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小人物

第43章 長者伎倆 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有孚 本章︰第43章 長者伎倆 下

    劉琰有求學背景只有趙溫等寥寥幾人知曉,應劭專攻法學詩詞歌賦並不擅長,現在這場合該寫詩辭應景,趙溫就怕劉琰寫一篇申論出來,不管寫的好與不好,都算作文化底蘊不夠,是沒有修養的表現。

    此時人群表情各異,有人翹首企盼,有人幸災樂禍,更多人竊竊私語指指點點。場面不能總僵持下去,趙溫做了最壞的打算︰“詩辭皆可重在筆意。”

    劉琰微微點頭,拿起筆沉吟片刻一蹴而就︰

    琰千年皓色棲,鴻鵠萬里苦鳴稀。柔香笑靨隨天意,翹袖折腰扮粉衣。妙筆磅礡君子器,淋灕碎墨素潔肌。一朝旦有扶搖起,授紫懷金九命旗。

    劉琰字寫大了,沿著侍女脊背一路寫到下身,舔舐筆頭沿著開合處落款完畢。隨著趙彥唱念出口全場寂靜無聲,倒不是詩文寫得多好,關鍵是一筆字體似曾相識,外露蠶頭燕尾內藏俊秀縴柔,字跡轉折開合連帶細微之處個人特征濃厚。

    楊眾眉頭緊皺筆跡越看越熟悉,呆立半響猛然抬頭︰“敢問威碩,《漢官儀》四五兩卷出自你手筆?”

    ,平仄太嚴顯得很拘謹,有孤平或者至少末句改成三平調會更貼近當下,時間倉促對仗也不工整,似乎還有改動的余地,劉琰還在琢磨,听耳畔問話隨口回答︰“最後三卷有一半也是我謄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楊眾發覺劉琰心不在焉,眯起眼楮一字一頓。

    “民不可使,由之知之。”劉琰下意識講完忽然意識到什麼,瞬間寒毛乍起後退兩步,臉色嚇的煞白哆哆嗦嗦解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根本不給反應時間,楊眾搶前半步︰“毋友不如己者?”

    這句話出自《學而第一》,本段原文是︰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有三種解釋,其一聯系上下文解釋︰人以忠信為本,不要和不如(以忠信為交友標準)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交錯朋友)不要懼怕改正。

    其二各句成三部分單獨解釋︰君子以忠信為本。不要以為其他人不如自己。有了過錯不要怕改正。

    其三以中庸之法引申解釋意義,最大限度擴展孔子的哲學含意︰行事以忠信為主,不要結交(知趣不投,志向不同)的人,有了過錯不要懼怕改正。

    第二種解釋能完善孔子偉岸形象,從任何一個角度都找不出人格上的弱點,體現孔總的廣博胸襟︰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少關心短處,君子有包容之心,儒家推己及人,不友不如己者則天下無友矣。

    而第三種解釋急近功利,將儒家抬高到文明層次,同時又不失中庸之道,可以說類似以近代哲學技巧,用辯證的方法解釋古文經典。

    很遺憾劉琰沒接觸過後兩種解釋,今派可不照顧孔子的偉岸形象,直接照書上下文聯系,該怎麼解釋就怎麼解釋。古派會解釋︰不友不如己者則天下無友矣。按今派理論直接講過則勿憚改,間接認可第一種解釋。

    實際上楊眾挖了個坑,前兩種都不必講,要回答也很簡單就三個字︰主忠信。我不說改不改的話,也不跟你咬文嚼字,我直接上升道德層面,君子以忠信為本,其他的事如何處理你自己琢磨,這才是最正確,最符合中庸之道的答案——什麼事都不講透,顯得高深莫測。

    管寧割席就是直來直去的教訓,世人都對管寧高尚德行推崇備至,結果華歆仕途順暢,管寧到死還是一個隱士,不是不想出來做官,人情世故搞不明白道德再高尚有什麼用?就算是出來做官也就是個吉祥物罷了。

    能出席司徒筵席都是人精,看劉琰支支吾吾的樣子就明白其中原委,打擊楊彪這件事趙溫出了大力,楊眾這是借機會找茬兒。事不關己都冷眼看熱鬧,大多數人可憐應劭混的太慘,沒想到今派沒落成這幅樣子,找不到徒弟連女孩子都收。

    楊眾面色紅潤透光眼神精芒畢露,貪婪神情仿佛找到不得了的寶物一般,欺身上前攥緊劉琰手腕︰“威碩莫怕,今時不同往日,早已沒了學術之爭。”

    “要我說應仲瑗也忒小心眼兒,李子堅都沒五十年了,什麼古學今學大大方方傳唄,怕我等找他麻煩怎的?”張喜搖頭晃腦走到近前大發感慨。

    “要說這詩,也不愧是泰山一脈。”董芬適時打岔,輕搖團扇笑意連連︰“泰山重文章輕辭賦所謂務實避虛,念白抑揚,頓挫如登階之難,唱喏鏗鏘,對仗出駢偶之俗,且句句押韻當真苦了譜曲之人啊。”

