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四五天的集中采集,部落不僅將人工移栽的果林采摘完成,甚至連附近的一些山谷山包上面的野果,也都沒有放過,除了一些實在難以夠著的地方,便宜了山林里的鳥獸,剩下只要是能夠看到的果樹,上面的果子都被采摘一空。
在這種“地毯式”采集下,收獲自然也是非常大的。
光是部落周圍的柿子樹,就采摘了上萬個柿子,除了一部分用來制作脆柿子以及等待它軟化變成烘柿,絕大部分柿子都要經過削皮、晾曬,最終制成柿餅。
而現在部落制作柿餅的地方,草棚里全都掛滿了成串的柿子。
至于各種水果罐頭,也幾乎堆滿了專門存放的地窖和山洞;另外,在圍牆內部,廣場上、道路邊,經常看到一竹匾一竹匾正在晾曬的果干,不時有族人進行翻動。
在熊洪帶著熊木處理這些野果的時候,熊巫和水草、熊石、石雪等人,正在抓緊時間準備收割的事宜。
收割工具的檢查和準備、脫粒機的制作與維修、各個環節的人員安排、車輛和牲口的準備、晾曬場的清掃和平整……這幾天,石雪等人幾乎沒有時間好好休息,每天天一亮,便帶著人去做這些準備,一直忙到晚上天黑。
好在部落已經有了好幾年的收割經驗,面對即將成熟的粟田,雖然石雪等人還是有些緊張,但大致的準備工作,還是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可以保證秋收不出大問題。
“族長,總算是準備完成了,接下來的一個月,按照去年的記錄情況,差不多都是晴好天氣,非常適合收割。”
熊巫捶了捶有些發酸的胳膊,在宗廟里伸了個懶腰。吃過午飯只是休息片刻,熊洪便將本部的隊長和各個工坊的負責人都召集起來,共同安排秋收的事宜。
“是啊,天氣還真不錯,沒想到一轉眼就到秋天了。”
熊洪站在宗廟門口,看到天上飛過一排大雁,感慨了一句走到座位上,繼續說道,“既然大家都準備完成了,那事不宜遲,從明天開始,就去收割吧,地里的粟穗,此時也正是最飽滿的時候。”
熊洪從桌子上拿起一株粟桿,粟桿整體已經變得有些發黃,粟穗更是被秋色“染成”金黃,用手輕輕觸摸粟穗,明顯能感受到上面傳來的飽滿顆粒。
“石雪,說說你們的秋收計劃吧。”
石雪從座位上站起,看著宗廟里密密麻麻的族人們,行了一禮,便從桌子上拿過一份書冊。
“圍牆周圍,南邊的河岸粟田、西邊的山谷粟田、東北方向的土丘農耕區,以及從這幾處粟田延伸出去的土地,今年共種下粟田兩萬八千五百二十二畝,比去年多了三千多畝。”
听著石雪的匯報,熊洪的眼神卻落在掛在牆上的地圖上,這幾年,隨著部落人口的增加,本部圍牆周圍的土地也在不斷地被開墾出來。
按照熊部落的正常做法,新開墾的土地,先種一年的黍,這種莊稼好養活好打理,可以培養一下土地的肥力;第二年則種上一些豆類或者苜蓿,讓土壤肥力更多一些,同時也要撒上糞肥和草木灰、淤泥等肥料;第三年以後才進行粟的種植。
這些土地落在地圖上,除了不適合耕種的地方,部落周圍的空地,差不多都要開墾完畢了。
“不過這些土地,今年全部采用壟作法,這些田地經過這幾年的改良,肥力要比之前好很多,我估計,畝產至少要比去年多上三四斤。”
石雪的話讓台下的眾人議論紛紛、精神大振,大家都不是新加入部落的族人,自然知道石雪說的話意味著什麼。
去年的一萬五千畝壟作田,收獲兩百多萬斤糧食,剩下一萬畝條播田,則收獲一百萬斤多,平均畝產在125斤左右。
“要是這樣說的話,今年本部這畝的粟田,差不多要收獲350萬斤粟籽左右!”
在紙上快速算出數字之後,連熊杰都感覺到很不真實。
350萬斤!
