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守孝的第二年,二伯來看父親,他時說鐘會聯合姜維造反了,我听的一陣頭大。姜維在蜀地時就不斷挑起戰爭,現在還不安分,我無法理解諸葛丞相為什麼那麼看重他。
至于鐘會,二伯說有兩種可能。一就是他野心極大,而且又受到司馬召的猜忌,現在蜀地混亂他又坐擁精銳,所以想學劉備在漢中和益州稱王。
二嘛,他自稱受郭太後遺詔討伐司馬家,再結合他其他作為,有可能都是為曹家復仇,他這時也在自稱世受曹恩。
我覺得第二種不可能,如果他真的心向曹家,以前明明有很多機會。只怕本就是小人,受不了權利的誘惑。
鐘會末路不遠了……
我倒是對這個郭太後有點好奇,前些時候她剛剛死去,謚號明元皇後。很難想象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她成了這亂糟糟世界里所有齷齪的遮羞布……
我問二伯,但二伯只是搖頭,只說等我長大了自己去了解。
果然,不久後鐘會就被部下殺了,鄧艾也死了。二士爭功勾心斗角,最後卻白白成全了司馬召。
立下不世大功卻雙雙殞命,還真是喜事啊。
死亡的刀好像在每個人頭頂懸著,剛還在得意下一刻便身死族滅,每個人好像都在命運的監視下無用地掙扎著。
劉禪此時已經到了洛陽,司馬召今日要宴請他安樂公,說實話我倒想看看這個昭烈帝的不肖子孫。
國剛滅不久他的故太子一家又跟著姜維一起被殺,不知道他會有何表情,可轉念一想我未必會有他做的好,也只能徒留一聲長嘆罷了。
想當年英雄輩出,忠勇仁義之人各個英姿颯爽,留下一個個蕩氣回腸的故事讓人心懷激烈。可惜自從士族把持之後這些義士能人便被邊緣化了,以前能馬革裹尸青史留名的,現在也只能在宵小之下郁郁而終。
誰也敵不過時代……
二伯沉默了很久之後露出了些許微笑,對著父親的墳墓說道︰“哥知道你不想听,但我今天挺高興,鐘會他死了,這天下也終于快要統一了。
前幾天司馬召還說要培養司馬攸為世子,你不知道啊,司馬攸是真的賢明,清和平允親賢好施。如果天下在他手里一統或許可以創造出盛世,結束這百年的動亂。
只要百姓能不再受戰爭疫病之苦,誰家的皇帝又有什麼關系呢?以前所有的沉淪陰暗暴虐,或許能就此止住了。”
墳墓沒法回答二伯,再也沒人跟他爭這些東西了。一陣微風吹過,樹葉嘩嘩作響,仿佛在說著什麼。
二伯沉默許久又接著自語道︰“我知道你會說所有的行為都會帶來相應的後果,惡果遲早要發芽。可我相信,只要君臣合力便能改變這後果……”
回答他的仍舊是沙沙的樹葉聲,我知道,父親是不會被說服的。
巧的是二伯走後不久山濤伯伯就來了,他來探查我關于《孟子》的學習情況,我趁機問了山濤伯伯對司馬攸的看法。
山濤伯伯皺著眉說道︰“你是听了什麼說法嗎?現如今這天下人人都已經默認了一些事,都開始早作打算,你有什麼想法嗎?”
“我並沒有什麼想法,只是好奇這個司馬攸真的很賢明嗎?”
“他仁義慈善體恤下情,如果是盛世那將是又一個漢文帝,可惜啊。”
“可惜什麼?”
“昭兒,我當你是自己的孩子,這些話僅限于我們。”
“是的,我知道了。”
“今日慶功宴上大將軍意氣風發,從未有如此的開心過。他每及大笑便會看向司馬攸,對于這個過繼給他大哥的親兒子他是真的滿意。
可惜,每當司馬召看向司馬攸一次,他的大兒子司馬炎臉上便陰沉一分。司馬召有時談起說要把世子之位還給他大哥的繼子司馬攸,但這事情怕是沒那麼簡單。
這麼說吧,前段時間司馬炎便已向我送過重金,金是沒收,但我已經答應替他說話了。”
“為什麼?敦厚仁慈的不是更好嗎?”
