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秋
    早晨的陽光沐浴在山腳下,坡家大坳的小村莊里居住著百來號人家,算是個不大不小的村子。
    許麗麗從床上醒來,就坐在床炕上看著周圍的環境,發現她所在的地方,就是一個五十年代的木房子。
    許麗麗的腦袋一頓刺痛,傳來了原主的記憶,原主一個七歲的小孩的記憶不一會兒就全部傳輸完了
    原主于莉1940生,現在是中華民國時期1947年的秋天,原主的爺爺奶奶還有大伯,大娘都去秋收去了。
    兩個堂哥也跟著一起,留著原主在家,也是要原主在家里面把雞,豬的喂養一下,還要給全家做飯。
    原主的爹在四九城里一個木匠家做工,大師傅每個月會給兩斤肉,五斤白面,一塊袁大頭。
    就這還是很好的待遇了,還是于父做了有十幾年的木工才有的待遇。
    听到老爹說過,剛開始的時候要干三年的雜活,就只給飯吃,那個時候到處都在打仗,生意不好,師傅的脾氣也不好,天天都被師傅打罵是常有的事。
    現在好多了,于莉的娘就跟著于爹在師傅家,給師傅洗衣做飯,現在這個年代師傅就是你親爹,教會你吃飯的家伙,你就得給他養老,有兒女的還好,沒有的到老了,還要給師傅摔盆子,這就是一代人一代人的傳承,也是他們的規矩。
    在小丫頭的記憶里,王爺爺是一個古怪的老頭,但是還會時不時的給她糖吃,那是于莉記憶中甜甜的回憶。
    去年的時候于母懷孕了就把大閨女送回老家,叫老家的人幫著照看,但是于父不知道的是小丫頭回到老家就在家做起了小長工,天天家務活做個沒完。
    于母倒是知道。
    但是這個時代對媳婦的壓迫讓于母不敢多說一句話,只是想著她小的時候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多干家務活也沒事,以後好找婆家。
    許麗麗之後叫于莉)看了看太陽時間不早了的趕緊起來去打豬菜回來喂豬,要不然奶奶不給她飯吃就麻煩了。
    記憶里有兩次沒完成任務,後面都沒得晚飯吃。
    于莉按照記憶里的位置找到了鐮刀還有背簍就打開小院的大門出發了。
    走在小路上,到處都是籬笆路,邊上還有小石子,于莉沿著小路走了二十幾分鐘到了後山坡上的野菜地里割豬菜。
    這些活于莉的這個小身板自然而然的做習慣了的,也不感覺累,割了一個小時後就把背簍裝滿了。
    于莉把鐮刀倒著插到了草堆里,就準備背著豬菜回家,但是誰知道是不是思想有想法了,但是動作上就不行了,一個用力猛的一登,把背上的背簍和豬菜都仰過頭了,于莉整個人也跟著倒樅了起來,就這樣雙手雙腳的貼在背簍邊張牙舞爪的。
    于莉費了好半天勁才把豬菜背回家,砍碎了喂給豬,又把雞給喂了,就開始生火做飯。
    但是誰能告訴她一聲這火怎麼引呀?啊!沒有打火機就算了,火柴也沒有,于莉想著,不是看過電視里面打仗時候的片子還看到有火柴的嘛?
    怎麼家里沒有呀!
