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紅蕖一個激靈,
得,還開什麼分院啊,國子監這事情處理不好,現在的書院也要不保了。
“這群學生吃飽了沒事干,閑的吧!”一旁的王熙鳳一把將扇子拿下來,那樣子比原紅蕖還要生氣,
“姐姐,我去國子監幫你罵人!”
“可算了吧,那些文人罵人不帶髒字,就算是罵了你,你都不知道他們在罵人。”
“真是可惡,大好男兒不去保家衛國,單單在為難女子上面較勁兒!”王熙鳳這氣,看起來根本不像是因為國子監要和女子書院比拼考科舉,而是她自己的私人恩怨多一些。
原紅蕖略一思考,便知道是為何了。
那榮國府里面,暗地里面天天和她較勁兒別苗頭的那個,可不就是國子監祭酒家里的閨女!
也不知道今天這一場,有沒有國子監祭酒的推波助瀾。
“你早點歇著吧,我過去看一看。”原紅蕖不再和王熙鳳多言,“姑娘可是還在欽天監?”
前來報訊的丫頭,已經被璉二奶奶的幾句叫罵給嚇得呆住了,听到原紅蕖的聲音,這才愣愣的抬頭應了一聲,
“姑娘還在那里和他們商量具體的細節,還說要立下合約,免得他們反悔。”
這丫頭是偷跑出來的,她真沒想到姑娘會這樣大膽,竟然玩這麼大。
她雖然不太聰明,可是也能看出來今天去欽天監的那些官員們,望著國子監學生和姑娘辯論,不僅沒有勸阻,反而都是一臉看笑話的表情。
她們郡主雖然聰明,但是周圍這麼多老狐狸,又有國子監那些愣頭青們激著,姑娘怎麼可能不被坑!
所以這丫頭看情況不妙,趕緊和紫鵑說了一聲就先跑回來。
現在能將郡主從這場比試當中摘出來的,只有原大人了!
“不愧是黛玉,這種時候還能想著立合約。”原紅蕖不能露出半點心虛。
會試,是什麼考題來著?
書里面也沒有寫呀!
原紅蕖在馬車里面,腦子飛速轉著。
她從沒想過用科舉來做點什麼,怎麼可能關注到這一塊呢?
若是有試題,大不了她就是作弊了,早早讓學生們把類似題目的試卷給寫出來就是。
“原先生,我最近讀史,史書當中沒有這樣大批量女子參與科舉的事情,即便是野史里面記載女扮男裝去參加科舉,那也是頂了男子的名頭。國子監有這樣大的權利,可以讓女子直接參加科舉嗎?”
晚上下學之後,陳銀朵就來到了原府,原紅蕖走的時候將她也一起帶著。她見原紅蕖眉頭緊鎖,想來是為剛才那丫頭說的事情煩惱,陳銀朵便覺得有些奇怪。
這種比試能進行下去嗎?
還是天朝比草原那邊更為開放,男女完全平等?
原紅蕖剛才只想著那比試的勝面有多大,還真是忽視了這最重要的問題,听了陳銀朵的話才反應過來︰
自古以來從沒有女子參加過科舉,在本朝也沒有也從沒有這樣的先例。若是讓女學生和國子監的學生們一同參加科舉考試,女生們也要去貢院嗎?若是女生考中之後,是不是可以和男子一樣授官?
這國子監的學生們提出來這樣一個幾乎不可能的比試,意義何在?
“多謝你提醒我。”原紅蕖微微笑了一下,“我差點就鑽進死胡同了。”她坦言。
“我也是覺得奇怪,以為京城這里女子和男子一樣,都可以參與科舉。”陳銀朵語氣里有著淡淡的失望。
她是真的希望這件事情是真的,那說不定等若干年之後,她也能去參加科舉,考取個功名回來呢!
“早晚有一天,會這樣的。”原紅蕖目光堅定,既然國子監給了這樣一個機會,今天去欽天監的官員們也沒有異議,那不妨就把這個難題交給他們吧!
說不定這就是女子能以同等的機會邁入官場的第一步。
當然,雖然她如今是官身,不過她不算,她又不是考上來的!
欽天監里面,燈火通明。
黛玉一身淺青色衣裙,無疑是這里面最耀眼的存在,雖然今天除了她之外,另有不少人家也帶了自家的晚輩過來,里面不乏有她書院里面的學生。
但是此刻她站在長桌的一端,這邊只有她一人,身後是她的丫鬟,另一端則是國子監的學生,十幾個人圍著桌子,身後還有幾十號國子監的學子,他們都準備參加今年的秋闈。
不過听說皇上準備增開女子書院,還準備再開設一些女官的職位,他們這才著急,要和書院的女生們一較高下。
在他們看來,國家的資源就那麼多,給女人佔用了,那麼男人用的就少了。
他們寒窗苦讀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無不是抱著當官的念頭,哪能平白無故就被這些女人們給搶佔。
而且這些女子們,就讀了幾年的書,還不是全部都在做學問,學得十分雜亂,哪能和他們正兒八經的學子相比!
他們听說今晚上欽天監的觀星會,女子書院的代表絳珠郡主也在被邀請之列,也不知道哪個學子喊了一聲,他們就 一股腦圍到了這里。
黛玉不明所以的被他們各種問題轟炸了好一會兒,才算是明白了這些人的目的。
不過黛玉向來不懼挑戰,科舉于她來講,她覺得也沒什麼難度。
雖然原嬤嬤對科舉不太了解,不過黛玉很了解呀!
原嬤嬤書房里面沒什麼科舉方面的書,可是林家有呀!
她爹可是探花郎!
那一年會試她爹是全國第三名!
他們林家書房里面關于科舉的書,要說數量全揚州第二,都沒有人敢說是第一。
黛玉又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她還真是不怕科舉。
雖然一直以來她對科舉也挺有興趣的,可是沒有機會不是。
現在有人把機會捧到了她面前,這場比試,她一定要比!
至于拉上了書院做賭注,她覺得嬤嬤肯定會明白她的。
她看了一遍合同,又看了看合同後面那些學子們簽下的一連串名字,中人就是在場的一些官員,也簽下了自己的大名。
黛玉看過沒問題,這才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