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雷站上台來,一襲長衫隨風輕輕搖曳,翩翩如仙,眉眼間帶著幾分笑意,溫暖而明亮。他望向台下滿座的觀眾,那一張張熱切的臉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如同春日里和煦的陽光,溫暖而舒適。他輕輕抬手,示意大家安靜,那動作優雅而從容。粉絲們立刻收斂了笑聲,但眼中的期待之光卻愈發閃亮,仿佛無數顆星辰在夜空中閃爍。
“今兒個,咱們來點不一樣的。”張雲雷開口,聲音溫潤如玉,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如同狐狸般狡猾又迷人。他微微一頓,故意賣了個關子,引得台下觀眾好奇心大起。“我呢,有幸請到了兩位重量級嘉賓,給我當捧哏。”
說著,他側身一指,先是指向了站在左側的九龍。九龍一身利落大褂,顯得精神抖擻,笑得見牙不見眼,那笑容燦爛如陽光,手里還假裝搓著不存在的頭發,那模樣滑稽又可愛,逗得台下粉絲一陣哄笑,氣氛頓時變得輕松愉悅。張雲雷故作無奈道︰“這位,九龍,大家都知道,薅逗哏頭發的一把好手。今兒個我可得小心了,免得我這幾根寶貝頭發不保。”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調侃,卻也透露出對九龍的親近和喜愛。
粉絲們笑聲更甚,有的還大聲喊著︰“辮兒哥,保重!”張雲雷笑著搖搖頭,那模樣既無奈又寵溺。他又轉向了右側的九良。九良一臉淡定,站得筆直如松,眼神里卻透著一股子“我什麼都沒說,但什麼都懂”的勁兒,那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一切。
“再瞧瞧這位,九良,一語致死的高手。”張雲雷介紹道,語氣中帶著幾分敬畏和調侃。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我今兒個要是說錯半句話,估摸著就得被他的金句給‘送走’。所以啊,大家伙兒,今兒個咱們這場子,可熱鬧了。”他的話音剛落,台下掌聲雷動,粉絲們對這樣的組合新奇又興奮,紛紛期待著接下來的表演。
張雲雷清了清嗓子,那聲音清脆悅耳,如同山澗清泉。他正式開始了表演︰“話說這天啊,特別的藍,藍得跟洗過似的。我呢,就悠閑地走在街上,享受著這難得的好天氣。突然……”他剛開了個頭,九龍就假裝伸手要去薅他的頭發,那動作迅速而狡猾。張雲雷也不躲避,只是挑眉看了看九龍,眼神中帶著幾分挑釁和玩笑︰“就我現在的身板,你敢薅我嗎?你薅一個試試。”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自信和張揚,引得台下觀眾笑聲連連,氣氛達到了高潮。
九龍一听這話,手在半空中愣是沒敢落下,裝模作樣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道︰“嘿,我這不是手癢癢嘛,辮兒哥,瞧您說的,我哪敢啊,您現在可是咱們這兒的寶貝疙瘩,踫都踫不得。”說完,還朝張雲雷擠了擠眼,那模樣活像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
張雲雷得意地笑了笑,繼續道︰“那我接著說啊,我悠閑地走在街上,突然,一陣風吹過,你猜怎麼著?”他故意賣了個關子,眼神在九龍和九良之間來回掃視,仿佛在挑選下一個接梗的人。
九良這時開口,語氣慢悠悠的,卻帶著幾分調侃︰“喲,這風莫不是把您那幾根寶貝頭發給吹亂了吧?”台下粉絲哄堂大笑,張雲雷佯裝生氣,指了指九良︰“嘿,你這小子,就知道給我下套。我這頭發可是剛梳好的,別亂說啊。”
九龍也湊熱鬧,擺手道︰“辮兒哥,您別跟他一般見識,他那是嫉妒您頭發比他多呢。您看我這頭發,想薅都薅不起來。”說完,還摸了摸自己那短短的頭發,逗得台下觀眾又是一陣笑聲。
台下粉絲紛紛猜測,有的喊︰“是不是看見了美女?”有的喊︰“是不是遇見了老熟人?”張雲雷笑著搖搖頭,神秘兮兮地說︰“都不對,我看見的,是一只……一只會說話的鸚鵡!”
