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

一千零七十三章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扶桑太守 本章︰一千零七十三章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倏忽又過了二十來天,草原上的酷寒絲毫不見緩和,蕭太後見此情景,不由地為之焦灼起來。

    她既為自己三人被困在捕魚兒海而深感無奈,又為遠在鎮州可敦城的契丹軍士們深感憂慮。

    你想在捕魚兒海這里已經如此嚴寒了,何況更加往北數千里之外的鎮州呢?如果牛羊為這寒冷大批大批地凍死,或者吃不到積雪深埋下的草食而餓死,那麼將士們將無口糧可以充饑。

    如果那些契丹兒郎們連肚子都填不飽的話,又怎麼能談得上南下遠征,收復大遼故土?

    蕭太後在為了這等大事憂灼無已的時候,張夢陽也在搜腸刮肚地思索著,思索著如何才能能勸動她們娘兒倆改變主意,跟著自己打道回府,別再去那鳥不拉屎的狗屁可敦城了。

    如果執意北去的話,只怕未等喪身在耶律大石之手,就先已經凍死在這冰天雪地里了。

    地面上的酷寒仍在繼續,他們幾乎已經習慣了北風呼嘯的淒厲之聲。天空中仍還會時不時地飄下一場大雪來,不斷地增加著地面上的雪的厚度。

    張夢陽因此又多了一項工作,就是得不斷地設法清理堆聚在洞口的積雪,防止積雪太多而把洞口封死,那樣一來,他們三人就有要面臨著窒息的危險了。

    與此同時,鶯珠的身體卻又出現了狀況,渾身發冷,肌肉酸軟無力,到了晚間便開始高燒起來,與蕭太後前段時間的癥狀一模一樣。

    因為有了蕭太後的先例在,對于如何應對這樣的病癥,張夢陽已然做到了心中有數,所以當小郡主開始高燒不退的時候,他並未如上次那般表現的手足無措,而是立即在至陽穴上灌注真氣給她。

    而後便爬出洞去,囑咐小白看守好洞口,然後身形一晃,迅即消失在白茫茫的雪地之中了。

    他果真如前段時間小郡主所說的那樣,提了一口氣直跑出了上千里地,打算找一塊沒有被暴雪侵襲的草場,以便采摘一些能夠用于治療風寒之癥的草藥來。

    可是一千多里地奔馳了下來,穿過了無數的原野,翻過了數不清的山丘,放眼遙望,到處都是為雪白所覆蓋著的世界,沒有半點兒草場該有的樣子。

    無奈之下,他只得重又調整好呼吸,如閃電般地朝更遠之處奔去。

    又跑出了幾百里地,翻過了幾座高山之後,終于看到了一片裸露著的草場來。

    他一聲歡呼,直撲而下,高興得在齊膝深的草叢里,一氣滾出了十幾米遠,然後仰面朝天地躺在蒙茸茸的草叢里,仰望著青灰色的高天,大口地喘著粗氣。

    待歇得夠了,便一個鯉魚打挺站起身來,開始在一望無際的草地里搜尋起他所需要的草藥來。

    剛開始的時候,尋找草藥的過程並不輕松,要想在遍地的草叢里識別出幾味並不熟悉的藥材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好在他善于觀察,很有耐心,經過了一單辛苦之後,終于采摘到了足夠數量的藥材,他用隨身帶來的一張熊皮把這些藥材壓實,緊緊地扎裹停當,負在背上原路返回。

    接下來的時間里,小郡主便在張夢陽和蕭太後的照料下,把姨娘前時所遭受的病痛折磨,大差不差地重復了一便。

    每天除了按時服用那種又苦又澀的湯藥外,再就是定時接受張夢陽的真氣灌輸,補充體內純陽之氣的充沛的同時,也用以抵御寒邪之氣對身體造成的損害。

    待小郡主的病情穩定下來之後,張夢陽鄭重地擺出了他的一家之主的態度,向她們兩人宣布了自己的一個重大決定。

    他告訴她們,鑒于她兩人接連病倒的教訓,他以為在如此極端惡劣的天氣下,如果再要執意北行的話,面臨的後果將是嚴重的,可怕的,無可挽回的。

    所以,他認為就目前的形勢來看,老老實實地待在這個洞穴里是最安全的,這個洞穴就是上天借助小白之力提供給他們三人的住所,她們兩個先後病倒就是上天對他們給予的警戒。

    既然是上天做出的安排,那麼他們這三個渺小的凡間男女,當然只有無條件地服從的份兒了。

    誰要是再敢提北上鎮州的話,那就是目無上天的警戒,就是不把上天放在眼里。那樣一來,就會惹惱上天的。

    惹惱了上天,他們三人的生死是小,妨礙了大遼基業的復興,那可是罪莫大焉的。

    如果由此而致使大遼祖業再也恢復不得,她們兩人將來何以見列代大遼先皇于地下?

