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小人物

第60章 司馬京兆 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有孚 本章︰第60章 司馬京兆 上

    前些年兵荒馬亂大家自顧不暇,登記在冊的皇室器物有很多散落出去,都說不清楚流落到哪些人手中,我不拿也有人拿干脆一起拿。現在劉琰手里就把玩著一件漆器,這是梁紹贈送的一件宮里的器物,別管值不值錢人家心意到了。

    “你說司徒公到底讓我來做什麼?”劉琰低頭開口。

    朱鑠死死盯著漆器,內紅外黑鎏金畫彩,看著像是一個飯盒,劉琰說話仿佛沒听到,催促幾遍才思索一番回答︰“想來也是考您搞錢的本事。”

    “想是要白來了。”劉琰琢磨著這道難題與本領大小沒有關系,陌生環境陌生人脈根本不可能拿出滿意答卷。

    朱鑠不再盯著漆盒,裝出安之若固的神態︰“換做是我就不來,已經到頂了何必自討煩擾。”

    位置不同角度自然不同,吃慣了海鮮大餐哪里還能咽的下窩頭咸菜,劉琰心里也是搓火︰“我是行黃閣事,萬一哪天給拿了還是個四百石給事罷了。”

    朱鑠詫異地看了眼劉琰︰“您是大漢獨一份散騎,還在乎什麼實職?”

    在他看來劉琰加官散騎,已經是比兩千石銀印青綬,完全沒必要在意其他,甚至沒具體權責更好。

    “送你了。”劉琰不想看他哈喇子淌一地,都拉絲了干脆賞出去。

    也不好就此回許昌去,梁紹話說的委婉,能听出來不想劉琰去找種家,琢磨人家講的很有道理,御賜腰帶送給潁川人,還成為弘農人的鴻都助教,現狀夠麻煩了,眼下最好別再亂搭什麼關系。

    放棄了給種氏下帖子拜訪的打算,安排朱鑠先出去多打听洛陽情況。信已然送到先靜待事情發展,看看情形決定去留。

    就這麼等了五天,沒打听到什麼有用的信息,司馬朗倒是一大早親自來請,關于發包工程有些細節還沒太理順,背後的大人物請劉琰過去當面研究一二。

    劉琰沒法拒絕,又是發包又是倒賣牽扯太大,不是哪一家能單獨做成的,司馬朗是士族推出來的代表,很多新鮮事物說不明白又做不得主,請劉琰過去商量無可厚非。

    洛陽郊外不遠有一處萬安山,順著山勢繞行很遠,穿過林木之間出現一座莊園。宅子不大沒有假山庭園看上去很普通,里面僕役很少四處靜悄悄顯得很冷清。

    穿過兩進院落繞進一處偏房,司馬朗告罪退停在房間外,進入發現房間很小,一席竹簾遮擋住了主位,屋內只有一名須發花白的老者坐在側首。

    老者微笑拜手︰“老夫司馬建公。”

    跪坐面對客人,先拱手後低頭,略微躬身行禮至頭與手齊停止,即為拜手禮。在漢代屬于官員之間的見面禮,通常是下級對上級或有所欽佩,為了表示敬重就會行拜手禮。

    劉琰立刻肅拜回禮︰“晚輩劉琰見過司馬京兆。”

    司馬防面上笑意不減︰“我兒伯達魯頓不得散騎智計要領,徘徊許久才告知老夫,因此相見得晚。”

    劉琰跪地頓首連稱不敢。

    “散騎莫拘謹,所謂學無止境先達為師,老夫也有不明之處須請教清楚。”

    司馬防表現的很坦誠,他對劉琰用的是表示欽佩的拜手禮,目的就是不想對方留下被輕視的印象。

    “如散騎所謀,貌似不需費甚錢,甚至朝廷還會倒欠。”

    劉琰點頭贊同,略微等了片刻補充道︰“若士族發貸朝廷百姓皆有債台。”

    “發包容易監管困難,施工期間若是有人偷工減料,或是出現其他質量問題,事關重大到時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幾個字司馬防特意加重語氣。

    劉琰再次頓首︰“在保證金的比例上體現差別,可以重大工程上多留一些。”

    司馬防再三說明咱倆是官員之間探討,都是為國為民做實事,拘泥于繁文縟節反倒影響工作︰“居民房舍何其多也,就怕人手不足,監管不利不能及時發現,民生無小事,房倒屋塌才發覺悔之晚矣。”

    外包只是約定俗成的方式,民間建房子都是自家雇工,連工帶料承包給工匠,工匠個人就是承包方,有了糾紛也是獨立事件影響不大。

    然而,對于大面積承包民居這還是頭一遭,誰都沒有經驗,監管起來難免有疏漏,不出事還好,出了事就是群死群傷的大事。

    這就很難辦,不像皇宮那種重點工程,監管程序嚴格清晰,責任層層到人從來不會出事,就算出事還可以一查到底,該撤職該抄家都有法可依。

    現在承包方變成士族,工匠只是施工者,並沒有真正限制承包方的相關法律條文,簡單懲處工匠根本無法阻止背後的承包者偷工減料。

    漢代法律分為《春秋》、《九章》、《詔令》、《科條》和《決事比》五種,《春秋》類似後世憲法具備最高法律效力;其次是《九章》,作為基本法主要調整基本的法律關系;《詔令》是根據形勢變化由皇帝發布的新法律新條文,具有通行全國的效力。

