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小人物

第168章 袁氏的寶藏 四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有孚 本章︰第168章 袁氏的寶藏 四

    袁熙死時徐輯傷心欲絕,等從悲痛中回過神卻找不到劉琰,後來得知袁熙夫婦下葬的消息,老人家這才斷了念想,回到涼州老家打算安度余生。回到涼州才發現家鄉官場斗的厲害,雍州刺史邯鄲商和武威太守張猛兩個人簡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涼州內斗還得從頭說起,當初朝廷借口韋端歲數大,身體不好征招他入朝擔任太僕,過兩年以九卿身份退休,作為交換條件任命韋康接替涼州刺史,涼州還是韋家做主。關中士族覺得可以接受,韋端是三休之一,人家為了小輩操勞一輩子,總不能老死在州牧任上,也該讓這位大家長風光退休了。

    誰曾想中央利用父子交班,涼州沒人做主的的機會,分割涼州一部分地區另設雍州,派遣邯鄲商作為雍州刺史,以此分化關中的力量。

    關中士族當然不能允許,然而既成事實又不能讓朝廷更改,干脆讓張猛擔任武威太守,和邯鄲商對著干,你說東我偏朝西,你說收稅我偏截留,總之就不讓你好好干工作,千方百計擠走邯鄲商。

    張猛的親爹是大名鼎鼎的張奐,兩個哥哥一個是草聖張芝,一個是段煨身邊的張昶,背後還有涼州刺史韋康做靠山。邯鄲商雖然頭鐵可是勢單力孤,正缺信得過的朋友幫忙,邯鄲商和徐輯是早年至交,踫巧徐輯回家養老當然不能放過,三天兩頭登門拜訪,無論如何都要老朋友出山幫忙,徐輯拗不過只好接受推舉做了涼州酒泉太守。

    徐輯甫一上任張猛就啞火了,張猛可以不慣著邯鄲商,但不能違逆徐輯,人家起于微末兩落兩起,在名滿天下的袁家鍍過金,當過幽州從事中郎兼度遼將軍長史,州里地方、人事軍政一肩挑,用現在的話形容,相當于世界名校作出優異成績的海歸。

    按照資歷講涼州韋端第一,段煨第二,第三就是他徐輯,年齡大資格老,韋康見到都得尊稱一聲前輩。徐輯當郡守不算“擢授遷轉”,得算“舉進拜起”,屬于大材小用,張猛不是不想爭,是真不夠資格。

    雍州暫時安生了,老伴又去世了,徐輯只剩一個養子在身邊,人老了孤獨傷心便想起過去的同僚,想著總要照扶一二,憑著過去和幽州大族之間的關系,給王度安排個五阮關守將的差事。和曹性之間也經常通信往來,幾次邀請對方來酒泉任郡尉,只是當時曹性正全心全意尋找劉琰,事情就耽誤下來。

    徐輯听說過身材對不上的傳言,一次主薄龐𤔡偶然提起很多人在追查劉琰的下落,說者無心听者有意,想到劉琰娘舅家就在並州,從中山郡走飛狐口半個月就能到繁峙縣,徐輯越是分析越覺得事情蹊蹺。

    劉琰一定沒死,活著不敢隨意公開身,份孤身一人只能和商隊一起走,莫家等于雁門郡的土皇帝,劉琰到了莫家沒必要藏,但是沒听過莫家傳出什麼消息,現在看來大概率半路出了狀況。並州有草原商隊的就兩家,徐輯不怕劉琰被賣掉,就怕壓不住暴脾氣挨打受罪,當下派人帶著重金先去太原找王氏,問不出線索再去上黨申屠家。同時通知曹性做好準備,一旦找到線索馬上帶大弓手進並州搶人。

    消息一前一後回到酒泉郡,劉琰前腳剛進大陵,宋果就打听到屠各壓根沒有內亂,他意識到被騙卻無可奈何,听說使者正在找人馬上辭去了商隊的差事,來到酒泉見面也是一句話“搶人算我一個”。

    緊接著史路代表曹性來了,他本不會騎馬,從中山到酒泉這一路人歇馬不歇,半個多月屁股都顛開花了,說完一句“人在大陵”倒頭就睡。

    不知道的時候還能坦然過日子,真知道人沒死,還拿捏在別人手里,徐輯不管不顧集結騎兵就要殺進並州。

    史路好歹給拉住,請徐明府先冷靜一下,首先酒泉郡騎兵數量太少,而且你是袁熙舊臣,去大陵能不能搶回來人不知道,世人肯定會猜到劉琰還活著。

    當時匈奴人帶來句趙熙的口信“步攆射雀”,這四個字只有曹性明白,既然用暗語,證明劉琰情況不妙至少是被軟禁。然而換個思路,能讓匈奴人誤會身份還能傳出口信,同樣能證明人身安全暫時沒有威脅。

    大漢地方官上任沒必要通知南匈奴,所以匈奴人不了解徐輯在酒泉做郡守,他們找到曹性除了帶句口信,還追問徐輯的下落,並且對一口刀頗有興趣,顯然另有目的。

    方才徐輯熱血上頭,這時候也反應過來︰“打听老夫做什麼?和刀又有什麼關系?”

    史路搖頭表示不清楚,匈奴人嘴嚴的很,始終沒能套出更多的線索。

    主薄龐𤔡小聲提醒︰“明府,您確實有一口寶刀,興許匈奴人想要?”

