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潮白河,可不像後世,經過城市的沿河堤岸都被修繕過。
    現在的潮白河還是一片荒野的原生態景象。
    河邊,水草茂盛,蘆葦叢生,不時能看到一群群的水鳥從蘆葦叢中飛起。
    水鳥,野鴨在河中央捕食,嬉戲。
    在河中覓食的野鴨子,腦袋不停的四周轉悠,掃視著河面之下,警惕著四周的危險。
    一旦發現獵物,腦袋往水里一鑽,就消失在水中。
    獨留下一個小小的旋渦,告訴我們就在剛剛,有一只野鴨來過。
    然後,三、五十秒之後,在離它剛剛待過的位置不遠的地方,就能看到一只野鴨子“嗖”的從水里冒了出來。
    甩甩頭上的水珠,洋洋得意的炫耀著自己的獵物。
    也經常見到這附近的居民用自制的竹筏,木筏在河面上打魚,捕蝦。
    陳衛國沿著河岸游走,突然,在一處蘆葦叢中間發現一條竹筏。
    也不知道是誰藏在這里的。
    【既然有緣,那就先借用一下.】
    【這可比在河邊游走方便的多,也不容易讓人起疑。】
    想到就做,現在時間也不早了。
    陳衛國解開綁繩,跳上竹筏,撐著竹竿,緩緩的將竹筏劃向了河中央。
    這段水域水流平緩,河面平整,幾乎看不到大的波浪。
    陳衛國一邊控制著竹筏,一邊通過魚線感應著水中的情況。
    現在的潮白河,基本上還處于原生生態環境。
    沒有怎麼受到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不像現在的潮白河,經過人們的過度捕撈和工業生產的污染,河中 的魚類資源,已接近枯竭。
    陳衛國通過魚線,將意識擴展到水中,立馬就感應到,成片的魚群在水里游蕩。
    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
    像常見草魚,鯉魚,鯽魚隨處可見。
    季花魚,嘎牙子魚也有不少。
    只是傳說中的寶坻銀魚還沒有發現。
    一路收著,一路隨著河流緩緩的向下游飄去。
    為了更好的模擬潮白河的生態環境,他在空間中選了五個百畝魚塘,將其中的魚全部轉移到了其他魚塘里。
    把這五個魚塘的水全部換成了潮白河河水。
    還將河邊的水草蘆葦等等河邊植物,以及河床附近的河泥,成片的移植進了魚塘里。
    藏在水草中的水鳥,野鴨的等順手也被他收進了空間中。
    另外又新增了五個百畝魚塘,用來裝潮白河的魚獲。
    頓時,活著的動物越來越多,他的空間變得生機勃勃起來。
    工作的時間過得格外的快些。
    眼看著太陽已經西垂,時間差不多到了下午六點多了,夕陽已經變得通紅的掛在西邊天際。
    【該回去了,其他的魚獲收了不少,想要魚群在空間魚塘里自我繁衍,數量應該足夠了。】
    【只是有點可惜的是,這個寶坻銀魚還是沒有發現蹤跡。】
    兩個小時的順流而下,竹筏已經漂出了老遠。
    想要用竹竿撐回原地,實在是費時費力。
    他決定通過陸路,騎車回去。
    他撐著竹筏往岸邊劃去,突然一大片銀光閃閃的亮點,通過夕陽的折射,投射到他的意識之中。
    【這是些什麼東西?這麼多,還閃著銀白亮光?】
    【這難道就是銀光魚?】
    控制著魚線悄悄的靠近了這片水域,意念一動。
    頓時數百條在夕陽的照耀下銀光閃閃的小魚,連同周圍的河水一同被他收進了空間。
    從空間中抓出一條小魚,放在眼前大量。
    確實跟傳說中的銀魚很像。
    【只是傳說中的寶坻銀魚,產在天津寶坻而得名。】
    【以現在潮白河的流速,現在我的位置頂多到了通州地界。】
    【離天津寶坻還有七八十公里呢!】
    【不管那麼多了,先收了再說!】
    【眼看天馬上就要黑了,這趕回去還要不少時間,收回去,讓食堂里的人看看就知道了。】
    陳衛國當即也不再做他想,發動意念,控制著魚線向這群小魚包抄而去。
    這片水域里的魚群非常密集,小魚們幾乎是緊挨著在這片水域游動。
    細看還能發現,不少的小魚還排出一串串的小珠子。
    【這是在產卵吧?正好了!弄到空間里養著!】
    二十分鐘後,這片大概十畝大小的水域里面的銀色小魚,連同河水一起,都被他收進了空間。
    他初步估計了一下,這些小魚加起來,得有兩百多斤了。
    今天的收獲還是不錯的,總的魚獲數量比前幾次,在後海,前海弄到的魚獲加起來還要多些。
    主要是得益于潮白河里的水產太豐富了。
    魚群的種類也不是什剎海能夠比擬的。
    雖然潮白河的大魚數量不是太多,但是小魚多啊!
    幾兩的,一斤兩斤的小魚幾乎鋪滿了河床。
    有了這次的收獲,相信短時間內,是不用再出來弄魚弄蝦什麼的了。
    劃著竹筏到了岸邊,將竹筏收進了空間,取出自行車,快速蹬了上去。
    太陽落山之後,天空迅速的黑了下來。
    這時候在郊區是沒有路燈的,放眼望去,一片漆黑。
    只有在遙遠的邊際,有星星點點的燈光點綴這片黑夜。
    眼楮是看不清路面的,好在他能利用空間,外放精神力。
    感應的距離雖然不遠,只有一百米的距離,但以自行車的速度,足夠反應了。
    陳衛國飛快的蹬著自行車,四周一片寂靜,只有風在耳邊,呼呼的吹。
    在陳衛國回軋鋼廠必經的路上,有幾個人影,正在低聲私語。
    “大哥,我們都在這條路蹲了四五天了,每到天黑,路上連個鬼影都沒有,別說人了。”
    說話的人,听聲音比較稚嫩,估計在十三四歲的樣子,聲音屬于那種剛剛進入變聲期的那種。
    “別灰心,這條路可是連通通州和四九城的必經之路,從白天人來人往的人車狀況就知道。”
    老大的聲音及時響起,同樣的聲音稚嫩,也屬處于變聲期的那種,應該也是十三四歲的年紀,可能稍微大點。
    “現在雖然沒人,可難免會有人因為某些事情耽誤回家的時間,不得不晚上走夜路,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喜歡四合院︰饑荒年代,我有萬畝農場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饑荒年代,我有萬畝農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