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莉等他們都聊完了之後。
    于母于父也去干活了,于母帶著妹妹準備去把後院的菜澆水,順便把草給拔了。
    于父就在前面那里給做家具的工具都全部磨一遍,于莉就抱著王爺爺的手搖了一下,對著王爺爺撒嬌道︰“王爺爺,我在老家早就想你了,我都想吃糖了,我在老家都沒得糖吃,你能給我買一些吃唄,好不好嘛。”
    王爺爺拿著蒲扇輕輕的拍了拍于莉的小腦袋,挽著手說︰“哎喲,我的大妮兒啊,不要搖了,爺爺的老骨頭架子都被你搖散了,我看你說想吃糖了,不是想爺爺了。”
    于莉笑嘻嘻的說到︰“都想,都想。”
    于父正在院里面磨家具呢?听到于莉的話,就怕她把老爺子給惹生氣了。
    老爺子這兩年的脾氣越發的不好了。
    于父說到︰“大妮,你不要一來就叫你爺爺給你買糖吃。”
    老爺子听到于父的話對著于父吼沒好氣的說道︰“咱們爺倆的事,你少管,又沒找你拿錢,那麼多話干什麼?沒事做,那邊上的那些木匠活那麼多,干你的活去。”說完就拉著于莉的手往外面走去。
    于莉看著于夫被老爺子罵了,還無話可說的慫樣,偷偷的笑著。
    于父也一臉的無語看著一大一小的,嘀咕著︰“嘿,合著現在我還兩頭不鬧好了。”
    其實也不是說于莉真的想吃糖,也不是說她這個樣幼稚的樣子,非要老爺子去買東西給她吃,好歹內心里面也是20多歲的人了,那個糖吃不吃都無所謂。
    就想著讓給老爺子有一種被需要的精神寄托,老人家老了老了,就想著兒孫滿堂,熱熱鬧鬧的,有個小孩子在你的周圍里面轉來轉去的。
    所以于莉就拉著老爺子出去,順便給他活動活動一下筋骨,老爺子拉著于莉兩人一大一小的慢慢悠悠的晃著出家門。
    外面的大街小巷其實在于莉看來,哪一條路都差不多,兩人晃晃悠悠的到了賣麥芽糖的地方,買了一份麥芽糖,于莉吃著麥芽糖。
    就問著老爺子說到︰“爺爺這里為什麼要叫四九城呀,”
    老爺子對著于莉說︰“這個城市,四九城是老北京人的人的稱呼,老北京城從城牆劃分,從里到外是紫禁城黃層,分為內層和外層。
    外城又稱之為宮城。
    這皇城四門分別是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
    而內城的九門就是咱們現在後面的那一圈,分別是正陽門,崇文門,武宣門,朝陽門,德城門,東直門,西直門,安定門,德勝門。
    外層又立了七門,指的是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廣渠門,廣安門,東便門和西便門,每個門它都有它的用途走的車輛也不一樣。
    東直門走的是磚車所以他門上面有一塊磚代表著這里走磚車。
    朝陽門走的是糧車,因為他那一條路邊上刻著一谷稻麥穗,那糧食就從通州那邊運過來。
    離得近的就是朝陽門,崇文門那邊走的是酒車,那城里喝的酒都是燒鍋的燒酒,所以他那個酒車和那個壇子上都寫著攔路燒酒那四個字,而且我們那邊是管收稅的,那當時的官府呀,跟十幾家的燒鍋的簽了協議,想要走我這里,那就得上稅,所以有了這四個字就能證明這個酒是從崇文門這邊來的,已經上過稅了了。
    武宣門呢,走的是囚車,出了武宣門進入菜菜市場門口,這里就是準備問斬的地方了,也叫做死門。
    解城門呢,是走的是煤車,那會經常的經常的煤就是從門頭溝那邊拉過來的,所以門層門上就刻著一個小梅花。
    西直門呢,走水車,正好往西就是玉泉山,玉泉山的水質比較好,沒有雜質,那一會兒皇帝和宮里面的娘娘都是喝的是玉泉山的水。
    德勝門跟安定門都是走的是兵車,但這一出一進的,這仗還沒打呢,就想著勝利了,所以就說了以德取勝,打回來了就安定了,所以要走安定門,但是安定門還走一個糞車,因為那會安定門外面都是荒郊野外的,住的人比較少,就把糞場什麼的都放在那邊,所以打勝仗而凱旋歸來的將士們一回來就聞到了大糞的味道。
    朝陽門那邊呢,走的是龍車,中間線呢給皇帝的車走的,是有一個詞叫六合六安。