這是族人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現在部落的人口,再有一兩千人,就差不多能突破一萬人的大關,而實際上,跟在部落後面,隨時可以加入熊部落的人口,也差不多在五六千人左右。
即便這些人也算上,那今年收獲的粟籽,加上其他食物,至少可以讓這一萬多人,從年頭吃到年底。
“真是太好了,有了這麼多糧食,部落能干的事情就更多了。”
熊巫也滿臉紅光,今年一年,族長不在部落,各種事務尤其是耕種事宜,幾乎都是他和水草來做的決定,現在眼看部落豐收,這段時間的辛勞便沒有白費。
“去年本部收獲的,以及從其他部落收集上來的糧食,現在還剩五十多萬斤,光是這些,都夠部落吃上好久了。”
眾人對此很是欣喜,熊洪族長之前制定的規劃,果然有用。
而且這種提前制定計劃的規劃性種植,可以有效地調用部落的各種資源,不管是集中人力進行春耕,或者是安排人手負責田間管理,亦或者是確定每年種多少地,都能夠根據部落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節,擺脫了之前隨意種植手忙腳亂的現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樣做,取得的效果也很是明顯︰需要多少人春耕、多長時間種完、需要多少畜力、能夠收獲多少糧食,這些都是可預計可測算的,比如現在熊杰計算出來的350萬斤糧食,跟實際收獲相比,基本上就不會差太多。
而知道了這些數據,熊部落的各個隊長,才知道如何去安排工作,熊洪或者熊巫等人,才有底氣去制定各種部落內部建設和外部探索的措施。
當然,350萬斤粟籽,听起來倒是很多,但一平均到部落的每個族人頭上,就少了不少——況且這些粟籽不止是族人自己吃,還要用它來喂養牲口、留作種子或者跟其他部落交換物資,故而平均下來,一個族人一年正常生活的話,差不多要消耗掉一千斤的粟籽。
好在除了本部這里,周圍的村子、凌河沿岸的各處營地、朝陽營地以及所有種植了莊稼的營地和村子,都會有所收獲。
“整個部落,我是說所有的營地和村子,今年種植的粟田有多少畝,你們知不知道?”
熊洪對各個村子的情況不是太了解,雖然每年會在冬季集議的時候,安排好各個營地、村子的種植面積,但總有一些意外情況的發生,導致土地面積偶爾會有增加或減少的現象。
通常來說,各個營地的耕地面積只有增加,減少的情況很少見。
“是這樣的族長,春耕結束後,部落派熊雨熊欣對各處營地種植的粟田畝數進行了統計,我們收集到之後,都記錄在這里書冊上面。”
石雪和熊石互相看了一眼,忽然明白了過來,族長自從半個月前回來之後,幾乎一直在外面進行各種巡查,好像、應該沒有看到記錄這個信息的書冊,而自己這些人,也沒有說。
不過整個部落的農業種植數字,如同烙印般刻在石雪的腦海里,她只是略一思索,便開口說道︰
“除了本部的兩萬八千畝粟田,其余六十多個村子、營地,今年共種植粟田六萬七千四百三十三畝,平均下來,每個村子都擁有粟田1000多畝。”
熊洪點點頭,忽然意識到這些數據自己應該還沒有翻到,今晚看來要好好看看,惡補一下欠缺的數據。
部落的各個營地,種植的粟田面積,可以說很是不均勻。比如說朝陽營地,雖然開發比較晚,但在熊皮和周圍部落的支持下,今年的粟田總數達到了兩萬多畝其中一萬五千畝是屬于其他部落的),總面積僅次于本部。
當然屬于熊部落的土地,理論上只有五千畝。
朝陽營地種植的其他作物,比如菽、黍、麻等作物,以及各類蔬菜、瓜果,也都快接近粟田的畝數,其中熊部落理論上也只佔了三分之一,當然,實際上,這些土地連同上面的部落,遲早是屬于熊部落的一份子。
大部分原因自然是朝陽營地所在的土地實在是太容易開墾,只要一頭牛一個犁,一天時間就能開出來兩畝半,比本部這里的熟田還要多出大半畝。並且由于熊皮在那邊的各種“刺激”,參與耕種的部落各個如同打了“雞血”,互相比較。
這就導致鹿山、白河、貊林諸部的部落族長們,近乎瘋狂地在規定好的方向上,開墾土地——要不是熊皮的限制,以及各類工具和人手實在不夠用,他們還能開闢更多。
像白骨洞、水村、草村、黑齒村、九十里鋪、臨海營地等“資歷老”或者村長強力的營地,畝數也都在1000畝以上,白骨洞有3000多畝粟田、水村、黑齒村各有4000多畝,九十里鋪和臨海營地也有近1500畝,光是這幾處營地,差不多就達到了畝!
當然,有多的,那自然也有畝數少的,還有一些新成立沒多久或者不具備大規模開墾耕地的營地,甚至連粟田都沒有種植,這些營地差不多有個十五六處。
比如熊洪今年從一號營地到八號營地的建設中,土地開墾總共只有不到1500畝,這還是三號營地種植了六七百畝的結果。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部落營地很多,而且幾乎都是同步發展,對部落的支持很是依賴。像去年和今年新建設的營地,別說有一些耕地了,要是能自給自足,熊洪做夢都要笑醒。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