九龍一听,瞪大了眼楮,假裝驚訝道︰“哎喲喂,辮兒哥,您這運氣可真好,走街上都能遇見會說話的鸚鵡,那鸚鵡說啥了?”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好奇和期待,仿佛自己真的想知道那只鸚鵡說了什麼。
張雲雷故作神秘,壓低了聲音︰“那鸚鵡啊,它瞅了我一眼,然後說了句……‘嘿,哥們兒,你頭發該剪了!’”話音剛落,台下爆發出一陣狂笑,張雲雷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九龍和九良更是笑得前仰後合,整個場子充滿了歡樂和笑聲。
笑聲過後,張雲雷拍了拍額頭,裝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我說呢,那天走街上總覺得有啥事兒,原來是這鸚鵡提醒我該剪頭發了。看來,這鸚鵡比我還注重形象呢!”
九龍接話道︰“辮兒哥,那您後來剪了沒?可別讓那鸚鵡比您還時髦啊!”他的話又引起一陣哄笑,張雲雷故作無奈地擺擺手︰“剪了剪了,能不剪嗎?萬一再遇上那鸚鵡,它不得笑話我啊。”
九良這時插話,眼神里閃爍著狡黠的光芒,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辮兒哥,您說那鸚鵡會不會是個托兒,專門在街上找發型不整的人,然後提醒他們去剪頭發,其實是某家理發店派來的?想借此招攬生意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雲雷一听,假裝一本正經地思考起來,眉頭微皺,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嗯,你說得有道理,說不定那鸚鵡背後還有個龐大的理發店集團,專門訓練它來做這事兒。不過,它那麼聰明,怎麼就沒去提醒提醒那些頭發亂得像雞窩的人呢?反而來找我這個發型還算整齊的人?”
九龍一听,立刻笑道︰“辮兒哥,那您就得問問那鸚鵡了,說不定它覺得您的頭發特別有潛力,剪一剪就能變成超級大帥哥,迷倒萬千少女呢!或者是它覺得您這發型雖然整齊,但還能更上一層樓,所以就特意來提醒您了。”
張雲雷得意一笑,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哼,找什麼別的理發店,我自己就開著雲雷造型呢,還不花錢。要是真想去剪頭發,我直接回自己的店里,讓師傅們給我好好打理打理,保證比那鸚鵡說的還要帥!”說完,他還得意地甩了甩頭,引得台下觀眾又是一陣哄笑。
九良撇撇嘴,慢悠悠道︰“喲,辮兒哥,您那雲雷造型確實厲害,可萬一那鸚鵡是有更高的審美呢,覺得外面有比您店里還好的發型師。”
張雲雷眼楮一瞪,佯裝生氣︰“嘿,我雲雷造型的師傅那都是頂尖的,還能比不過一只鸚鵡推薦的?”
九龍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腰,邊笑邊說︰“辮兒哥消消氣,說不定那鸚鵡就是個愛管閑事的家伙,壓根不懂啥發型。”
這時,台下有粉絲大喊︰“辮兒哥,您給我們說說雲雷造型有啥獨特的發型唄。”
張雲雷瞬間來了精神,挺直腰板道︰“那可太多了,什麼復古風、時尚風,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們做不出來的。就我這發型,也是雲雷造型的師傅精心設計的,走在時尚前沿呢。”
九良和九龍相視一笑,配合著鼓掌,台下觀眾也跟著歡呼,現場氣氛再次被推向高潮,這場表演在歡聲笑語中持續升溫。
張雲雷一听這話,臉上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露出了無奈的笑容。他朝台下那位名叫海棠的老粉點了點頭,笑道︰“嘿,你這丫頭,還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得,今兒個我就把這事兒給說清楚了。”
