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7年深秋,湘西星願希望小學的操場上,金黃的銀杏葉隨風打著旋兒。李陽蹲在幾個孩子身旁,看他們用樹枝在地上畫著"理想中的家鄉"——高樓大廈、彩虹橋,還有裝滿玩具的大卡車。不遠處,一位老農正望著滿山坡滯銷的獼猴桃發愁,背簍里熟透的果子表皮泛起褐色斑點。這個畫面與孩子們的畫形成刺痛的反差,讓李陽的智能手表推送的鄉村經濟數據變得更加沉重︰全國超60的縣域特色農產品存在產銷脫節問題,農民年均因滯銷損失達320億元。
"李總,農產品電商專區的試運營遇冷。"電商事業部總監將全息銷售數據投影在空中,湘西獼猴桃的銷量曲線幾乎與橫軸重合,"消費者反饋包裝簡陋、缺乏品牌辨識度,而農戶根本不懂如何標準化生產。"農業專家搖頭補充︰"這里的土壤富含硒元素,本是種植富硒農產品的絕佳之地,但農戶仍在用幾十年前的老方法。"
會議室的氣氛比山間的晨霧更凝重。李陽卻調出企業在農業科技和電商領域的成功經驗︰"星農智慧農場的精準種植技術、農產品電商平台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他的激光筆劃過虛擬屏幕,將智能溫室的生長監測畫面與滯銷的獼猴桃果園重疊,"我們能讓無人農場高產優產,就能讓山村的土地重煥生機。"
三個月後,"山貨星途"計劃全面啟動。李氏集團發揮科技企業的整合優勢,為鄉村產業搭建起三維振興網絡︰在生產端,智能農業團隊帶著土壤檢測儀、無人機植保設備進駐村落,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繪制出專屬的"數字農田地圖";在加工端,集團的智能工廠改造出微型生產線,將傳統晾曬場升級為帶溫濕度調控的智能烘干房;在銷售端,電商平台開闢"一縣一品"直播專區,用元宇宙技術搭建虛擬農產品展廳。
品牌打造過程充滿創新巧思。李陽要求設計團隊從孩子們的畫作中汲取靈感,將湘西獼猴桃包裝成"星星果"——星空圖案的禮盒內置溫感變色貼紙,當果實達到最佳食用狀態時,貼紙會浮現出孩子們手繪的星座圖案。更具創意的是,每盒水果都附帶ar卡片,掃描後能觀看當地土家族擺手舞表演,讓農產品變成文化載體。
但推廣初期遭遇信任危機。首批上線的富硒大米因農戶操作不當,導致重金屬含量超標。李陽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在企業內網發起"品質保衛戰"︰研發團隊48小時內開發出便攜式重金屬檢測儀,每個農戶家庭免費配備;建立區塊鏈溯源系統,消費者掃碼即可查看從種子到加工的全流程數據;甚至邀請第三方檢測機構入駐鄉村,現場直播檢測過程。當一位上海消費者在直播間見證大米檢測合格後,首批5000單瞬間售罄。
技術幫扶打破傳統種植瓶頸。集團將智慧農場的ai種植助手"小稻"進行本地化改造,推出方言版"山寶"智能系統。農戶只需對著手機說出"我的茶樹葉子發黃了",系統就能通過圖像識別和土壤數據診斷病因,並提供精準解決方案。更令人驚喜的是,農業專家團隊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在田間地頭實時指導嫁接、育苗等技術,這種"零距離"教學讓獼猴桃的掛果率提升了60。
在銷售模式上,李氏集團創新推出"認養一棵樹"計劃。消費者在電商平台認領一棵果樹,可通過攝像頭實時觀看生長過程,收獲的果實優先配送。當某城市白領在直播間看著自己認養的獼猴桃樹開花結果,興奮地分享到社交平台,這個活動迅速引發裂變傳播,三個月內認養數量突破10萬棵。同時,集團聯動旅游部門,開發"山貨采摘游",讓游客在體驗農事的同時,直接采購新鮮農產品。
面對物流難題,李陽再次展現跨界智慧。他將物流部門的智能冷鏈系統與鄉村需求結合,在村口設立"星鏈驛站"——無人配送車定時將農產品運往縣城,再通過無人機網絡實現"最後一公里"投遞。更具突破性的是,驛站配備3d打印機,農戶可現場定制包裝,甚至打印出簡易的農產品加工工具。
2038年春節前夕,湘西山村的火塘邊充滿歡聲笑語。村民們圍坐在智能電視前,看著電商平台的銷售數據不斷刷新︰"星星果"銷量突破500萬盒,富硒大米訂單排到了明年秋收。一位老農抹著眼淚展示手機里的轉賬記錄︰"這輩子頭一回,種的果子比城里賣的還貴!"而在星願希望小學,孩子們驚喜地發現,新教學樓的建設資金,竟來自農產品銷售的部分利潤。
在集團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上,李陽展示了一張特殊的地圖︰全國200多個鄉村的農產品銷售數據在虛擬地球表面閃爍,如同璀璨的星河。"鄉村振興不是施舍,而是賦能。"他的聲音通過全球直播傳遍世界,全息投影中,孩子們的畫作與真實的鄉村振興畫面交替閃現,"當科技的種子在鄉土扎根,收獲的不僅是豐碩的果實,更是千萬個家庭的希望。"
散會後,李陽再次來到星願希望小學。夜色中,"星星果"倉庫的智能燈光與天上的繁星遙相呼應,無人配送車在村道上穿梭,劃出銀色的軌跡。那些曾經滯銷的農產品,如今正載著鄉村的夢想,駛向更廣闊的天地。
喜歡1949璃院繁星請大家收藏︰()1949璃院繁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