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novel.com29年秋分,李氏集團在黑龍江三江平原的智慧農場里,金色稻浪與銀色的無人機群交相輝映。李陽站在智能控制中心的全息沙盤前,看著虛擬投影中跳動的數據土壤墑情傳感器實時監測著地下30厘米的濕度變化,無人機編隊按照ai規劃的路徑進行精準施肥,水稻長勢三維模型顯示今年畝產預計突破900公斤。智能手表突然震動,彈出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最新數據——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首次超過65。
"李總,傳統農戶對智能設備的接受度不足40。"農業事業部總監老王將平板電腦轉向李陽,屏幕上的調研視頻里,一位老農用布滿老繭的手摸著自動播種機,滿臉疑惑,"他們擔心設備太貴,壞了沒人修。"財務總監調出成本分析"光是建設萬畝智慧農場,就需要投入12億,而且農產品電商平台的冷鏈物流體系還存在短板。"
會議室的氣氛凝重如窗外低垂的雲層。李陽沉默片刻,調出企業在制造業智能化轉型的成果"還記得甦州工廠的智能生產線嗎?"他的激光筆劃過虛擬屏幕,將機械臂精準操作的畫面與農田場景重疊,"農業不是落後的代名詞,而是科技最後的藍海。"他的目光掃過眾人,"我們要用造智能設備的精度,來種每一粒糧食。"
三個月後,"星農"智慧農業項目正式啟動。與傳統農場不同,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被賦予"數字生命"埋在土壤里的微型傳感器每10分鐘上傳一次數據,通過5g網絡傳輸到雲端大腦,ai系統根據光照、濕度等128個變量,自動控制灌溉閥門和施肥裝置。更具顛覆性的是,研發團隊將醫療領域的ct掃描技術改良,開發出"土壤ct"系統,能立體呈現地下根系生長情況。
但推廣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第一批智能灌溉設備在雲南蔗田試用時,遭遇暴雨導致電路短路。李陽連夜帶隊趕赴現場,和工程師們穿著雨衣搶修設備。當他們發現是防水設計存在缺陷後,立即召回所有設備進行升級,並承諾"設備終身免費維護"。這次危機反而成為轉機,農戶們看到企業的誠意,開始主動咨詢智能設備的使用方法。
農產品電商平台的搭建展現出跨界融合的威力。李氏集團將物流部門的智慧調度系統引入農業,開發出"生鮮極速達"網絡在全國設立100個智能冷鏈倉,無人機與無人車組成"最後一公里"配送矩陣。同時,平台借鑒美妝業務的個性化思路,推出"專屬農田"認購服務——消費者可以在手機上認領一塊土地,實時觀看農作物生長過程,收獲的農產品直接配送到家。
在種業創新方面,李陽的布局更具前瞻性。集團與中國農科院聯合成立生物育種實驗室,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培育抗蟲水稻、高糖番茄等新品種。當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將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與新能源領域的材料研究結合,開發出能在鹽堿地生長的小麥時,這個突破震驚了國際農業界。更令人振奮的是,他們將教育板塊的遠程教學系統引入農業培訓,讓農戶通過vr設備學習智能種植技術。
面對市場競爭,星農平台打出"科技+人文"的組合拳。新媒體團隊制作的《稻田里的黑科技》紀錄片在星芒平台播放量破億,吸引無數年輕人關注農業;與旅游部門合作推出的"智慧農場體驗游",讓城市游客親身感受無人機播種、機器人采摘的魅力。當一位網紅在直播中展示智能溫室里成熟的"星空西瓜",這種甜度高達18度、帶有特殊花紋的西瓜,在1小時內預售出10萬單。
101novel.com30年春節,星農項目交出亮眼答卷智慧農場覆蓋全國12個省份,帶動50萬農戶增收;農產品電商平台銷售額突破300億,用戶復購率達68;自主培育的12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在慶功會上,李陽播放了一段特殊視頻一位白發老農含著淚撫摸著豐收的智能稻田,旁邊的屏幕上顯示著土壤數據和產量分析——科技與土地的結合,讓千年農耕文明煥發出新的生機。
"農業的未來,不在鋤頭里,而在代碼與基因里。"李陽的聲音在會場回蕩,全息投影中,智能農場的畫面與集團在醫療、能源等領域的創新成果交相輝映。散會後,他來到農場的無人機停機坪,看著夜空中閃爍的導航燈,那些光點如同撒向大地的科技星火,正在點亮中國農業的現代化征程。
喜歡1949璃院繁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49璃院繁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