    “散騎怕是不通音律。”丁沖說完一眾公卿哈哈大笑。

    “音律也當與時俱進,古來詩辭與當今樂府已然不同。”趙彥上來打圓場,看向劉琰多出不少和善。師從應劭當世唯一,這樣的妹妹當算長臉,雖說平仄確實詰屈落了下乘,可換個角度想,能寫詩到底是件美事。

    楊眾手里慢慢摩挲感受細膩︰“句末都壓本韻,你到痛快,卻不知太多太密太小氣,這平仄也工整得過了頭,因形害意不可取。師承所限不怪你,入我門來當秘授弘農精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趙溫上前分開兩人,楊眾還想去抓卻被擋住。

    看著劉琰躲遠楊眾搖搖頭,聲音壓得很低︰“你早知道是不是?開個價兒吧,我弘農不夠還有河內。”

    趙溫听到河內兩個字微微一顫,轉瞬目光凝重一臉堅定︰“至寶無價。”

    楊眾余光瞄向劉琰,笑容越來越盛︰“無妨,不就是鴻都學位嘛,我現在做主入書科。”

    “楊德祖隨時可以來,憑我等交情鴻都學位就不必了,免得讓人閑話是交易。”

    楊眾微笑擺手︰“你不就是如此打算嘛,各插一腳大家安好。”

    “老夫現在改主意了。”

    楊眾思索一陣明白過來︰“因為在下方才言到河內?”

    兩人目光對視眼神交流,不必講話全在不言中,楊眾看了眼劉琰趕緊扭頭,抑制不住貪婪欲念又讓他依依不舍,躊躇半響才轉身離開,邊走嘴里邊念叨︰“咱們來日方長。”

    “豎子!”趙溫轉頭對兒子低聲怒喝,手動了幾下始終沒有抬起。

    “兒只是想抬舉她,確實沒料到引出如此麻煩。”

    “莫要推卸給她。”趙溫言辭逐漸緩和緊緊抱住劉琰似乎怕被搶走︰“老夫位極人臣已別無所求,你若孝便幫為父守好。”

    趙彥經過劉琰身邊一臉無辜︰“你該找機會說明白。”頓了頓哀嘆一聲︰“都怪為兄。”

    “我闖大禍了。”劉琰一臉生無可戀,作為內門弟子應劭反復強調絕對不可以暴露。

    借用論語話說就是攻乎異端,斯害己也。這句話今古就有意義相反的不同解釋,其實對于孔子今古兩派幾乎沒有哪個地方沒有分歧。今派解釋這句話是,攻擊小道是有害的事情,善與人同其害自止。古文一派主張解釋成︰攻擊異端禍害就消除了,研究異端則非常有害。

    這里的核心是對不同觀點和諸子百家的態度,今派說成小道有可觀者焉,抱以寬容。古派則稱為異端邪說,不但要消滅更不能接觸。

    不是說今派海納百川有多寬容,今派開宗伊始就先天不足,祖師李固死的太早,五十三歲人就沒了,出生比他還早的古派祖師馬融卻高壽八十七。要命的是李固因反對梁翼被殺死,整個家族門生都受到牽連,導致今派傳承遭到慘重打擊。

    古派持續發展逐漸佔據話語權,傳承穩固人數眾多自然要打擊其他派別,今派始終弱小到現在幾乎絕跡,更不可能明目張膽到處樹敵。包容只是生存之道,換做今派繁盛古派沒落,今派會一樣往死里整其他學說。

    應劭是靠著成名早,家族有背景勢力龐大因此沒人敢動他,而且應氏幾代人主要成就都在法學上,屬于技術型人才,不亂來沒必要動他。鑽研法學沒個三年五載難入門,劉琰五經都只學了個七八,法學一項沒來得及深入接觸就跑出來了。

    “應仲瑗與你都多慮了,放心沒什麼大不了,都在向錢看誰還在乎學術之爭?”趙溫輕輕撫摸劉琰後背,眼光中怨念一閃即逝︰“院中有駿馬,何不下去玩玩也好散心。”

    趙彥一路小跑跟在兩人後面下樓,到了院子中果然三匹駿馬在廄中吃草。

    趙溫抬手淡然笑道︰“隨意選取。”

    一匹紅色駿馬最為神駿,尤其是配飾讓人眼光發亮︰“白銀馬鐙,可真有錢。”

    趙彥嗤笑一聲︰“這算什麼,西域販來大宛馬都配純金馬鐙。”

    “不就是純金嘛,我家便桶也是純金。”劉琰嘴硬卻心中發虛,不是因為謊稱袁熙器具屬于自家,是袁紹家有黃金器具不假,可絕大部分家產都在洛陽被董卓奪了,要論有錢還是比不上京城顯貴。

    趙彥笑意微不可察︰“黃金確實普通,莫非你家也有大宛馬?”