    思召寄托著對故主的思念,比命都重要,徐輯盤算良久,還是想不明白其中的關聯︰“匈奴人要思召?要來干嘛?獻給曹操?”

    “不排除有這層目的,現在當務之急是見到人,所以您得給我刀。”

    史路講完可算長舒一口氣,來這一趟就為了把刀,同樣的話和曹性也講過一遍,當時曹性也是急吼吼的要殺進並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輯上下打量一陣眼前尖嘴猴腮的家伙︰“你去?”

    “我去,咋了?”

    史路明白對方什麼意思,可嘴上還是不服氣,辦事要靠腦子,宋果倒是五大三粗,不也兩句話給忽悠瘸了嗎。

    “我兒!”徐輯朝門外高喊一聲。

    門外進來一個戴著重孝,高高瘦瘦的少年人,一副軟弱無力的模樣走路沒有一點聲音,感覺輕飄飄的好像踩在棉花上,臉色蠟黃更做實了營養不良。

    “他?!”史路給氣笑了。

    龐𤔡一臉正色,小聲提醒︰“很強。”

    “強?!”

    史路真看不出這人哪里強,接近九尺確實夠高,就因為太高更顯的瘦弱,就像根面條,不看高度只看粗細,龐𤔡能裝下他兩個半。

    來人是徐輯養子楊豐,楊豐字伯陽,小字阿若,年紀不大名頭可不小。劍術宗師王越一生只收了兩個徒弟,大徒弟史言痴迷劍道,二弟子楊豐獨擅搏殺,涼州有句著名童謠“東市斯術史阿言,西市互砍楊阿若”。史言行走在河南,踫到他還能有禮貌的探討劍術,來涼州踫見楊豐沒有廢話只有互砍,關鍵在于每次活下來的都是他。

    史路是完全不信,沒見過劍術高手也听人說過,高手對戰需要爆發力,必然虎背熊腰,可你看楊豐哪里有半點熊虎的樣子?身材姑且不提,也許你是技巧型選手,高手走路含胸溜肩有利于發力順暢,步伐講究勁從地起,腰胯聯動,方便隨時應對危險。

    楊豐走路就跟個隨風飄動的紙片一般,兩腿軟綿綿虛弱的令人發指,史路都怕自己因為好奇一腳踢飛他,不過有一點好處,楊豐會輕飄飄落在地上不用擔心受傷。

    既然楊豐是徐輯的兒子,那史路也算長輩,長輩講話可就不客氣了︰“殺氣呢?我要看到殺氣!還不如我呢,我起碼還有腦子,病病秧秧有腦子嗎?長哪。。。。。。”

    史路還沒講完,忽然眼神一滯緩緩癱軟。

    楊豐抱起他放到一邊,返回徐輯身旁遞上一張絹布︰“父親,方才見在議事,故此沒有貿然打擾。”

    絹布是弘農夫人親筆信,上面除了落款只有一行字“大陵困龍,太原臥虎。思召橫切,漂杵斷苦。”

    潁川唐家,弘農郡,段煨。。。。。。度遼將軍張則?徐輯沉吟一陣才開口詢問︰“我兒估計段中明到哪里了?”

    “河東對侯防範很嚴,估計會很麻煩。”

    徐輯看向龐𤔡和宋果︰“子異先行打探南匈奴形勢,仲乙率騎兵扮做商隊,潛行至大陵近郊隨時听令行動。”

    龐𤔡試探開口︰“或許該與侯商量一二?”

    “寫的很清楚,潁川人支持直接動手。”說完徐輯轉頭看向兒子︰“帶上你那些狐朋狗友。”

    楊豐低頭稱諾︰“大人的意思是。。。。。。”

    徐輯狠狠攥緊拳頭,像是要擠出水來︰“踫沒踫過我不管,總之一個不留。”

    扮作商隊就得像個商隊的樣子,大隊騎兵走的很慢,期間龐𤔡傳回消息,張則和匈奴人走的很近。不好判斷張則是哪一頭的人,弘農夫人應該有後續書信或者使交代應該怎麼辦,已經動身弘農夫人就算派使者也找不到自己了。徐輯有些後悔沒多等一陣,不過話說回來,管他張則是哪一路人,先見到劉琰再說。

    徐輯現在還不能暴露,借著等宋果大隊人馬的時間,讓楊豐通過張則的路子去見劉琰,楊豐不善交際進來直接開門見山,酒泉太守是袁熙故吏,現在听說故主側室在大陵,請張則賣個面子讓見一面。

    還以為涼州人有什麼大事,原來是見個故主的家眷,張則多了個心眼詢問家眷是誰,當知道是側室趙熙之後更覺得無聊,雞毛蒜皮的小事索性賣個人情。張則當即寫信,先措辭嚴厲批評劉豹辦事不力,這麼久還不派騎兵過來,還想不想在大陵過好日子了?批評過後話鋒一轉講起場面話,理解大單于有難處,事情慢慢辦也可以,現在有個人情要你幫還了,我有個老朋友想見見趙熙,好了就這樣你看著辦吧。

    喜歡漢末小人物請大家收藏︰()漢末小人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小人物》,方便以後閱讀漢末小人物第168章 袁氏的寶藏 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小人物第168章 袁氏的寶藏 四並對漢末小人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