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顧不上胡思亂想,連忙套了馬車趕往洛陽。急匆匆沒有心思去看外面的風景,所有的景象只是從眼前飄過,腦子里不斷地告誡著自己︰不要亂想。
可我耳邊卻不斷回想起幾個字︰以孝治國。
原來,孝就是這麼用的啊。
我仿佛瞬間明白了竹林里為什麼會有七個倒霉鬼。
三天後,我們到了繁華的洛陽,至于這里怎麼繁華,呵呵,不知道,沒看見。
母親急忙忙找到山伯伯,他安排我們見了父親。
洛陽的牢房確實比縣衙大得多,就連牢里的稻草都鋪的比縣衙厚。父親仍舊是那樣不咸不淡地半躺在地上擠著虱子,他身上的虱子真是擠不完啊……
母親一見面就忍不住哭哭啼啼,拉著父親的手說了一大堆,父親輕輕擦著母親眼角的淚水,也很快紅了眼圈。
母親也猜到這次怕是訣別,所以把思念愛慕一股腦說了出來,听的我跟小蝶都有些肉麻。
父親強忍著淚水問母親道︰“我真的想知道,你後悔嗎?”
母親連連搖著頭道︰“若不是為了孩子,妾之所願唯有生死相隨而已,你怎麼都好,來生我還要愛你。”
“來生,好麻煩啊,一生都虧欠你這麼多了。你看你都有白頭發了,答應我,好好照顧自己。”
“你放心,為了昭兒和小蝶我會照顧好自己的,你不用為我們擔心。我從沒覺得你虧欠了我,我這一生很幸福,很有意義。”
等哭的差不多了,父親又囑咐了小蝶一些話,而後就讓她們先出去了。
“父親,您要是能效忠司馬氏還是不會有事的。”我含著淚先開了口。
“笑話!你天天說什麼天地正氣,難道你父親就沒有嗎?我前半生活的硬氣,這時候再給他們當狗,那我豈不是成了笑話?
哼,在得罪人的時候我早就知道結局,那又怎麼樣?對我來說,能在這亂世留下一絲希望的種子,我死的也值了。”
“可是父親,你總說沒有什麼是非黑白,為什麼非得堅持呢?孔子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怎麼能不想辦法呢?”
“我說的是理論,我告訴你了,我還沒達到啊。
你啊,我就是想讓你改一下這個脾氣,沒想到你越來越像我。
還有,我不是沒想過辦法,我也做了妥協了。”
“什麼妥協?”
“那首詩流傳到洛陽了吧?”
“是啊,洛陽很多人都有抄錄。”
“我最後的底線就是徹底歸隱山林,已經承諾他們不去干涉俗世了,這就是我最後的讓步。
剛剛鐘會來過了,他告訴我只要求饒就放過我,哼,我就是死也不會讓他這個小人覺得自己贏了。”
“您這是意氣之爭吧……”
“不,是正邪之分,我寧願問心無愧而死,也不願與小人為伍苟且偷生。”
“我去求山伯伯和王叔叔,讓他們在大將軍面前為您求情,他鐘會總不能一手遮天。”
“呵,鐘會想讓我死,但那個狗屁大將軍更想,他只是不好直接出手,只能讓狗腿子背鍋罷了。
司馬召在軍事上鎮壓全國,可在思想和情感上卻一直受人詬病抬不起頭,若想讓人閉嘴,總得殺幾個冒尖的。”
“父親,您這樣真的有意義嗎?”
“昭兒,你何必明知故問呢?你想做什麼一絲正氣的意圖是什麼?”
“可我不想失去您,不想……”
說到最後我已經泣不成聲了。
“昭兒,我這輩子明知道有更遠大宏偉的目標,卻因個人性格而留下遺憾,你可千萬別再學我了,這條路我一個人走就夠了。
我舍不得你,你母親更舍不得你,放下什麼是非黑白吧。”
“雖然很想騙您,但您說要心口一致,我目前並沒有打算放棄所想,即使死亡。”
父親半天說不出一句話,長出口氣後坐了下來,我跟著父親坐下後,父親開始告誡我。
“關于立志我已經跟你說過了,立志之後貴在守志。守志當以無心守之,自自然然融入于生活中,時刻在小事中踐行自己的志向。
如果被外物所牽被內欲所累,忍受不了眼前的困苦,降服不了自己的情緒,那麼在內心掙扎中必然會失去志向,被欲望和情緒所控制,要麼中途而廢,要麼不堪一擊。防守不堅固,進攻卻很怯懦,輕易違背誓言泄露他人秘密,最後只知道縱情享樂,沒辦法守住自己的志向。
如果真想守,則要像申包胥、伯夷、叔齊、柳下惠和甦武這樣的人一樣,正直做人遵守承諾。這些人堅守志向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而是從小開始,從簡單開始,無數個小和簡單合起來自然便完成了守志。
所以守志需要頭腦清明,需要融于生活中的小事,不需要太用力。”
我哭著說道︰“知道了,父親。”
父親眼珠一轉繼續說道︰“平常生活中有太多的陷阱,你如果要守志成功,就要做到以下這些事。
