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一整天,到了夜幕降臨的時分,他們胡亂在一個牧民家里借宿了一宿,第二天繼續趕路。大約下午三四點鐘的樣子,他們一行便望到了白水濼的涯㓻A br />
可是在此處找尋了半天,也沒見到有任何大軍駐扎的蹤跡。
向岸邊的牧民打听,牧民們只說原先大遼皇帝經常帶大軍來此圍獵,後來金兵攻佔了宣德,皇帝西逃,此處便再無大軍來過了。
張夢陽只急得抓耳撓腮,莎寧哥明明告訴說太後已到達了白水濼,找了一大圈下來,怎麼連個穿盔帶甲的士卒都看不到?
張夢陽還以為是被莎寧哥給騙了,不由地著急上火,罵罵咧咧地怪罪莎寧哥平白無故地消遣人玩兒。
可是又一想,憑她的本事,殺自己一百次都能不費吹灰之力,她又干麼要消遣自己?她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小郡主道︰“莎寧哥那紙條上的字跡寫得甚是潦草,不會是咱們看錯了,人家寫的怕不是白水濼吧。”
張夢陽听後把頭連搖地說︰“就那麼幾個字,咱們還能看錯?怎麼會?”
他口中雖如此說,但還是又從懷中把那團紙條摸了出來,打開來看了看,又遞給小郡主說︰“你自己看看,明明寫得就是白水濼,哪里有什麼錯了。”
小郡主接了過來,把這張小小的紙條翻來覆去地看了幾遍,最後,見在這團紙背面的角落處,以極小的筆畫隱隱約約地寫著三個字︰鴛鴦泊。
小郡主把紙條遞還給他道︰“我說什麼來著,你看這紙團的背面寫的是什麼字?”
張夢陽好奇地“嗯?”了一聲,伸手接過來一看,可不是怎麼的,在這張紙條背面的左下角處,用極淡的墨色寫著三個極小的字,不仔細看,根本就難以發覺,也真難為她是怎麼寫上去的。
又一想,她那海東青提控司平時所行的詭異機密之事多了去了,這點小小的手段在她而言,自是稀松平常得幾乎可以忽略。
只是,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他為什麼把“白水濼”三個字以清晰的筆畫寫在紙條的正面,而把“鴛鴦泊”三字隱隱約約地藏到了不易為人所察覺的背面?
他和小郡主、梅里、月里三人,就此事討論了半天,最後他說出了自己的意見︰“我覺得莎寧哥其人必無欺騙咱們的道理,假如太後真的就在鴛鴦泊的話,她以這紙條引咱們前往投奔,應該也無惡意。”
梅里插嘴道︰“沒有惡意,難不成她真的對咱們全是一團好意了?”
張夢陽道︰“你們想,她如果對太後的兵馬不懷好意,直接通知金兵大隊開往鴛鴦泊,四面包抄,乘其不備一舉消滅不就得了,干嘛非要拐著彎地告訴咱們?”
小郡主思索著說︰“你是說,她既探得了德妃姨娘的所在,卻不願意讓金兵知道,偷偷地來告訴咱們的?”
月里也點頭道︰“張夢陽公子說得對,以她的本事,要想殺掉咱們幾個人那是易如翻掌,要想調動大軍對付德妃娘娘,那也不是什麼難事。可是她……可是她偏偏對咱們……”
張夢陽道︰“她為什麼要這麼對咱們,雖說令人難以捉摸,不過……就算她對咱們有什麼惡意,我猜想也不見得會是什麼太大的惡意吧。”
小郡主道︰“管她什麼惡意不惡意的,先按她紙條上寫的,直殺到鴛鴦泊看看去不就得了。”
張夢陽和梅里、月里都道︰“就是這樣,她真要存心要傷害咱們,咱們幾人早就死了多少次了,還用得著她這麼轉彎抹角地費事?”