    他是干嘛的呢?回到紫禁城的太和門前朝的正門東邊協和門西邊西和門前朝的三個門店,太和殿和,保和殿這里就統稱為六和。
    不是還有返程時嗎,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還有以前的龍門和虎門就是咱們常說的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指的是方向東西南北外加起來就是六合。
    在紫禁城里面六安是皇城,它屬于紫禁城外的一圈,因此。那些黃親貴族們求的是內和外安,象征著天下太平,稱之為六合六安。
    王爺爺說完就對著于莉道︰“懂了嗎?小妮子。”
    那于莉又問他︰“為什麼有的人又叫這里稱北平呢。”
    王老爺子說到︰“外地人打仗了,那些人稱之為這里為北平,老北京人呢,就稱它為四九城,現在解放了大家又稱之為北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于莉︰“哦,那我差不多就明白了。”
    兩個人一邊聊一邊走,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一個多小時,兩人又慢慢悠悠的回到家,等回到家就可以開始吃中午飯了。
    于父也把那些工具都收了起來,于母把飯菜端出來,于莉趕緊的去拿碗筷,先給老爺子盛了一碗湯,再給于父于母妹妹各盛一碗。
    在城里的伙食總是要比鄉下的好,跟著王老爺子他們一起吃,雖然吃的也有粗糧,但是粗糧跟細糧對半放,沒有那麼難吃,而且菜還是炒的,里面有一些油水。
    在老家吃的直接就是沒有油水,里面放了幾滴滴油就這樣吃了,細糧也會放一些,有的時候還不放,都是粗糧,要是在後世紀的粗糧也還好了,但是現在的粗糧連里面的玉米芯也跟著一起打碎了吃,怎麼吃都割嗓子。
    于莉吃了兩年也還沒吃習慣,所以說她這兩年,要不是自己在山上給自己找補一些吃的,那肯定要被餓死了。
    于父看著于莉的樣子,他也沒覺得被家里面的人餓了,所以他也沒多問,其實要是真正的小于莉在的話,那肯定沒有現在。養的那麼好,。
    其實也還是于莉有著二十幾年的現代知識,儲存在腦海里面,想的那些都是吃的。
    所以說這兩年在山上也是東摸摸西摸摸找補一些,空間里面也差不多被她堆滿了山貨。
    她想著到時候看一下外面的世道安全了,準備拿出去換一些大米,白面,要不然于莉總感覺自己身上沒吃的就沒有安全感。
    飯後于莉把桌上的那些碗筷都收起來,準備去旁邊的耳房里面洗。
    堂屋里面的王爺爺跟于夫說著話。
    于父就問王爺爺︰“師傅,現在全國已都已經開放了,那什麼時候才能開辦小學呀?我還想著把大妮送去學校里讀書呢。”
    王老爺子說到︰“不著急,慢慢來,你要給國家一些時間,秩序也要一點一點的恢復,現在國家正式成立了軍管會,它就是負責我們這些大街小巷里面的所有小事情。”
    “還有一些重工廠,也要開始慢慢的恢復生產,國家也不可能靠著搶來的東西守護,買也沒錢,肯定要自己去研發。”
    再著學校也要重新再建,里面的那些桌椅板凳一下都要置辦齊全,所有的東西弄下來,差不多也要好些時間。”
    到時候讓大妮跟著他在家里面適應一段時間,然後再教他學習一些字。
    于父听到師傅的話,想了想也有道理,就說到︰“那好吧,師傅你多費心了。”
    王老爺子對著于夫的腳上踹了一腳,呵斥道︰“費什麼心,那是我孫女,你再說這樣的屁話,老子踹死你。”
    于父看著師傅要動怒的樣子,趕緊拍了拍腿上被師傅踹的地方一溜煙的跑出去干活了。
    王老爺子看了于父的背影,嘟囔著︰“兔崽子,不罵你,你心里面不舒服。”
    罵完人的老爺子就拿著于母給他泡好的小茶壺,走到他平時的老地方,今天大妮回來,他高興著躺在搖椅上晃晃悠悠的唱著跑了腔調的京腔,在時不時的對著茶壺小嘴來上一口小茶這小日子過得美得很。
    喜歡綜影視配角不配合請大家收藏︰()綜影視配角不配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