    “我男人有,算了,馬能值幾個錢。”劉琰心情低落起來,不該拿錢和他相提並論,錢和人之間她肯定毫不猶豫選人。隱約中有個念頭讓劉琰心底發寒,選人可能因為錢還不夠多。

    “還行吧,大宛馬五千金,肅慎馬一千金,幽州馬五百金,都是足秤五銖錢。”趙彥說的風輕雲淡,劉琰卻不免咋舌,手上猛拍面前馬鞍︰“這馬要五萬好錢?!在我們幽州買十匹隨便挑!辛苦點兒去烏桓人那兒換一群還能省不少錢。”

    事實如此不假,可現實就是現實,趙彥聳肩攤手︰“這是底價,大家爭搶只會更貴,這里可是中原,不出好馬。”

    劉琰翻身上馬︰“以後我就販馬了,等發達了大宛馬不好說,肅慎馬我挑匹最好的送你。”

    趙彥死死抓住馬韁繩,關切之意溢于言表︰“慢點!慢點!院子里遛一遛即可,為兄為你牽馬,莫要抽鞭子。”

    劉琰有些莫名感動,這才是當哥的樣子,有心縱馬馳騁想一想還是算了,這時趙溫上前拉開兒子,昂首看向院外︰“我兒,縱情馳騁去吧。”

    看兒子急了趙溫附耳幾句,趙彥面色驚異,眼神說不出的古怪。

    看著劉琰遠去趙彥不免擔心,對趙溫躬身開口︰“就怕逃入宮去,要不我喚人跟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溫深深望向遠方背影一甩袍袖︰“必定歸來。”

    出了君道閣一路奔馳,沿途不管何人遠遠見了那馬紛紛躲藏,如同躲避瘟疫一般,駿馬越跑越快,過了十幾個街口瞧見皇宮大門才駐馬停住。劉琰翻身下馬朝皇宮走幾步,拳頭攥緊松開,再攥緊再松開,咬緊牙關邁開大步沒走多遠踉蹌跪倒在地,淚水撲簌簌落到土里消失不見。

    一陣報時鼓聲響過劉琰渾身一顫,站起身回到馬前摸起銀馬鐙,心髒劇烈跳動,粗重喘息傳入耳畔。過了好久扭頭凝望一眼皇宮大門,翻身上馬原路返回觀道閣。一路絕塵不恨路遠只恨馬慢,趙彥正在門口焦急等待,劉琰看了眼他也不打招呼,跳下馬背快步進入院落。只見趙溫滿臉笑意站在院子當中,那份從容那份淡定如早有料到一般。

    四周高牆鐵門關閉,再入牢籠劉琰心中反而有些欣喜,走到近前低頭說道︰“真是好馬。”

    “就這匹吧。”趙溫話音剛落,身邊君道閣主事躬身上前拿出文書就要落筆。

    劉琰一把抓住觀道閣主事︰“不要,不要了。”

    “何必拘泥,怕是過段時日你便看不上嘍。”劉琰死活不讓買下來,趙溫也不執著呵呵笑著大步離去。

    回到頂樓侍女們正在更換新的菜品,張喜走上來埋怨︰“藏哪里耍去了?大家都在找你。”

    “觀散騎跑馬。”趙溫朗聲開口生怕別人听不到。

    公卿們都安靜下來朝劉琰看去,丁沖大步走來聲似洪鐘︰“不會真是冀州千人?”

    “千人算什麼,易侯的七𥇧ㄦ梲じ�資佷岬謾!閉暈潞斂謊謔蔚靡狻br />
    “公孫瓚的北斗軍旗?!”楊眾推開人群,幾步走到劉琰身前上下打量,嘴角不住抽動根本不相信。

    “戰報就在尚書台,是咱們自己渠道假不了,不光是奪旗,哎,你們有空真該去看看。”趙溫說完抬手指點兒子︰“糊涂蛋。”

    郭浦湊上前來為同僚解圍︰“不怪趙兄,幽州偏遠往日沒人在意,丟在角落滿是灰塵,故此無人有心查閱。”

    韓斌也跟著點頭︰“看來要多關注幽州,莫名出了悍將強兵,听聞公孫瓚可是被劉校尉打慘了。”

    “這倒是個方向。”楊眾嘴中小聲念叨,低著頭心里不知道在想什麼,再抬頭已經是滿面堆笑︰“司徒公可否借一步詳談?”

    “至寶無價。”趙溫輕聲拒絕,楊眾笑意不減搖頭表示不是這件事︰“先說好與散騎無關,河南郡您有興趣嗎?”

    趙溫低頭深思,不自覺手上用力疼的劉琰哎呦一聲,趙溫緊忙松開手,扭頭朝兒子使了個眼色,趙彥會意拉過劉琰湊熱鬧去了,

    “借一步詳談如何?”趙溫抬手相請,帶著楊眾出門去了。

    喜歡漢末小人物請大家收藏︰()漢末小人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小人物》,方便以後閱讀漢末小人物第43章 長者伎倆 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小人物第43章 長者伎倆 下並對漢末小人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