既然打定主意了,意見也統一起來了,幾個年輕人遂辯明了鴛鴦泊所在的方向,拍馬如風般地向前趕去。
鴛鴦泊在宣德東北約五百里處,那里深處塞外腹地,地屬陰山余脈,南面山嶺連綿,溝壑縱橫,北面則水草豐足,地勢開闊,易于牧民部落的遷徙和藏匿,蕭太後果真到達了那里的話,可以說既遠離了金兵的威脅,又可以得到充足的給養,利于休整之後的繼續行軍。
張夢陽他們曉行夜宿,到第三天頭上的時候,便看到了鴛鴦泊的南岸。
望著清晨間霧氣彌漫的浩瀚煙波,望著岸邊點綴著的牛羊和湖泊深處草木叢生的洲渚,張夢陽產生了一種瀕臨大海的感覺。如果不知道這是在塞北腹地,如果遠處沒有那些隱約可見的洲渚,如果在睡夢之中有人把他丟在此處,夢醒之後睜開眼來,他一定會以為這里真的就是大海的邊緣。
深呼吸了一口氣,頓覺新鮮清涼的空氣灌滿了胸腔,說不出的暢快。
張夢陽左右看了看三位興致頗佳的少女,只覺得美景美人在側,便在此處過此一生也是不枉了的。
然而惱人的是,眼下並不是一個和平寧靜的時代,燃燒著的兵燹,隨時都有可能把災難帶到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落,包括這個看起來避處在世外的鴛鴦泊。
假如莎寧哥所提供的信息無誤的話,蕭太後由燕京帶出來的西征大軍目前就活動在這鴛鴦泊一帶。鴛鴦泊的水體很大,受了它滋潤和灌溉的土地草場鋪散的很廣,很難說清蕭太後到底是駐扎在鴛鴦泊得哪一個方位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們沿著鴛鴦泊的湖岸向西北騎行,遇到了幾個牧民的氈帳,就用了些錢物換來了他們的一頓早餐︰每人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一杯煮好了的香噴噴的馬奶。
幾個人吃了一飽,便向牧民打听可曾見有大軍在此經過。
牧民們告訴他,歲初曾有金遼兩軍在此處相互大肆砍殺,遼兵敗退之後,此地得半年多不見有軍兵出沒了。只十天前在鴛鴦泊的北岸上,又見到一支契丹鐵騎裝束的人馬出現,牧民們心中害怕,不敢招惹,于是大多都搬遷到了湖泊的南岸里來。
張夢陽和小郡主等人听說心中大喜,知道那定是蕭太後自燕京帶來的兵馬無疑了。
吃飽了羊肉喝完了馬奶,幾個少男少女向牧民們告了辭,便向他們指示的北岸方向拍馬尋去了。
他們奔行了六七十里地,來到了鴛鴦泊的北岸。此處不像南岸那邊有著諸多的層巒阻障,多屬于開闊的原野,一眼望去,數十里之內盡收眼底,可哪里看得到有蕭太後的大隊兵馬駐扎?
張夢陽道︰“可能是是這水岸曲折,咱們跑來跑去的的失了方位感吧。要不,咱們再朝東邊找找看。”
小郡主覺得只好如此,于是四人拍馬又朝東邊尋了下去。
奔行出了好大一段距離,隱隱地听見了前面傳來了人喊馬嘶和兵刃撞擊之聲。
小郡主大奇︰“咦,何處的人馬在此廝殺!”
張夢陽道︰“你們三個在此掠陣,我先過去打探一下。”
小郡主道︰“掠個屁陣,咱們一塊兒過去。”
他們漸漸地奔得近了,見兩支廝殺得正緊的人馬中,果然有大遼官兵裝束的將士在內。
看此刻戰場上的情形,大遼官兵已然穩操勝券,將另一支不知是何部落的兵馬擠壓到了鴛鴦泊湖水的岸邊。看來將這支部落的兵馬被全部殲滅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可這支兵馬似乎也知道自己已然被逼進了絕地,再往後退只能跳入深不見底的湖水中去喂魚了,在強烈的求生欲的支配之下,面對遼兵的三面兜裹,竟爾成了背水一戰之勢,抵抗得也是極其頑強。
“德妃姨娘在那里!”小郡主朝戰場外圍的高埠上一指,欣喜地叫道。
張夢陽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果見一身戎裝的蕭太後,騎著馬立于弓箭射程範圍之外的高埠之上,朝著岸邊戰斗正激烈的地方注視著。
在蕭太後的左右,一簇文官武將正如綠葉一般地拱衛著她。而她,卻有如一朵明艷絕倫的牡丹花。
喜歡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請大家收藏︰()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