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被他挖了永寧渠的堤壩,水淹辛都,這滿城的百姓將……”
“來人!”
追是追不上了,小喬已經和劉琰遇上,並一同前往磐邑。
劉琰與她本就有婚約,完全是因為巍國攻打辛都,目的太明顯,加上瞧不上小喬,婚約作罷。
本來和親的是大喬,奈何對方有心上人,加之魏劭的名聲太凶,小喬索性就代替了姐姐。
不管目的如何,此時她想著和劉琰聯手保住磐邑;劉琰則是借她的勢接手磐邑,再給予巍國重擊,得到辛都。
雙方各有算計,面上一派和諧!
劉琰心狠手辣,絲毫不顧及城中百姓,安排守城士兵死守,自己的兵將則被調去在堤壩處安置硫磺。
只需拖延一段時間,就能炸毀堤壩,水淹辛都,反正死的是焉州人。
魏劭帶兵追至城外,派兵佯攻,卻遇死守的士兵和百姓。誰知發現硫磺的痕跡,猜他是想等巍軍進城後,點燃硫磺,屆時搭上整座城覆滅巍軍。
為防意外,加快攻城速度,魏芊苒早已潛入磐邑……
大軍被嚴防死守,獨身一人就容易多了,摸到糧倉,隨手一揮收下那些糧食,點燃糧倉處的硫磺。
城內起火,良崖的他自亂陣腳,魏劭帶人強攻,魏芊苒被人發現。
且戰且退,半路上還踫到被追的小喬︰“喬女郎,你沒事吧?”
“魏女,你如何進了城?糧倉是你燒的?”
聰明是聰明,但這里不是聊天的地方,因為巍軍已經入城,劉琰已經打算棄城而逃了。
“你先跟著我,別被誤傷了。”
誰讓他們家的人在高呼︰拿喬女祭旗!
來追小喬前,打得旗號就是喬女與人私奔,這種將巍國臉面踩在腳底的丑事,振奮了士氣。
更別提雙方本就有仇,估摸著看到她就會下死手!
只是路上遇到小股追兵,斬斷疾射而來的箭︰“你先走。”
小喬是真不會武,但她知道不添亂,跑得賊快,轉個身就遇到魏梟……
“魏梟將軍,劉琰要摧毀堤壩水淹辛都,還有魏……”
“你不會以為我是來救你的吧?”
魏梟搭弓的姿勢阻斷了她的話,立刻意識到他是來報仇的!
“當年若不是喬家背信棄義……”都沒听完他的話,轉身就跑。
管他要叨叨個啥,保命要緊!
蓄勢待發的箭立馬射出,被魏劭用刀擋了一下,箭勢避開了小喬,朝著魏芊苒來了。
哪知道那麼剛巧,她從另一邊冒了出來,閃身躲避,擦過臉頰︰“你們在干什麼?”
“阿姊女郎。”
沒時間听他們解釋,伸手打斷︰“魏劭你先帶兵去找小喬,劉琰的人也在找她。”
“魏梟,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盟友!
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喬家只是選擇了更利于自己,殺了她無濟于事。”
當年的事,焉州是無膽鼠輩,然辛都失守亦有魏家之責,若不是錯信喬家堅守,最起碼不會死得那般慘烈!
更重要的是現如今聯姻之事已成定局,殺了小喬于大局無利。
可以防備、遠離,但面上需得平和,畢竟魏劭舍不得她死。
魏梟從腰間拿出藥瓶︰“女郎,藥。”
隨手接過,追著魏劭的身影而去,看到的是小喬和魏劭單獨相處的畫面…
小喬聲聲泣訴,哭軟了魏劭的心腸。先是譴責魏劭心狠手辣、濫殺無辜;後點明喬家愛民如子,不似巍侯。
再說出十四年前的無奈,以柔克剛,話里話外貶低自己,可憐至極。
“上來,背你回去。”
“我怎麼敢?”
“別廢話,上來。”
背著她的身影,看出了魏劭的心動,一字一句謀劃的是心。
魏芊苒譏笑一聲︰“看到了嗎?美人心計,巍國的女君不出她手。”
“那我們更要提醒主公,莫中了她的計!”
“美人計能成功並不僅僅是因為其攻擊了人性中的欲望和弱點,還有中計者的甘之如飴。
他未必看不出來,不過是選擇了忽視所有的不對之處。自信能掌控全局,最終徹底落入陷阱!”
“你現在跟他說,不會有任何作用,所以魏梟,盡早選擇吧?”
魏梟沒有听懂,選擇什麼?
巍國的主公是魏劭,尊她敬她,二者應當是一體的,作何要區分?
魏芊苒沒有多做解釋,挖牆腳這事要謹慎,也無需點明,意會即可。
她無意過早暴露自身,會跟他透露也是確定了他不可能將這事告知魏劭,何況她有說了什麼嗎?
入夜。
營帳里,魏琦在給魏芊苒上藥︰“誰下手這般狠,竟劃傷女郎的臉!”
魏芊苒並不在意,翻著手中信件︰“小傷罷了。”
魏琦忿忿︰“怎麼能當小事,萬一毀了容,那些人更要笑話女郎。”
她替自家女郎不平,那些坐享其成的貴女沒有她家女郎英勇不說,還在背後編排、嘲諷,遲早撕了他們的嘴!
魏芊苒在思索另一件事︰“魏琦,待會你派人去傳話……”
話中要點明喬女誤信劉琰,以致焉州和巍國雙方不和,造成此戰。
劉琰等人更意圖放火燒城,若不是巍侯及時帶兵攻入,磐邑已成火海。
最後叮囑︰“磐邑既是和親敬獻巍國之城,便與焉州再無關系!城中百姓自是巍國百姓,不做區分。”
如何傳話、怎麼讓城中百姓相信,那是他們應該考慮的事。
獻了城,就不要再用城中百姓相脅,讓巍國低頭!
小喬本自信,只要自己不替巍侯說話,他就無法正式接管磐邑,時間長了便會低頭主動上門求娶。
結果魏芊苒釜底抽薪,縣令不配合,那便直接換上自己人!
城中更是流言四起,流言這玩意吧,真假先不論,反正傳到最後都會失了真。
不過主體意思沒變︰磐邑已經獻給巍國,巍侯更從良崖手中解救了磐邑。
想要和巍國人同等待遇,就得好好听話,做良民。
巍國可是有畝產五石的糧食,且產量持續增高,還有便于耕作的農具!
五石看著不多,但遠遠超出現今大多數的產量,即使焉州位處南方,至多也不過兩、三石,吃不飽是常事。
田稅僅三十稅一,遠比焉州低。
民以食為天,能吃飽肚子當哪國的百姓都可以,算計再次落空……
喜歡綜影視炮灰翻身請大家收藏︰()綜影視炮灰翻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