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
王維吃了一個肉包子感覺意猶未盡的意思,回頭就看到張俊宇的舉動,好奇心驅使跟著張俊宇的手看向張小雄的後背,想看看到底啥情況。
“咦?小雄的後背真瘦啊!”
只見張小雄的後背肋條分明,脊椎骨都根根顯露,小身板上根本就沒有什麼肉,用骨瘦如柴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自從小熊生病以後幾乎就沒有吃過一頓像樣的飯菜,這最近的半年里都是靠藥物和營養針在維持。”張俊宇說到這里兩個眼里都是深深地自責,看著張小雄的後背滿臉的悲傷。
“他平常都不吃東西嗎?”王維嘬著手指,上面的肉包子里的油染了五根手指,于是王維就在眾人鄙視的目光里將手指上的油脂都吸允了干淨。
“王維哥哥,這個包子給你。”張小雄吃了三個包子,瞅了一眼王維發現他竟然在吃手指,就把紙袋里剩下的兩個包子分了一個給他。
王維若有所思的接過來,回頭看了一眼王麗萍問道“二姑,咱們把小雄接到家里吧!”
“好啊!”王麗萍和齊生遠自然是沒有問題,摸了摸王維的大腦殼,目光望向張俊宇問道“小宇,這把琴我們按照約定早就應該交給你家了,現在伯父不在了這把琴就交還給你保存吧!”
張俊宇聞言搖了搖頭說道“這把琴還是由你們保管吧!”看了看張小雄平靜的說道“在我手里無非就是換成錢,用來給小雄看病。那樣一來我也沒有臉死後去見我的父親,既然你們已經知道了這琴的來歷,還是繼續保管下去吧!”說完想了想從懷里有掏出一個油布包,轉身遞給一旁的楊振輝說道“楊公,這是一份琴譜,抄錄了東周至後唐十大古曲,乃是五代時期南唐後主李煜絲綢絹本,您看看值多少錢?”
楊振輝听了張俊宇繼續讓王麗萍夫婦保管英皇琴的時候,心下不由有些沮喪,但听到後邊的話神情又一下子激動了起來。連忙伸手接了過來,小心翼翼的將油布包打開來,只見一本四方約莫一指厚度的曲譜赫然陳列。
“南國集音錄。”
只見封皮之上赫然寫著這樣幾個行書字樣,落款“重光摘筆”四個字蒼勁有力。
南唐後主李煜,字重光,號鐘山隱士,又號白蓮居士,李煜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其詞作前期大多描寫宮廷享樂生活,後期則追懷故國,感嘆身世,寫出另一境界。語言清新洗練,感染力強,李煜由此被稱為“千古詞帝”。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而最讓人欽慕的卻是這位李後主平生有三大愛好,美人,禮佛和收藏。據傳大宋建國以後文華閣里的大量書籍和一些古籍善本都是李後主所藏,為此趙匡胤特別優待李煜,雖然乃是亡國之君,但是衣食無憂繼續讓他醉生夢死。
李煜出生在皇族,自幼敏而好學,天資聰慧,一目雙瞳,過目不忘。他曾經帶著人將盛唐失傳的秦王破陣曲和霓裳羽衣曲修補完整,自己也編歌編舞。而南唐處處笙歌燕舞,日日把酒言歡好不快活。只是時正五代末期,北宋興起之時,雖然他一生利民生,興水利,廢舊制,興科舉,但怎奈南唐國力日漸衰敗,難以挽回頹勢,最終國破家亡,被北宋滅了宗廟,成了一個亡國之君。
不過這位亡國之君可是書法,詩詞,音律,文章俱佳,可稱之為一代文豪巨匠。
劉鈞宜和劉十三也都立刻圍了過來,擠過去查看。
翻開第一頁卻是一篇洋洋灑灑的曲目錄以及抄錄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