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郡主的馬車一路駛進二門處,那邊早有丫鬟僕婦在那里候著,領頭的正是暫代掌家的珠大奶奶李紈。
黛玉下了馬車,李紈迎了過來,以往她給黛玉行禮,黛玉總是讓人攔著不許她多禮,這一次竟然生生受了她的禮,只說了一句,
“珠大嫂子管家辛苦了,我先去看過老太太再和你敘。”
她說著話腳步不停,徑直往老太太的榮慶堂走去。
後面跟著的李紈听到黛玉這話,心里忽然就七上八下起來。
她讓人去林家給黛玉傳了話,這事情做得不怎麼光明正大,林家高人多,只怕已經知道這事情是她做的了。
不過即便是被林家發覺是她做的,李紈也不後悔。
管家這事情,外面看著是風光無限,實際上真要做起來才發覺千頭萬縷,公中能支取的銀子少之又少,大部分時間都還要她來墊資。
賬房們說,以往璉二奶奶就是這樣管家的,等年底有結余了再還給二奶奶,若是沒有結余,那賬就只能先欠著。
李紈才知道這個家原來是這樣撐起來的,早知如此她說什麼也不會將這個燙手山芋攬在自己懷里。
這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
只能借著東府找人幫忙管家,讓王熙鳳回來。
而她明知道王熙鳳不可能會替東府管家,正巧王熙鳳若將東府拒了,總不會再把自己管家的事情也拒了吧?
只要她肯回來,這榮國府還得是她二奶奶才能管得了!
李紈往後是再也不會來眼紅這管家一事,她那點銀子不夠幾天填補的!
不說李紈心里面百轉千回,黛玉這里已經到了榮慶堂。
榮慶堂的丫鬟早得了信,正等著林郡主過來。
黛玉步子雖然急促,但儀態絲毫不亂。
她抬步走進去榮慶堂內室,抬眼便看到老太太斜靠在炕上,眼楮微微閉著,額頭上放著一條布巾,旁邊的丫鬟輕輕地給她捶著腿,看樣子像是睡著了。
黛玉正想先出去,待會兒老太太醒了再進來,便听到老太太的聲音,
“玉兒啊,快坐著歇一歇。”
黛玉听到聲音,忙朝著史老太君行了一禮,
“外祖母,黛玉來探望您了。”
老太太忙推著鴛鴦過去扶黛玉。
“林郡主,到了老太太這里,你還拘什麼禮,看著生分,倒讓老太太難受?”鴛鴦扶著黛玉在史老太君的炕邊坐下。
離得近了,黛玉這才發覺,老太太似乎是生了許多白發,以往她並沒有在老太太身上看到有一絲的暮年之感,如今卻實實在在感覺到,外祖母老了。
“外祖母,我听到她們說你昏迷不醒,當時我的心都要給嚇出來了,還好是她們夸張,要不然這會兒我該怎麼辦呢?”黛玉說的很是無助,眼眶還微微有些發紅,似乎若是沒有老太太在她身邊,她便什麼也做不了。
實際上她做的那些事,還真沒有哪一件是由老太太支持的。
不過老太太對她的好,也是切切實實的。
雖然這一次被人做局給賺了來,可等真的見到老太太的時候,黛玉發覺自己心里面只是慶幸,並沒有什麼怒氣。
幸好老太太問題不大,若是真的有個萬一……
“玉兒,我總是要看到你長大,看到你成親生子,過得開心幸福,才能放心下去跟你母親交待。”老太太握著黛玉的手。
黛玉感覺自己的一雙手被老太太用力握著不太舒服,因此便輕輕抽回了手,後面的雪雁將一個盒子奉上,黛玉接過盒子並將之打開,
“外祖母,這是原嬤嬤改良過的人參養榮丸,比咱們家里那些要好的多。您每天早晨吃上一粒,能延年益壽,身康體健。”
史老太君一口應下,鴛鴦接下盒子,細細收在老太太床頭的多寶閣里一眼就能夠看到的地方。
“玉兒,難為你了。你孤身一人,背井離鄉來到京城里面。老婆子本應該好好照顧你,應該將你放在跟前養護,可是這些年老婆子不僅沒有幫到你什麼,反而因為這家里的事情倒是累著你許多次。”
鴛鴦將一個大迎枕墊在老太太背後,讓她躺的更舒服一些,也方便她和黛玉說話。
史老太君這些都是真心話,她對黛玉的好,只能表現在平常多派人去林家走動,給黛玉送不少禮物等等,至于親自照看教養,她真是沒有做。
“外祖母,已經很好了。黛玉在京城的親戚,唯有您比這邊一家,咱們還是最親的骨肉,有什麼累不累的,能搭一把手我高興都來不及呢!”
黛玉有些動容,當年是自己想要回去京城的林家,不願意在榮國府多住,自己走的時候,老太太應該很傷心吧?
賈母听黛玉說得如此坦然,想到接下來要請黛玉幫忙的事情,不禁又覺得有些慚愧,可是若鳳丫頭不回來,這闔府上下要不了多久只怕是要亂了。
賈母沒想到有朝一日會遇到這樣的困境。
“玉兒,外祖母慚愧呀,我才出去了幾日,這家里面便鬧翻了天,你大舅舅和二舅舅听信了別人的讒言,把我好好的鳳丫頭給趕了出去。我知道她就在原先生家里,玉兒你能不能去當個說客,幫我勸一勸鳳丫頭早日回來,這家里可離不開她呀!”賈母拿帕子按了按眼角。
她是真的傷心,鳳丫頭竟然那麼大氣性,怎麼勸說都不肯回來,家里面的人去了一個遍,就差她老太太沒有親自過去了。
黛玉听了這話,臉色變得冷了一些,不過想到若是自己處在賈母這個位置,或許當初大舅舅和二舅舅對鳳姐下手的時候,自己也只能躲起來不聞不問。
“外祖母,既然璉二哥快回來了,不如等璉二哥回來之後再親自去接鳳姐姐回來。那時候鳳姐姐肯定會乖乖回來的。”黛玉不想去當這個說客。
鳳姐姐大著肚子,本來就不能太過操勞,這榮國府里面各種雜事紛紛擾擾,紛亂復雜,再過一個多月中秋時候,還要接待回來省親的賈元春,只怕一點閑也別想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