六部主官。
今日見到唐風這一身行頭。
心中也不由得升起一股拜伏之意。
唐風步伐沉穩,面容可掬,讓所有見到他的人都感到如沐春風一般。
在他的身後,跟著的是內閣成員和六部主官。
眾人跟著唐風,很快便紛紛紛紛落座。
這時眾人才發現一個問題。
這樣的座次安排,似乎沒法跪拜,只能躬身一禮。
坐在中央圓桌首座的唐風,目光銳利地掃視在場的眾人。
他雙手微微下壓,朗聲說道,“諸位大人,都請坐吧。”
所有人都躬身一禮,“多謝主公賜座。”
唐風微微頷首,聲音緩慢而又響亮,
“辛苦諸位大人來參加今年的朝會。”
“如今西疆的條件還很是艱苦,就連這次朝會,都還是露天舉行。”
“請諸位大人相信本王,相信西疆內閣和府衙。”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有自己的會議禮堂。”
“天氣寒冷,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今日的正題。”
唐風的話音落下,南宮岳便接過話頭,
“接下來,請六部主官匯報各自的工作成果。”
“首先請吏部尚書,吳勉吳尚書。”
他說完之後,吳勉站起身來,拿上本冊子。
走到了圓桌中間提前準備好的演講台。
“主公,各位同僚,吏部已經提前一月,完成了上一年度,西疆四郡之地的官員考核。”
“其中表現優異者一共有二十三人,合格者五百六十七人。”
“未達標者總計兩千三百四十人。”
所有人此時翻看這提前放在各自面前的文書,面色都很是凝重。
誰也沒有想到,竟然有這麼多人沒有通過考核。
此時吳勉再次開口道,“未達標者中,有七十三人是前年履職的老人。”
“其余眾人乃是去年陸續安排履職,這部分維持原職,接受今年的考核。”
“考量到西疆四郡之地的實際發展情況,經內閣提議,主公同意。”
“七十三人今年暫停各自職務,將會安排在寶通學院政務院進行學習。”
“通過政務院的考核之後,再重新安排職務。”
前年西疆剛剛起步,許多官員都尚未通過政務院的培訓。
因此在施政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
這部分人,可以說是新服開荒玩家。
正是因此考慮到他們是第一批的老人,所以讓他們回政務院學習,也算是再給那些人一次機會。
所有人听到吏部的安排之後,都忍不住松了一口氣。
“由于今年西疆的快速發展,各地官員的缺口至少在一千人以上。”
“去年下半年,吏部通過西疆時報發布了招賢令。”
“如今政務院已經有了不少有志之士。”
“他們在通過考核之後,將會安排到四郡各地執掌政務。”
“有了這些有志之士,西疆將會在今年,極大地緩解官員缺口的問題。”
“待得四郡各地官員缺口得到緩解之後。”
“吏部將不再直接插手人員考核之事。”
如今西疆官員缺口很大,為了能夠高效地解決問題。
吏部直接參與了人才的選拔與考核。
听到他這麼說,在場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預計在明年,由禮部接手主持新科舉。”
“只有通過新科舉的學子,才能夠得到吏部的任免。”
听到他這麼一說,所有人都愣住了。
不過想想也覺得很在理。
到明年,就是西疆的第三個年頭。
已經度過了前期人才匱乏的階段。
同時也進入了穩定階段和官員飽和階段。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在走仕途,那就要難得多了。
也就是說,想要走仕途的學子。
今年就是最好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