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出一片天

第196章 市場上撿漏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縫豬 本章︰第196章 市場上撿漏

    還沒到十點鐘,二舅舅發現三大筐隻果賣完了,王維他們的小炸魚也已經見底了。

    二十幾條大鯉魚也已經賣得就剩五六尾的樣子。

    這還沒一半時間呢!這樣的大集可是要到下午一點左右才會清場回家的,一般都是過了中午才會沒啥人的,大伙都是拿了好東西回家做飯去了。

    所以一般情況下,趕大集要趁早,到接近中午的時候,人家買了東西都往回走了。

    大舅舅賣的羊肉一上午也賣的很好,這時候抽空過來看看情況,這一瞧眼珠子差點沒跳出來“咋就買完了?”

    二舅帶的三筐隻果三筐桃子,隻果筐里就還有十幾個,大桃子也已經就剩下小半筐了。其余的都被人買走了或是送出去了。

    而王維他們的小炸魚基本上被人搶光了,還有一些魚頭魚尾的斷肢,五大盆炸魚這還不到一上午的時間里竟然全都賣出去了。

    那三十多條二斤以上的大魚也已經就剩下幾條小魚了。

    王維看到大舅舅的樣子就有些好笑,還有一些剛才轉過來沒買炸魚的人不由有些失望,自己剛才怎麼就沒買點呢!

    最後有人嫌貴,不想買那麼多,王維就開了口子,一塊錢五條。還零賣麼?這一下那些觀望的或是囊中羞澀的人也不忍了,雖然零買不送隻果但是便宜啊!而且零買還能挑,撿大的拿唄!

    而且王維他們用的稱又是足兩稱,一斤是高高的,最後要求饒兩條也會如願給你。

    所謂足兩稱就是一斤三兩稱,又叫作去皮稱。咱們說的半斤八兩,其實在中國古代這一斤是十六兩,為啥是十六兩稱呢!這要看是什麼貨物,一般用到稱的都是糧食居多,而過了篩子去了殼有四兩一錢三的毛重是不能吃的,還有一兩是內摻雜(也就是不怎麼干淨的小石頭等東西),所以古代的十六兩稱就叫做去皮稱。

    而隨著新中國計量單位變成十兩為一斤以後,制作滿星稱(就是一根木棍,上面刻滿刻度,下面有一個托盤)這種稱的時候,為了童叟無欺,就把星盤刻度向後挪動半顆星,也就是去皮重的意思。大約一斤東西上電子秤是一斤二兩四錢,這個就是一斤三兩秤,也就是王維他們現在用的這個。

    而現在市場上見到的電子秤誰管你那些,一斤就是五百克,多一點都算錢。而用去皮稱稱出來的東西要比電子秤多好多。我記得小時候我去稱一斤瓜子,褲兜里都裝滿了也盛不下,現在去買一斤兩口袋一裝,完事。

    五大盆炸魚,六十多斤,不到三個小時就賣完了。大表姐負責收錢,大表哥給稱重,王維管招呼人,送隻果或是大桃子。

    這時候一忙完,三人都是出了一口長氣,摸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

    楊惠芬和大舅媽何華剛才喊的特別使勁兒,這會兒見到東西賣沒了,喊了幾句沒買到後悔的話,就又走出去逛起了大集。再回來的時候,帶著姥姥和二舅媽一起回來,看到大舅舅的表情那叫一個精彩。

    “沒想到吧!我們賣完了。”

    大表姐高興的將五個大木盆摞在一起,瞅了瞅沒人注意這里,就一個轉身將木盆都裝進了二舅舅的車里。

    王維則是從二舅的隻果筐里拿出幾個藏好了的大隻果,分給老媽和大舅媽,又給大表哥和大表姐都拿了一個,直接就啃了起來。

    二舅舅是看到王維在大筐里藏隻果的,把最好看的那幾個大隻果都給藏起來了。

    心里就有點想笑了“這小子真賊啊!”

