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少府監。
顧修走後。
這個部門就交給了顧余。
原本顧余是不太想管這個的。
但是顧修走之前拉著他去找了皇帝。
當時說的就是。
若是賺錢了,而且要比之前多,那麼就要分個一成,給黑玄學院。
你要說為什麼分給黑玄書院。
而不是給顧修和顧余。
顧修和顧余自然是瞧不上這點錢。
他們做這個,也只是想要給書院一層保險。
顧余這些年,也的得到了書院不少幫助的。
書院不少的人才出來,都是去了他那幫助。
甚至,顧修也為了顧余,專門設立了一個農學課。
別的不說,就是專門研究怎麼種地,怎麼種好地。
若是這樣的事情,在整個大乾,那誰听了都是不可理喻的。
讀書,不讀四書五經。
不學聖人文學。
居然是去學種地。
這種事情,簡直會讓人笑掉大牙。
可是別人不明白。
但是顧余明白。
這黑玄學院往後,就是他的人才儲備基地。
他要是想要真正的去實現。
讓大乾百姓都吃飽飯,再無饑民。
甚至還不止如此,還要吃得好,選擇的更多,人人都能夠過好日子!
那麼,他所需要走的路,就根本不止這一些。
別看現在是有了番薯還有土豆金豆等等。
可是呢。
問題是。
可終歸是有百姓依舊吃不上飯。
這就不僅僅是糧食的問題了!
而是其他的問題了!
顧余這些年也成長了很多。
他知道顧修正在一步步解決大乾的疑難雜癥。
而出征東瀛,就是開始!
他也只能等著好消息來。
“殿下,棉花都已經吩咐下去種植了,而且我們的人先前也有一套專門種植的經驗。”
劉瑾說道︰“只需要那些百姓按照咱們給的,就能夠種好。”
“他們可有不滿?”
顧余看向劉瑾,問道。
這一次種植棉花的,倒不是白雲觀那些地。
那些地有其他的用處。
所以,種植棉花這個事情,也就只能是用在皇莊上了。
皇莊的土地可不少,一點都不比白雲觀的少,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不過顧余不準備全部都種植,而是靠近京城,離京城近的去種植。
這樣一來,可以最大的觀察如何,還有就是,防止有些人偷去種植。
“不滿是有的。”
劉瑾道︰“他們都覺得殿下您在胡來,好好的糧食不種,非要去種這個吃不得的東西。
不過好在是他們也就嘴上說說,當奴婢把收購價格說了一下,他們也都是笑嘻嘻的,一個個的爭先恐後的種上了。”
顧余忍不住笑了。
那些人,終歸是逃不過利益二字。
“一些離得遠的,一部分種金豆,一部分種土豆吧。”
顧余說道︰“還有,咱們還要建廠,建羽絨服廠,和棉花廠。”
“這些奴婢聯系了艾坤。”
劉茫說道︰“這事情,他會挑選好合適的地方,人的話,他也會去找。”
“嗯。”
顧余點點頭。
顧修雖然走了。
可是他的大管家艾坤還在。
艾坤如今可是整個大乾的商界傳奇。
他不但本身賺了很多錢,更重要的是。
他所掌握的很多東西,都是特別賺錢的玩意。
煤炭雖然很便宜,可是因為銷量大,所以一年的銷售也很多。
賺的錢也不少。
還有琉璃廠,這玩意因為有了新的塞道。
不止是讓百姓家可以用上普通的琉璃制品,還有那些達官貴人,也有更喜愛的東西了。
說白了就是工藝。
百姓家用的,都是流水線,一個模子出來的,質量也不要多好,能用就行。
至于達官貴人,那可都是一對一,甚至還支持定做。
所以,達官貴人也很喜歡。
水泥廠也是銷量很廣。
甚至整個直隸地區的商人,都跑來,要買水泥。
因為這玩意根本不愁賣啊。
要說這些。
那都是歸屬于黑玄衛所的。
黑玄衛所之中,有著諸多的產業。
個個都是一等一的賺錢。
艾坤雖然只是一個商人。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
他是商人。
但是他也同時是吳王府的大管家。
而且還是黑玄衛所的人。
主家的人不在。
那麼他就是黑玄衛所最大的,說話最有份的那個!
現在就連一些四五品的官員都不敢給艾坤好臉色。
畢竟,人家戶部有些時候都要靠艾坤來幫忙。
你要是惹得人家不高興。
人家直接給你上黑名單。
但凡是黑玄衛所的東西,什麼都不允許賣給你。
若是有人代買,那麼也是一樣的道理,查出來了,那麼就一律上黑名單。
你要是不服。
好。
那你去找吳王說!
你看看人家吳王是不是一腳把你踹出來!
甚至皇帝對此都是默認的事情。
實際上。
很多人都以為,皇帝是因為愛屋及烏,寵愛吳王,所以才如此。
可是真正明白的人才知道。
皇帝這是有錢了。
這錢從哪來的。
那就是黑玄衛所給他賺的啊。
自古以來,皇帝的錢,都是出自國庫的。
每一年,國庫都會撥一部分的錢給皇帝的內庫。
但是以前的時候,那不是國庫都沒錢,所以皇帝也過得苦。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啊。
皇帝現在都不用靠國庫了!
自己就有錢了。
每個月,皇帝就坐在尚書房。
看著京城與津州送上來的單子。
那笑容就根本停不下來。
這一張單子,少說都有幾十萬兩啊。
這樣的錢,誰不心動!
這也讓皇帝在面對百官的時候,十分的硬氣。
畢竟,以前皇帝沒錢,那麼做什麼,自然都是需要百官們去願意。
畢竟都是從國庫掏錢嘛。
現在皇帝有錢了。
誰管你啊!
當然了。
現在不止是皇帝有錢了。
朝廷也有錢啊,國庫也有錢。
畢竟每年市舶司交的稅收可是一點不少。
還有東瀛布政司那那邊的銀兩,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這就讓官員們,也是根本不愁國家沒錢了。
也是開始大大咧咧的改善民生。
同時糧食也是一年年的豐收,尤其是北方的糧倉都滿了。
若是遇到什麼大災,那麼就可以直接開倉放糧,百姓也根本不需要擔心什麼還需要等個十天半月什麼的,從別地籌借糧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