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這東西嘛,它從來考慮的就不是什麼選拔人才,自古以來從官府到朝廷的體系,就是按照當官的什麼都不懂為基礎設計出來的,因為自古以來沒有任何一種方式能讓官員在學習階段就能掌握治理地方的能力,都得到了官位之上後現學,即便是你們紅營,你們的干部、預備,不也都是邊做邊學的嗎?”
“如果真想要靠考試就選拔擁有合格治理能力的人才,那就要像你們的社考一樣,直接考實際的政務、律法算學等等,但這些東西是那些家里連論語和四書五經都是手抄本的寒門白丁出身的士林子弟學得了的嗎?”
“紅營的社考能這麼考,是因為你們有免費的學堂,有掃盲的工作隊,有合作社、婦女會、孩兒營、工農會等各種組織的識字班和學習班,多多少少都能學習一些,但不在紅營控制區內的百姓,這些實際的政務和律法算學、自然地理之類的知識,上哪去學呢?紅營的社考從沒有只針對根據地內部的百姓吧?但這麼多年了,根據地外部考上來的,有幾個?”
侯俊鋮點點頭,紅營的社考類似于後世的公務員考試,一張試卷包羅萬象,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一百道選擇題都能刷掉一大批人,更別說後頭的策問了,這種考試方式自然是有利于教育相對普及的根據地,紅營控制區外的士子,除非是像顧炎武、黃宗羲等人這樣的通才,否則是極難通過紅營的社考。
但顧炎武和黃宗羲這一類通才,哪個不是世家豪族出身、有錢有閑才能研究其他東西?他們這一類人在頂尖的那一批讀書人里都是少數。
“除非像你們紅營一樣把所謂國民教育鋪開,士子學的星羅萬象,科舉才能考得星羅萬象,也有余力去接觸實務,這科舉才有選拔人才的作用,否則考出來的,必然是‘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歷代朝廷對此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歷代朝廷就沒人指望過單靠科舉來揀選人才,否則狀元直接給宰相、探花直接給部堂就好了嘛!”
“既然科舉無法揀選人才,那它最大的作用是什麼呢?”唐端笏頓了頓,似乎是在等侯俊鋮消化他的話語︰“是為了依靠科舉,把掌握知識和錢糧的士紳綁在朝廷的身上!是為了‘團結’!”
“科舉嘛,是以一種相對公平的方式,選出士紳之中不太傻的人當官,而且要盡量覆蓋到地主階級的所有人,尤其是其中的中下層,對于一個王朝的穩定延續來說,有沒有頂尖的人才並不重要,一群中人之姿的人鍛煉幾十年,也足夠管理國家了,維護朝廷內部的穩定、保證底層士人穩定的上升渠道,才是最重要的。”
“前明為何要設八股取士?四書五經考不出有能力的官員,這點是個人都知道,但格式越死板,判卷就越容易有統一的標準,能盡量杜絕徇私舞弊,考校的書目越少,就越有利于那些那些錢不多的窮書生,朝廷能夠團結和拉攏的士人也就更多,朝廷的統治自然也就愈發穩固。”
“八股取士弊端眾多,此事有明一代就多有討論,常有廢棄八股、改八股為論的倡議,但細細究之,若是八股廢除,又會有利于誰家呢?明末臨侯先生袁繼咸立三立書院倡議改革科舉,所設課藝除經學經典之外,還專設河防、攻守、財用等實務政務,提倡經世濟民之學,可臨侯先生同樣是世家出身,三立書院,又豈是尋常士子能上得了的?”
“科舉取士,除了用來團結士林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便是為朝廷引導天下思想,我之前也說了,那些寒門白丁出身的士人,他們沒有名師指導,家境也容不得他們去鑽研科考之外的雜學,所以只能跟著朝廷的指揮走,朝廷推崇的是什麼學問、什麼書籍,他們就只能做什麼文章、學什麼思想,沒什麼選擇的余地。”
“好比朝廷以八股取士,首重《四書》,八股考題幾乎都從《四書》之中節選,故而由明至清,大多數的士子便是‘什麼《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只先把《四書》一齊講明背熟,是最緊要的’,《詩經》者,那是孔聖欽定的經書,乃是儒學根本聖典之一,可就是因為朝廷不推崇,于是也成了‘虛應故事’的雜書。”
“所以說,科舉之制,根本就不是什麼選拔人才的手段,它就是一個工具,工具又哪有什麼好的壞的、一成不變的呢?”唐端笏雙手一攤︰“既然是工具,別人用得,紅營怎麼就用不得呢?”
“一件工具發揮什麼樣的效果,關鍵是要看使用者要達成什麼樣的目的,歷代朝廷設置科舉,目的是團結士紳以維護自己的統治,所以歷代朝廷的科舉,便會設置層層限制,好比州縣之中那些真正熟悉實務、擁有地方治理經驗的胥吏,卻被排除在科舉之外。”
“可紅營呢?你們所需要達成的目的是什麼?是要和清廷爭奪人心,拆解掉清廷和底層官紳之間的同盟;是要通過科舉讓一部分寒門白丁出身的士子轉而學習紅營的綱領和理念,自發的種下種子、為之後的改造打下一定的基礎;是要在紅營尚沒有足夠的能力大量鋪開免費的國民教育之前,在短期內彌補中層干部的不足。”
“你們和歷代朝廷的目的完全不同,科舉這個工具,又怎麼可能和歷代朝廷的科舉是一個東西呢?就像滿清,滿清的科舉是為了團結那些豪族世家、名士大儒,所以它的科舉形制和考試內容上和前明幾乎沒有差別,但實質上卻完全是兩個東西了。”
“還是那句話,一個工具要怎麼使用,說到底得看你們紅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紅營要改天換地、改造社會,這科舉制度自然也能成為改天換地、改造社會的工具!”
侯俊鋮咧嘴一笑,退後一步恭恭敬敬朝唐端笏行了一禮︰“謝師兄教誨,師弟明白了!”
喜歡赤潮覆清請大家收藏︰()赤潮覆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