    怎麼用這個記憶里這個叫火鐮的東西呀,還有打火石。
    于莉看著這兩樣東西頭都大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火給養起來,腮幫子都吹痛了才把飯給弄好,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後。爺,奶,大娘大伯還有兩個堂哥都回來了。
    還沒進屋呢老遠的就听到了大娘陰陽怪氣的聲音說到“︰今天的這飯怎麼才做好呢,一個早上人呀都快渴死了。”
    于莉听到這聲音也才反應過來,每天把豬,雞喂了之後還要給地里干活的人燒水,弄好後給他們送去,但是今天光是引火就花費了不少的時間,一下子沒反應過來,忘記了。
    大娘還在那里邊打水洗手,邊喋喋不休的說到,︰“還是當姑娘的時候幸福啊,就這點活就干了一個早上。”
    旁邊大伯听到大娘一直沒完沒了的說著,就瞪了她一眼,大娘看到大伯的黑臉頓時不說話了。
    奶就開口給了大娘台階下的說到︰“吃飯吧,不要再說了,還不累呀。”
    大伯大娘听了也就沒說什麼了,兩個堂哥就自覺多了,馬上拿出碗筷出來分飯,爺坐主位,奶坐爺旁邊,飯桌還是這個時代的八仙桌,還是于父剛學會坐木匠給家里面打的。
    大伯坐在爺的右邊,大娘坐在奶的左邊兩個人分開著坐,兩個堂哥也挨著他們。
    于莉就挨著兩個堂哥的中間。
    各自拿各自的碗等著奶分飯,這是一家之主的權利,給大伯和爺分的最多,滿滿的一大碗。
    再給大娘和兩個哥哥分的差不多,然後最後是分了半碗給最小于莉。
    奶的碗里面也跟大娘的差不多。
    大娘隨時都跟于麗說︰“你人小那麼就少吃點,你兩個哥哥還要干活呢就多吃點啊!”
    于莉也沒說話,干了一個早上的活也都累廢了,誰還想說話呀。
    等爺開始動筷之後,大家都一起吃飯。于莉吃了一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差點沒吐出來,硬是硬生生的靠著心里不想挨巴掌的信念給吞了下去的,要是吐出來,奶的大手就伸過來了。
    你要是敢浪費糧食,那奶絕對給你一頓的毒打。
    但是沒人告訴她,這個飯卡喉嚨呀,咽也咽不下去。
    于莉馬上給自己的碗里倒了一小碗野菜湯放在碗里面泡著飯,跟著嘴巴里剩下的一點渣子跟著一起咽下去,最後小口小口的吃著才把這頓飯給吃完了的。
    等大家都吃完飯之後,于莉就把碗筷全部收完到廚房里去把碗筷洗了。
    沒有洗潔精,但也不油,實在洗不干淨,就在火堆里掏一點草木灰跟著一起洗,就干淨了。
    大娘跟奶奶就坐在旁邊吶鞋墊,爺就給挖地的鋤頭在磨石上磨磨鋤頭。
    兩個堂哥就在旁邊劈柴,大伯呢,就準備去挑水了。
    其實,大娘有的時候還想叫于莉去挑水的,但是于莉個子太小了,七歲大的孩子還不到一米一,扁擔又長,于莉挑不起來,所以就把挑水這一項家務給放棄了。
    大娘心里面想什麼,以前的小于莉不知道,但現在的于莉都知道,就是不想讓于莉浪費一點糧食,都要把她的身上的所有力氣榨干。
    但是人太小了,又怕去挑水出意外。
    砍柴砍不動,所以這些力氣活都是等家里面的男子漢回來之後再做的。
    大娘也不敢太過度的壓榨于莉,因為每次小叔子回來都帶了一些好東西,還帶了一些養老錢。
    她是知道的,自己給家里面添了兩個大孫子,小叔家就只有兩個閨女,所以說以後呀,說不定要兩個兒子呦給他養老呢,可能還要給小叔家摔盆子,以後多的事情還要麻煩兩個兒子。
    她才敢那麼過分,要不然的話她也不敢那麼放肆的欺負小叔子家的女兒。
    她知道,她說再多。
    罵再多,小叔子們人沒在家里面,家里的兩個老人也會偏向她,不會說多話,只是大伯有的時候听不下去了,就會阻止的。
    大娘就是嫉妒。
    弟媳能夠在城里面跟著小叔子吃香的喝辣的,不用干農活。
    所以每次大娘心情不好或者是累的厲害的時候就會對著小于莉發牢騷,但是也只是陰陽怪氣的說話不敢動手。
    于莉看著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她也不想待在家里。
    就背著背簍準備出去了,對著奶喊了一聲來,︰“奶,我出去摘野菜去了。”
    老太太來看了于莉一眼,沒說話,接著又開始干自己的事了。
    于莉看到奶的眼神,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就趕緊背著背簍和拿著鐮刀趕緊跑了出去。
    喜歡綜影視配角不配合請大家收藏︰()綜影視配角不配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