    此外,各個地方可以自身照實際情況發布《科條》,類似後世的某省某市的某某條例;《決事比》作為法律的補充,類似案例匯總,通常用來輔助判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足下泰山高徒,自當對律法有獨到見解。”司馬防拿出一捆竹簡推到劉琰面前,上面是洛陽令即將發布的《科條》草稿,上面若干條陳對士族承包民居工程做了相關法律約定。

    看得出用了心,所有可能的行為幾乎都涉及到了,措辭很嚴謹逐條寫的頗為繁復,基本能夠避免違法一方咬文嚼字鑽漏洞,只是這懲罰力度有些輕微,主要體現在罰金上,繳納既定數量的罰金之後就沒了後文,給人繳了罰款就算了解一樣的錯覺。

    司馬防止看出了對方的疑慮,深深嘆息一聲顯得很無奈︰“只是做到了有法可依,然而,並無比事例參考,至于追責確實有心無力。”

    事情就是這樣總卡在最關鍵處,新事務沒有案例作參考,懲罰重了被告會拿著過往類似案例申訴,往往糾纏不清懲罰便止步于此,說白了都怕麻煩沒人敢于擔責任。

    “足下一路來此可有什麼見聞?”司馬防突然轉移話題,不等劉琰回答,便開始自顧自講述百姓困境,說到流民慘狀憤懣之情溢于言表,大有一副對兒子恨鐵不成鋼之感。

    “首善之地容不得沙子,雷霆手段該用就用。”劉琰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說出這話,也許對流民慘狀感同身受,也許純粹是因為听煩了。

    司馬防會心一笑︰“若家族破敗還不上該如何?”

    “國家自有法度。”劉琰沒說別的,對于收債這些士族有的是經驗,不需旁人出主意。

    “老夫要記錄下來。”司馬防顯得很激動,手不住顫抖幾次都沒能握穩毛筆︰“老夫年歲大不中用,威碩可否代為記錄?安心,草稿而已隨意書寫。”

    正式行文多數用絹布書寫,竹簡偶爾也會使用,不過洛陽是首都,洛陽令用竹簡頒布行文太丟面子。幾條竹簡上存在涂改,正式行文不可能出現涂改,有小刀刮痕都算違規,可見確實是草稿。

    劉琰在末尾找了處空白,動筆寫上︰罪當極刑,看了看覺得威懾效力不足,然是草稿隨便記錄不必負責,在後面繼續寫上一行︰當抄沒,甚者發有司議判流。

    司馬防看過顯得很激動,起身從角落里拿出幾張紙,這是整個洛陽重建計劃,以五年為一期分三期執行,從投資回報兩方面切入計劃的極為詳細,各種偶然突發都作好了預案。

    這麼看司馬朗應該是第一時間就匯報了,司馬家用幾天時間分析預測,才做出來如此詳細的計劃。劉琰暗自佩服對方團隊能人不少,人數也一定非常多,才能在短短五天時間內做得如此細致。

    劉琰大略瀏覽一遍,很多地方並沒有去看,司馬防也不計較,隨即卻話鋒一轉︰“很多事情都看不到明顯的利益,也許是眼光不夠長遠,可既然眼光不夠長遠,那又因何去做呢,權威名望這些借口都不足以解釋。”

    司馬防頓了頓,似乎是思考接下來的話是否該說︰“有些事很單純,單純到出乎意料,暴力從來都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除非打不贏才需要使用其他手段,兩者的結果或者說過程都可算算作收獲,當然也包括經濟上的。”

    司馬防喝了口茶,像是始終在自言自語︰“出于種種原因,有些人,或是不能又或是不願意親自下場,說是陰險也好虛偽也罷,這就是所謂政治。

    說完看向一臉懵懂的劉琰︰“歸根結底暴力才是人的本性,當然不僅是人,也包括世間所有物種,老夫講的可對?”

    司馬防用大白話講出今學的核心觀點,世間萬物都遵從一個法則,用最少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益,暴力是生存的最優選擇,這是生物的生存本能,與道德信仰等精神層面無關。

    就好比農夫收獲小麥,不會在意小麥是否會因收割而死亡,農夫會選擇性意認為小麥不算生靈;一樣道理,獵戶不會因為道德束縛放棄狩獵,軍隊不會因為信義原則放棄偷襲,國家民族間只有你死我活的競爭關系。

    之所以放棄暴力選擇和平發展,只是因為沒有佔據絕對優勢,雙方實力差距不大,用暴力手段付出的代價無法承受,因此才會暫時忍耐。

    可怕的是,選擇暴力與資源有限或無限無關,生物求生的能力是有限的,能力有限意味著獲取資源仍舊被局限在有限空間中。

    即使求生手段不斷進步也終有一個閾值,到達閾值後競爭矛盾再次凸顯,世界就這麼大人口卻不斷膨脹,人類最終會發現窮盡一切也無法涉足太陽系之外。

    或許有族群選擇自我閹割,控制新生人口向周邊怯魅,然而世界是一個整體,不能忽視這個整體是由個體組成,你可以自我閹割,但不能控制其他族群同樣控制人口。

    發展下去暴力解決仍舊在所難免,而最先自我閹割的那個族群或許會是第一個出局的,世界只尊重現實,生存與發展靠的是強權和實力而不是怯魅。

    這個問題今學自身也在回避,因為論證過程太過殘酷,超出了人性善惡的範疇,直達事物原始法則的境地,很多學者法接受悲觀導致抑郁自殺。

    喜歡漢末小人物請大家收藏︰()漢末小人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小人物》,方便以後閱讀漢末小人物第60章 司馬京兆 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小人物第60章 司馬京兆 上並對漢末小人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