一、對待領導不需要太過親密,只要尊敬就可以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要老是去他那里,如果要找也得選擇合適的時間。若眾人一起去找,不要等別人走了自己還傻傻不離開,也不要在領導家里留宿。這些都是為了避免一些是非口舌,別人可能會誤會你跟領導打小報告,寡言少語謹小慎微就不會招致別人的怨恨。
二、立身要清遠。
面對別人過分的請求應當客氣的拒絕,你可以這麼說︰我從來沒做過這樣的事,也不會做。如果確實有急事求你,你也覺得不忍心,就可以表面上拒絕私底下替他想想辦法。這樣就可以使自己遠離這種托求請幫之風,也可以斷絕有些人的非分之想,還可以使自己的名聲不至于被收受饋贈而損毀。
三、做事的時候,先要研究清楚,清楚之後就放手去做。
如果有人阻攔,一定要讓他說明理由。如果人家說的很好,不能因為自己羞惱反而非議別人,如果人家理由不足還胡攪蠻纏,妄圖用情感來動搖你,你就要堅定志向對他置之不理。
四、見義勇為而不能求回報,見窮困應當伸以援手。
如果有人求你,應當先分析救濟的代價是否大于救濟本身,不能以損失自己過多去幫別人彌補小利。即使他再怎麼求你,這樣的情況也必須拒絕。大多數時候人家求你都是你有而別人沒有,那麼多半是可以幫助的。不敢拒絕別人,輕易就傾其所有,這種小情小義算不上大志向。
五、言語是君子機動應物的手段,一定要慎重。
如果沒有想好不究竟或者不了解,就忍住先別說,不然多說多錯。回去後再回想時,才知道當時不說沒什麼大不了,說了就可能招惹是非。所以話要精煉而少,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議論別人是庸人的天性。人們議論時你只要听著就好,基本沒什麼高論,大同小異都是閑言閑語罷了,不值得去附和。若非道義之言不要開口說,安靜祥和感悟大道,就沒有後悔的事了。
六、別人的爭論不要參與,默默旁觀就好,他們爭論的也基本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有人來問你,你就以不懂來推辭,旁觀者議論你也不要理睬。守大志的人,些許小事不值得去沾惹是非。如果是酒會,見到有人爭論且越吵越凶,趕緊離開才是,所謂見證之後的言語必然會得罪一方,那人便會對你心生怨恨。如果你听到錯誤的言論卻不去管,就又會讓你陷入兩難。不去管就是不仁,管了卻又管不了就是無能,沒有必要。
這些爭論大都是小人之間的爭吵,漫無目的胡攪蠻纏,白白耗費精力去管實在是愚蠢,不如遠離他們自己一個人喝酒。如果說話時涉及到自己不想說或者隱秘的事,不管他人如何說你,你都要守口如瓶不要怕他,這才算是有志向。
七、如果不是自己熟識的鄰居朋友親人,別人請客吃飯一般不要去,要找個借口拒絕。
把榮華富貴當做外事,除了特別要緊的事,都保持無欲無求的態度,這是最好的狀態。不必拘泥于小處的卑躬姿態,要在大處謙讓容納。不必在意小處的廉恥禮儀,應當在大處成全別人。比如臨朝讓官,臨義讓命,這才是忠臣烈士的節操。
八、不要打探別人的私事,見到別人交頭接耳自當遠離。
如果有人強迫你分享別人的秘密,應當義正言辭的拒絕。知道別人的秘密會讓別人睡不著覺,你就危險了。如果閑人前來嘲笑別人的缺點,你不要跟著起哄,對付這樣的小人要慢慢從無關緊要的贊同到最後變為不再苟同,沒必要非得冷著臉對他,你對他溫和而有距離,他自然就慢慢遠離了。
九、如果沒有利益交往和隸屬關系,是可以談天說地一起喝酒的,互相送點小禮物也不必刻意拒絕。但如果有利益和隸屬關系,又不知根知底,人家送你貴重財物絕對要當面拒絕。財物越厚則對你所求越多,往往都是禮法所不容的,君子應當深惡痛絕。
十、跟人喝酒不要勸酒,不要糾纏。人家勸你那就舉杯共飲,沒必要駁人家面子,醉意上來時就要停下來,不要喝的大醉而誤事。
差不多了,就先說這些吧,你要記好,這就是守志的要點。”
父親說的很長很慢,我听著听著逐漸感覺不對勁了……
“父親,你說的這些自己都沒做到啊,而且我感覺這不是什麼守志,基本都是生活中的技能啊!”
“是啊,就是說嘛,守志要融入平常生活才能久,你知道什麼。記好了不要忘,出去後寫在紙上。”
我擦了擦眼角說道︰“孩兒知道了。”
我大概能理解一個老父親的心,一想到這里我眼淚更加忍不住了。
父親別過臉去揮揮手讓我離開,可我怎麼忍心離開,心里像是一把把刀子扎進心尖,手指扣著監獄的木門嘎吱作響。
喜歡逆轉因果倒尋因請大家收藏︰()逆轉因果倒尋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