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其實啊,我媳婦兒確實不常下廚。她那雙手啊,是用來彈琴、畫畫的,哪是干這些粗活兒的。但那次,她是真的心疼我,看我錄節目累得不行,就硬著頭皮進了廚房。我呢,也是想給她個面子,就勉為其難地嘗了一口。”
說到這兒,張雲雷故意停頓了一下,台下觀眾都屏息凝神,生怕錯過接下來的劇情。只見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繼續說道︰“你們猜怎麼著?那湯啊,味道還真不錯!雖然手藝比不上大廚,但那份心意,比什麼都重要。”
九龍在一旁笑得見牙不見眼,“辮兒哥,你這寵妻無度啊,咱們都懂。不過,海棠姐說的也有道理,馨瀾小姐姐要是真下廚,那畫面,想想就……”他故意拉長了聲音,引得台下粉絲一陣哄笑。
張雲雷佯裝生氣地瞪了九龍一眼,隨即又笑開了,“行了行了,不跟你們開玩笑了。其實那次的湯,是我老婆特意去學的,她說我在外面辛苦,回來得喝點好的。至于手藝嘛,那當然是相當不錯了,我喝得一滴不剩。”
台下粉絲們又是一陣羨慕,有人大聲喊道︰“辮兒哥,你真是太幸福了!”張雲雷笑得眼楮都快眯成了一條縫,“那可不,我老婆對我好,那是我修來的福氣。”
九良見狀,又起了逗弄的心思,“辮兒哥,那你說說,嫂子平時還怎麼疼你啊?”張雲雷想了想,臉上泛起一抹溫柔的笑容,“她啊,總是記得我的喜好,我隨口一提的東西,她都能記在心里。還有,我工作忙的時候,她總是默默地在背後支持我,給我力量。”
九良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他拍了拍張雲雷的肩膀,說道︰“行了行了,辮兒哥,我們知道你幸福就行了。不過啊,這婚後生活啊,還真是讓人羨慕。看來,我也得趕緊找個媳婦兒了。”
張雲雷听了這話,笑得更加開心了。他朝台下觀眾看了一眼,說道︰“大伙兒啊,听見沒?咱們九良都急了,你們可得給他們介紹介紹啊。”
台下觀眾一听這話,紛紛笑了起來。有的大喊︰“辮兒哥,你自己幸福就行了,別拉我們下水啊。”
有的則調侃道︰“九良,你們別急,好姑娘多的是,慢慢來。”
氣氛一時之間變得異常熱烈,張雲雷看著台下的觀眾,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這些粉絲不僅僅是喜歡他的相聲,更是喜歡他那份真實、接地氣的生活態度。
海棠在台下笑道︰“辮哥哥,你這說得我們都想談戀愛了。馨瀾小姐姐真是太好了,你可得好好珍惜啊。”張雲雷用力地點點頭,“那是當然,我老婆這麼好,我肯定要好好珍惜一輩子。”
台下的粉絲們又是一陣歡笑和掌聲,有人大聲喊道︰“辮兒哥,你得好好對嫂子,不然我們可不答應!”
張雲雷笑容滿面,雙手合十向台下致謝︰“放心吧,我疼她還來不及呢,怎麼會不對她好。你們啊,就等著吃我和馨瀾的更多‘狗糧’吧!”
台下粉絲又是一陣哄笑,氣氛更加熱烈了。張雲雷笑著搖搖頭,繼續說道︰“其實啊,婚姻就是相互理解,相互扶持。我老婆理解我工作的辛苦,我也會盡力去體諒她,這就是我們的日常。雖然有時候會有些小摩擦,但那都是生活的調味劑,讓我們的感情更加深厚。”
這時,有粉絲大聲喊道︰“辮兒哥,那你們什麼時候要小寶寶啊?”張雲雷一听這話,臉上紅暈更甚,他笑著看了看台下的觀眾,說道︰“這個啊,得看緣分,緣分到了,自然就有了。到時候,我一定跟大家分享好消息。”
台下粉絲們紛紛鼓掌,表示期待。九良和九龍也笑著看著張雲雷,眼中滿是祝福。他們知道,張雲雷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這是他們最希望看到的。
表演還在繼續,張雲雷、九龍、九良三人配合默契,相聲段子一個接一個,逗得台下觀眾笑聲不斷。他們用自己的才華和努力,給觀眾帶來了歡樂,也傳遞了正能量。在這個舞台上,他們不僅僅是相聲演員,更是傳遞快樂和溫暖的使者。
喜歡張雲雷,緣定今生請大家收藏︰()張雲雷,緣定今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