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

第九段︰千禧年的準備第725章 家庭傳承預演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喜歡潮汐龍的利普頓 本章︰第九段︰千禧年的準備第725章 家庭傳承預演

    黃浦江的冬霧籠罩著陸家嘴,李陽站在書房的落地窗前,手中摩挲著泛黃的日記本。2002年的日歷即將翻到最後一頁,窗外的東方明珠塔在霧氣中若隱若現,像極了他此刻混沌又清晰的思緒。書桌上,擺放著李曉然主導品牌重塑的成功報告,以及李紹文關于量子計算在智能家居領域應用的前沿研究,兩份文件中間,躺著一封未寄出的辭職信——那是兒子最新遞交的,言辭懇切地表達了獨立創業的決心。

    "爸,您找我們?"李曉然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她身著干練的職業裝,身後跟著穿著實驗室白大褂的李紹文。兄妹倆的目光同時落在父親手中的信件上,空氣瞬間凝固。李陽指了指圓桌旁的藤椅,桌上早已備好普洱與桂花糕,"先吃點東西,咱們聊聊心里話。"

    茶霧氤氳中,李陽翻開日記本,泛黃的紙頁間夾著1987年創業初期的老照片︰簡陋的廠房里,年輕的自己正調試著第一台設備。"二十多年前,我從沒想過企業能走到今天。"他的手指劃過照片上斑駁的機器,"現在,傳承這根接力棒,該考慮怎麼交出去了。"

    李紹文率先打破沉默,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電路板︰"爸,我一直想做真正顛覆性的技術。在集團框架下,很多創新想法受限于現有業務。"他的眼神熾熱,"我想成立一家專注量子科技的初創公司,就像當年您從零開始那樣。"李曉然的手指輕輕叩擊著茶杯,發出規律的聲響︰"我理解紹文的理想,但集團正處在國際化關鍵期,現在分精力出去......"

    家庭會議持續到深夜。李陽沒有急于做決定,而是提出一個特殊方案︰讓李紹文主導集團的量子技術研發中心,同時允許他孵化外部創業項目;李曉然繼續深耕企業管理,逐步接手更多核心業務。"你們不是單選題,"李陽在白板上畫出雙螺旋結構,"家族企業與外部創業,就像dna的兩條鏈,互補才能螺旋上升。"

    接下來的三個月,成了一場特殊的傳承預演。李陽帶著子女參與每一場重要談判︰在與歐洲企業的並購案中,李曉然展現出卓越的跨文化溝通能力;而在量子芯片研發合作會議上,李紹文用專業技術征服了國際專家。但真正的考驗來自內部︰當老股東對李紹文的"燒錢"研發計劃提出質疑時,李曉然巧妙周旋,將研發成果與現有產品線結合,化解了危機。

    書房的書架上,李陽的商業筆記逐漸增厚。他不僅記錄著談判技巧、危機處理案例,更寫下許多感悟︰"管理不是控制,而是激發潛能家族企業的靈魂,在于傳承精神而非形式"。某個深夜,他發現李曉然在書房研讀這些筆記,便將珍藏的鋼筆遞給她︰"這些文字是死的,真正的智慧,要在實踐中領悟。"

    春節前夕,家族聚會的氛圍與往年不同。餐桌上,李陽拿出精心制作的家族企業傳承路線圖︰未來五年,李曉然將逐步接任董事長,李紹文擔任首席科學家並負責創新生態布局。他望著滿堂親人,目光落在兩個孩子身上︰"傳承不是復制,曉然的商業洞察力,紹文的技術前瞻性,都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

    散席後,李紹文走進父親書房,發現桌上放著新的創業計劃書模板,旁邊是集團投資部的聯系方式。"去闖吧,"李陽拍著兒子的肩膀,"但記住,這里永遠是你的後盾。"窗外,新年的煙花在黃浦江上空綻放,照亮了父子相視而笑的面龐。

    這場家庭傳承預演,不僅是權力與責任的交接,更是兩代人價值觀的踫撞與融合。李陽在日記中寫下最後一段話︰"企業如同江河,既要保持源頭的清澈,也要接納新的支流。願孩子們在各自的領域,書寫屬于他們的傳奇。"合上日記本,他望向窗外璀璨的城市夜景,心中充滿期待——千禧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屬于下一代的時代,正在徐徐展開。

    喜歡1949璃院繁星請大家收藏︰()1949璃院繁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49璃院繁星》,方便以後閱讀1949璃院繁星第九段︰千禧年的準備第725章 家庭傳承預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49璃院繁星第九段︰千禧年的準備第725章 家庭傳承預演並對1949璃院繁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