“唉,司馬攸敦厚卻急躁,司馬炎好強而隱忍。一個不爭不搶,一個用盡心機,讓司馬攸上位只怕是沒好下場。
二來司馬炎也不昏聵,聰明英武膽量過人。對于亂世來說其實他更適合,約束各地士族需要勇氣和智慧。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大將軍,他沒說什麼,但看得出他很想做皇帝。司馬攸名義上是他大哥司馬師的兒子,立司馬攸便會換了祭祀,不能有正統帝位他還是很在意的。
而且自古立嫡長不立幼,禮法不能廢,還是立長好。”
“我不明白,雖然跟我沒關系,但我還是覺得應該立賢明的人,長幼有序這些有什麼用。”
山濤伯伯苦笑了一下說︰“所謂長幼禮法是為了維護正常的統治,一旦混亂那將無休無止,你爭我搶永遠都無法停下,對長遠來說是不利的。
規矩之所以是規矩,就是因為前人已經證明過無數遍了,逾越的代價太大了。”
“他司馬家還有規矩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是啊,這在以後必然會出現惡劣的後果,所以更應該遵守規矩,不能再破壞了。以前打破淪喪的東西現在得重新樹立起來,以迎接新的天下一統。”
“基礎都是歪的,怎麼可能建造出恢弘的宮殿,他們遲早要付出代價的。”
“道理誰都明白,可是這天下已經亂的夠久了,不能再亂了。”
“我明白,可如果賢明的人都不能選用,上行下效都這樣,那這天下又如何能穩定呢?”
“儒家想要一個不變的準則就是為了讓天下能安定,讓那些有野心的人少動歪心思。
這世上從來不缺野心家,沒法改變他們就只能通過禮法來限制他們。你今天可以選用賢能而不守規矩,明天就會有人拿賢明說事來實現自己的野心,畢竟賢能大多時候只是一個名頭罷了。”
“算了,我又亂了,但我還是堅持賢能為主。”
“你要堅持的是心中的道義,道義無形無相,不必拘泥于一時一地。全局和一隅往往是互相矛盾的,最重要的是在施行道義的時候要看清大勢,順勢而為便能事半功倍。”
這時大風吹起樹葉開始嘩嘩作響,山濤伯伯愣了一下,隨即大笑說道︰“你已經躺那了還要反對我啊,我知道你不同意我說的,但你想讓昭兒學你嗎?”
說來奇怪,這風立馬就止住了……
二伯和山濤伯伯的說法讓我頭痛,但真的很難判斷誰是錯的。或許都對?但怎麼能都對呢?
還是讀書簡單。
這兩年我陪著父親漸漸明白了父親的心思,死對他來說從來就不是什麼重要的事。
我要學習父親就要磨礪自己的意志,就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就要活出自己的精神自由來。
父親老是說路沒有一步是多余的,看不透便永遠也走不完。
這一年二伯和山濤伯伯應該都在忙著為各自看好的繼承人做準備吧,過于敦厚不去爭取的司馬攸讓二伯既欣賞又無奈。
……
在我守孝的第三年,司馬召竟然也死了。未出三年仇人便都死了,父親泉下有知也會……不對,父親不會在意的。
我心里突然空落落的,先前暗暗藏起的一股勁此時泄遍了全身,讓我短暫地失去了目標,這時才知道我原來一直都想著報仇。
得意的人又得意了多久呢?一朝身死所有的一切仿佛都沒了意義,不管殺人的還是被殺的全都不自由,操縱別人的更是沒一個不是在被操縱。
這些年俗流腐臭的氣味時不時吹過耳邊,我也漸漸感覺到了無力。
在這三年里我的思想一變再變,雖然越來越消沉,但總歸變得更加平靜了。
等守孝完成後我想出去走走……
司馬召死後司馬炎繼承了他的爵位,二伯喝的有點多,一個人悶悶不樂讓人看的有點心酸。
他倒是沒放棄希望,雖然魏帝已經完全被架空了,但現在司馬家最要緊的是團結,二伯也要被外派去做一方太守了。
終于,在幾個月後,司馬炎正式逼魏元帝禪讓,立國號為晉,魏正式結束了。
雖說意料之中,但正是意料之中才讓人絕望。
三年期滿,墳頭剛剛添過,就像是新的一樣,恍惚間又覺得父親才剛剛下葬。
小蝶此時正在幫我收拾東西,我要回家了。
喜歡逆轉因果倒尋因請大家收藏︰()逆轉因果倒尋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