    別看王維年紀小,但是經驗老到,看似隨手在大隻果筐里面拿隻果,那小眼神就跟掃描儀一樣。只要讓他看一眼,個大的絕對都省下來,那些坑坑窪窪的有磕踫的一個都沒留下,全讓他給“送”出去了。

    剩下的是一些實在沒法看的,要不就是有驅蟲洞的,壞了大半的,不然也早就沒有了。

    看著大隻果筐里剩余的那些不怎麼好的,最後一個買魚的老人,跟人家一頓忽悠“老爺爺,你看我這里還有一筐隻果呢!呃,不太好了,你就多給兩塊錢,我就都給你了。”

    那老人一瞅筐里面還有將近七八斤的樣子,兩塊錢包圓了,心里本來不想要的,但是王維又把剩下的一些小炸魚,收羅了一下,也有個七八條賣相比較好的,一起打包給老頭兒了。

    那條大魚接近三斤,給人家八塊錢,又要了人家兩塊錢,湊了十塊錢一次性都給賣掉了。

    “哈哈,你這小子。”二舅舅笑的連嘴都歪了。

    最後瞅著大盆里還有三條魚,就扯開嗓子,“買魚啦!賣魚送大桃了。”

    沒有十分鐘,剩下的三條魚和二舅舅剩的半筐大桃子也給搭出去了。

    這波操作直接讓一旁看熱鬧的大舅舅,羨慕的眼楮都直了。

    最後一家人興高采烈的開始收拾東西,王維則跑去逛市場了。

    “嗯?”王維從一個賣花盆的地方經過的時候,眼楮四下里學麼,竟然在一堆花盆里,看到了幾個藍邊大碗。“爺爺,你這幾個大碗怎麼賣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賣貨的是一個老人和一個大姑娘,祖孫倆經營著一大堆陶罐和花盆。

    “小弟弟,那幾個大碗是我們家吃飯用的,不賣啊!”那個小姑娘約莫二十歲左右的年齡,生的倒也唇紅齒白,很是明亮的大眼楮很漂亮。

    王維聞言有點失望,就又跑走了。但是眼楮依舊偷瞄著那個攤位,看到那個少女仿佛是去廁所,離開了攤位。他就又折返回去,就看著那個老人在擺弄那些花盆,就道“老爺爺,你這幾個大碗賣給我吧!我家里有六只,再買幾個正好能湊一桌完整的,找了整個市場也就你這里有這四只。”

    那老人聞言有些愣神,看了看那幾只藍邊大碗,“那幾個真是我們平時用的,這怎麼賣給你?”

    王維就說道“老爺爺,你看每個大碗我給你兩塊錢怎麼樣?”

    說著就跑過去,把那四個藍邊大碗拿起來看了看,看著老人露出一副很實誠的表情。

    那老人一看他這個樣子,就有點猶豫了。“那邊還有一些瓷器的,都是最近新燒出來的,雖然也沒啥好玩意,但是想湊四個出來還是沒問題的。”

    王維也不強求,還真的過去看了看那堆瓷器,但是里面的大碗都是最近才燒制出來的東西,根本就不是什麼精品,也就是土質比較柔軟,燒制出來的瓷器還算完整。“老爺爺,你這里的瓷器都是只有七八只的,湊不出來一桌子啊!”

    那老者聞言也是過來查看了一下,果然如同王維說的那樣,一堆各種顏色的瓷碗竟然沒有一組能湊夠十只的,“這怎麼帶的,怎麼都只有五六只的大碗,回去得給他好好的上一課了。”老人說著嘴里嘟囔了一句,也許是在責怪他的家人,拿瓷器大碗不知道要湊齊了十只一起賣,這樣拿幾個那樣拿幾個別人會買才怪了。

    老百姓買大碗,一般都是一下子買個十只的,好湊一桌。買盤子的時候要湊十六只最好,十四只也能買,但是如果不是這個數那基本也不會要,因為湊不足一桌子,還要摻雜其他顏色,一般這樣的盤子有些頭臉的家里就不會要了。

    所以,王維還是把目光最後又投向那四只藍邊大海碗,嘴里卻說道“老爺爺,你就把那四只大海碗賣給我唄!我家里剛好還有六只,正好能湊一桌子。”

    這時候那個小姑娘也回到了攤位,看到王維又跑過來也有些奇怪,但是老人卻把她叫過去說了一頓,還是因為那些不夠一桌子的瓷碗,給姑娘教訓了一頓。

    隨後看著王維實在是想要四個大海碗,就無可奈何的給他包了起來。也沒要王維兩塊錢一只,只收了他五塊錢。

    王維喜滋滋的抱著四只大海碗,走回自己攤位的時候,剛好母親楊惠芬和姥姥一群人又轉了回來,看著王維抱著四只大海碗都覺得驚奇不已。

    “維維,咱們家這大碗有多呢!你買它干什麼啊?”

    喜歡偷出一片天請大家收藏︰()偷出一片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偷出一片天》,方便以後閱讀偷出一片天第196章 市場上撿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偷出一片天第196章 市場上撿漏並對偷出一片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