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夜兄,你都擠死了多少君子了?”
听著 啪啪的搏虱聲,小阮叔叔終于也說話了,阮咸字仲容,是阮籍伯伯的佷兒,他亦是披散頭發袒露胸膛,半躺在高處,正摸著隆起的肚皮打著嗝。
眾人驚異地抬起頭,齊齊看向了大阮叔叔,頓時滿竹林充滿了笑聲。
“哈哈哈哈……”
我好像听過大阮叔叔做過一篇文章,叫什麼《大人先生傳》,他把維護封建禮法的人比作褲襠里的虱子,以衣縫為吉宅,行不離縫隙,動不出褲襠,自以為得到了標準,餓了就咬人以為食用不盡,一朝衣服被焚,全虱便被滅絕了。
“不對!你們說的不對。”我滿臉通紅想跟這些無賴辯理。
“哦?你說說為什麼不對?”
山濤伯伯滿臉微笑地問我,眾人都伸長了脖子等著听我說。
甚至連剛剛一直睡覺的劉伯伯也抬起了頭,劉伶字伯倫,他年紀並沒有多大,但身材瘦弱彎腰駝背的,一臉皺紋活脫脫一個老年人,這里就數他最喜歡喝酒。
我捏了捏拳頭,小臉火辣辣的不知所措,可能被這些視線給嚇到了,胸膛起伏了幾下而後抬起頭堅定地說︰“不對,為人應該知恩圖報!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君子哪里錯了?”
“哈哈哈。”
眾人皆笑,但都投來了贊賞的目光,甚至有幾人叫好。
山濤伯伯笑著說︰“我們並沒有諷刺真情正氣的意思,以後你會知道的,嗯……但願你還是不要明白吧。听你向叔叔說你喜歡孔明,剛才你描述的是他嗎?”
我點點頭說︰“嗯,我要學他。”
父親沉靜如水的面容仿佛被什麼觸動了,柔和地嘆了口氣問我道︰“汗祚已盡,非人力可能為,竭力北伐,只添民苦,有什麼用呢?”
“扶漢祚正統不畏生死是為忠,報知遇之恩耗盡心血是為義,恪盡職守勤儉養民是為仁,知天命而抗天爭命是為勇,怎麼能說無用呢?”我一激動把這幾天想的全說了出來。
“呵呵,昭兒,你現在也是滿嘴仁義道德啊,這些話出去可別說,誰教你什麼漢祚正統的……
想孔明當年羽扇綸巾超爾脫俗,形體固美,神足而思敏,睡則三竿後,醒則梁甫吟,娛情山水,不可謂不瀟灑,有逍遙天地之姿。待到三顧茅廬之後,俗務纏身情義所困,每每食無味而寢無香,遠離自然,行為規矩,喪失靈性自然之美,以致耗盡心血吐血而亡,這實屬不智。另外,為私情小義而興兵不止,也未可吧?”說最後一句時父親抬起頭看了一眼陰沉沉的天。
“父親,我認為士為知己者死實為幸事,父親既認為孔明是小義,父親為何不出仕去踐行大義呢?”
眾皆不語,只是轉頭看向父親,父親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長大你就明白了,另外,你可是曹家外子。”
這時大阮伯伯開口了。
“叔夜兄,若有主德行無虧,公正大義,精誠待你,你願為之效力嗎?”
“未可知。”父親回答的有點寂寥。
“若天下崩壞,有英雄懷匡扶天下之志,含慈悲憫人之心,亦有正本清源之能,叔夜兄肯為之效死嗎?”大阮伯伯繼續設問道。
“未可知。”
父親說這三個字時微風吹過竹葉沙沙地響。
“這雨要來了,我們到底是避還是不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呵呵,孔明還真是幸運。”小阮叔叔突然有點落寞。
“這是怎麼說,我們來不是喝酒的嗎?”劉伯伯揉了揉醉眼,難看的小臉都撮成了一團,張口打了個哈欠。
“是啊,為兄的錯,本想著最後一聚,別壞了興致。”大阮伯伯哈哈一笑,端起酒杯遙祝道。
“干!”“干!”“干了干了。”“哈哈,好。”
“天下事自有定數,當下你我當歡,不提其他!”父親一掃頹勢,當下坐起再敬一碗,父親氣勢一起來,看著確實好帥啊。
當他們笑哈哈地喝酒時,山伯伯塞給我一只雞腿,我拿著雞腿退到旁邊的亭子里,一小口一小口地撕起來,既想一口氣吃完,又想永遠都吃不完。
寶貝似的雞腿在記憶里斷斷續續好像永遠吃不完,但一回頭還沒回過味就已經只剩骨頭了。
此時琵琶聲琴聲又響起了,父親在奶奶去世後就不再彈琴了,甚至當著阮伯伯的面砸了自己用十幾畝地換來的古琴,現在的他只喜歡打鐵煉丹。
大阮伯伯和小阮伯伯一人彈琴一人彈琵琶不住地搖頭晃腦,其他人各自選了個舒服的姿勢也都跟著搖頭,劉伶伯伯笑嘻嘻不斷地灌著自己,大阮伯伯不時地長嘯一聲,甚至有時候會學猿猴叫,此時引來其他人的興致,大家都像猴子一樣吼幾嗓子,那樣子,其實更像是吼出了內心的憤懣……
我坐在亭子里向遠處望去,天氣變化很快,要下雨了。
天地蒼茫,蟒河自天際而來,一瀉千里。近水接之遠山,勁松生焉,雲繞霧罩之間,其項依稀可見。野鶴出乎于霞雲,唧唧逐仙樂而來;背日謝暉于山林,縷縷穿蒼狗而出。忽而風起,金光隱匿,濃雲滾滾,翻然繾綣,雷霆霹靂,陡然生之。走獸忙而奔八方,飛禽慌而伏于巢,走石飛沙萬響吹孔,枯紅飄零天地不接。
秀曰︰“听此地籟,悟莊之達,壯哉!”康笑曰︰“二阮之人籟,合萬竅之地籟,幸已,奈何獨無天籟。”籍于風中長嘯,豁然笑曰︰“于風中長嘯,頓感‘與天地並生,而與萬物為一也’,吾等人籟地籟俱合,暢快飄揚似身滅,心神清淨無俗誤,精神獨與天地相往來,雖有感而無法言說,豈非天籟哉!”眾大笑更長嘯。
時狂風夾小珠而至,身心通泰透體清涼,土漸濕而絲竹聲漸息,眾端坐而感,一時忘我。
餓而大珠猛至,閃閃之間裂天之音回響不絕,水晶串珠簾枝折漿濺, 啵啵,茫茫無際之海乎?匯而成流,聚而成江,黃帛奔騰呼嘯入海而去。
連珠墜湖之景仿若沸湯,所謂水潤天地新,珠磨鏡湖毛,氤氳青光四起,霞蒸穹蓋顯低,仿佛靈氣生其中,又似萬物孕于焉,一時忘情。
戎目光如電,起身入于亭,觀八方造化,若有所動。濤喟然一嘆,緩步移亭,依欄而思。秀彳亍良久,終入亭而自嘆。籍拖濕重,于亭往顧,見康之泰然,愧而坐檐下,濕重更甚。咸自靠茂竹,言竹盡其用而我無用也。伶覆身大笑曰︰“吾與天地同醉矣。”獨康泰然危坐,睥睨于天,似有不平。
泠風入骨,寒食正酣。
俗雨潑盡,傲骨猶堅。
脫蛻棄穢,邈而登仙。
喜歡逆轉因果倒尋因請大家收藏︰()逆轉因果倒尋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