    听了他這雜七雜八地一通混說,蕭太後和小郡主也給他說得滿心疑惑起來。

    契丹人向來有敬拜長生天與崇奉佛陀的傳統,對天命玄學之說,向來深以為然,張夢陽用這種辦法來勸說于她們,可以說是恰對其癥,比之擺事實講道理地陳述俗世利害,可有效果得多了。

    蕭太後道︰“依你說來,咱們整個冬天,都要在這里住下來了不成?”

    張夢陽站起來道︰“不錯,這等冰天雪地的鬼天氣,要是冒然遠行的話,就算強撐著到了鎮州,只怕也只剩下了半條性命了,還有可能在半道兒上就一命嗚呼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樣一來,豈不與你相助大石起兵抗金的目的相違背了麼?你想大石那麼聰明的人,這天寒地凍的他豈會派兵遠涉這茫茫雪原自尋死路?

    “說不定,這會兒的他和那些契丹兒郎們,跟咱們仨人一樣,都躲在地洞里藏貓貓呢。咱們就算拼著九死一生趕到那里,也不過是跟著他們一塊兒藏貓貓,帶不給他們什麼實質性的幫助。

    “在他那里藏貓貓,跟在這里藏貓貓不都一個樣麼?等再過兩個月天氣轉暖了,能夠在地面上練兵跑馬了,咱們再趕到那里幫助于他們,豈不正得其時麼?

    “等到了春夏之交,這大草原上不冷不熱的時候,新生的草叢也都長得有齊膝之高了,契丹人和漢人同胞們都在金人的鐵蹄之下被壓迫得夠夠得了,致使東南西北遍地揭竿,那時候再應天順人,揮師南下,直搗黃龍。

    “屆時,我們天時地利人和全都佔盡了,金人又豈會是咱們的對手?到時候大遼國一戰而復,你倆可就都是促使大遼國中興的女中豪杰了。如此輝煌的前景在向你們招手,眼下只不過讓你們在這洞里穩下心來待上兩個月,你們都做不到麼?”

    張夢陽畫出來的這張大餅,還真是把蕭太後和小郡主兩人說得怦然心動。

    是啊,這麼酷寒難忍的天氣下,就算急匆匆地趕到了可敦城,又能替大石那家伙干成什麼事呢?

    說不定這漫天的大雪和徹夜的朔風,真個如夢陽所說的那樣,是上天在向我夫妻三人示警呢,要借此磨練我們的堅忍和耐心,以利于將來干辦大事。

    正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誰能說這大草原上幾百年難得一遇的暴雪和酷寒,不是上天要苦我心志,勞我筋骨,餓我體膚,空乏我身的手段呢?

    如此一想,蕭太後和小郡主兩人便都覺得,老公剛才那一番就地安營扎寨,在此安穩過冬的提議也並非毫不可取。

    張夢陽見自己的目的達到了,暗暗地松了口氣,對自己編排出來的那通說辭不由地暗自得意,偷偷地給自己點了一大贊︰“沒想到,我張夢陽也特麼的變得這麼能騙人了,怎麼會這樣呢!這…這不是小爺我的性格啊?”

    其實,他之所以要跟隨蕭太後和小郡主一路北來,其目的就是要設法阻止她們前往鎮州可敦城。

    在接二連三的阻攔和勸導之後並沒有什麼效果,他已經打定了主意要跟隨她們一起前往鎮州,到時候再相機行事,看看耶律大石葫蘆里究竟賣的什麼藥,屆時再相機行事。

    沒想到到了這捕魚兒海,塞北的氣候突變,不僅把這片天地變得難以想象地酷寒,還降下了狂風暴雪,把這一帶的所有草地,樹木和山丘都給冰封了起來。

    如此極端天氣再加上蕭太後和小郡主的接連病倒,給了張夢陽充足的借口要求暫停北上,就地安營扎寨以待冬去春來。待到天氣轉暖之時,再重新商議進止之計也不為遲。

    他的理由听上去玄之又玄而又冠冕堂皇,實則根本的目的還是要阻撓她們娘兒兩個的北上大計。

    既然她們想要北去鎮州自己不願意,而自己想要南下回燕京她們也不答應,那倒不如索性來個妥協折中的意見,就地安家,那兒也不去的好。

    他相信在這兩個月的時間里,是一定有辦法兒糊弄著她們跟自己一塊兒打道回府的。

    再說,這塞北的冬天說不定持續的時間比內地長得多,兩個月之後未見得就能冬去春來,說不定得三個月甚至四個月方才能見到天氣回暖的氣象呢。

    “總而言之一句話,就算不能說動她們跟我一起回去,只要能把她們拖在這兒,定在這兒,那我這個當老公的也算是贏了。我倒要看看,她倆究竟能堅持到什麼時候兒。”

    喜歡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請大家收藏︰()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方便以後閱讀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一千零七十三章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一千零七十三章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並對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