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

第711章 在草村的見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只想鏟屎 本章︰第711章 在草村的見聞

    “不錯,我們部落的每個族人,肯定少不了去周圍營地做事或者學習,要是完全依靠步行或者你們的運輸隊伍,那很不現實,限制也很多,有時很多時間和力氣,就白白浪費在路上。”

    “而兩個營地中間有了牛車甚至只是驢車,那行動起來就方便多了,這些族人,甚至可以一天一個來回。。”

    熊雨點了點頭,從前幾年就從事部落物資運送的他,很清楚這些情況,歸根結底,還是熊洪之前說的那句要想富先修路讓他記憶深刻。

    隨著部落人口的不斷增加,熊部落建造成立的營地也越來越多,到現在為止,熊部落差不多已經有超過八十個村子和營地,絕大部分營地,都能通過陸路連接到一起。

    而且熊部落經常會召集族人或者村長進行一些學習、會議、競賽等任務,有時候不能完全指望運輸隊伍,有些村子,就直接派出一隊人手,前往本部或者其他營地參與其中。

    並且這些營地為了發展農耕和養殖,或者是自己特色的產業,自然不能跟以前一樣,獨立地發展,而是要按照熊洪等人的規劃,各自發揮著不同的功能。

    比如說草村,就成為熊部落最大的麻田種植區域;比如黑齒村,就是西部探索隊出發的前沿基地。

    功能不同,各自所擅長的產業自然也不相同,就會存在著這個村子可能這種物資豐富、另一種物資匱乏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主要就是依靠運輸,達到一種物資的平衡。

    最方便的,當然就是相鄰村子、營地之間的互補,不僅僅是物資,更重要的是人員的順利調動。

    比如每到麻田收割的時候,草村就會邀請周圍的村子和營地來幫忙,這個時候,營地之間的人員運輸,就顯得很是重要。

    而發展營地間的短途運輸,也是為了安全考慮。

    目前在莽莽群山中,除了營地和村子周圍,道路上其實也並不安全,每次行走都需要十幾個人走在一起,還要攜帶不少的武器,防範野獸的襲擾。

    如果單純的徒步,時間越長,危險性就越大,但有了車輛,速度快,能夠運載的武器就會多不少,族人的行進時間更短,相應地,也減少了暴露在野獸視野內的風險。

    “嗯,這件事等回去之後,你擬個大致的思路出來,就跟我說的一樣,營地與營地之間,大概多久派一次牛車?每個營地需要多少牲口?這些牲口應該由誰來統一管理和照料?每次派車需要至少多少人……這些問題,你都要考慮進去。”

    熊雨認真地點著頭,順手掏出本子,在上面飛快地寫著。

    “況且,這種營地間的公共交通,以後隨著我們道路的完善,作用將會越來越大,不僅能傳遞消息,這些族人總會有熟識的人在其他營地的,有了這些公共交通,他們也能在休息的時候互相拜訪,讓部落內部的交流更加密切。”

    “另外,你可以考慮一下,這些營地之間的車輛運輸,是不是可以收取一些費用,比如一銅幣,從這處營地坐到下一處營地……”

    一听到銅幣,熊雨的眼神立馬清澈了不少,他仔細听著熊洪的講解,同時心里也在盤算著,這種“收費”的可能。

    事實上,在白河諸部的運輸車隊,很早之前就已經形成了“收費”運送的模式,不管是熊部落還是其他部落,只要是使用車隊運送物資,就要先掏一筆費用出來。

    “一個銅幣……倒不是太貴,我想大部分族人,只要是認真工作的,這些銅幣是能拿的出來的。要是運貨超過一定的重量,我還能再加一些銅幣……”

    熊雨的想法立刻就豐富了起來,這些實例有很多,他完全可以參考熊欣、白河車隊、部落船隊的方法,來完成熊洪族長交待的任務。

    熊洪並不打算讓族人免費使用這些牛車和道路,要是有利于熊部落集體的事情那也就算了,可是這些族人間的交流如果是私事,再用部落的資源,就很不合適,這會逐漸形成一種不好的習慣。

    而收費就很好地彌補了這些缺點,一銅幣雖然對熊部落的族人來說並不算多,但總歸還是有一些影響的,而且收上來的銅幣,可以再投入到營地的建設、車輛的建造和牲口的飼養上,不僅能減少部落的支出,也能篩選掉一些沒有迫切需求的族人。

    要知道,營地與營地之間,要想搭建完成這種公共交通網絡,至少每個營地需要兩輛牛車,四頭牲口,還有兩個專門從事這件事的族人,再加上所需要的草料、設備,投入還是很大的。

    “明白了,族長。這個辦法確實不錯。族人們都想去不同的營地看看,有了這些車輛,他們平時休息時也能抽空前往其他地方。”

    熊雨點了點頭,從很早之前,熊洪便格外重視部落的交通,甚至在跟各個部落交流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看跟這些部落連接的道路,哪里需要修補、哪里需要截彎取直,他都一一標注下來,並反饋給熊二去進行建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鳩羽等人跟在熊洪後面,又經過兩天的行走,在穿過一座用木頭搭建起來的橋梁後,到達了一處要比八號營地規模還要大的地方,而這里被熊部落的族人叫做草村。

    草村被一大圈圍牆圍了起來,牆體大概有近兩米五高,呈一個矩形,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00米,在西側和東側,各有一道門,門上有門樓,幾名族人站在上面,隨時注意著外面的動靜。

    “族長!”

    得到消息的草根等人,老早就等候在營地外面,見到熟悉的旗幟、熟悉的車隊和熟悉的族人,草根等人紛紛激動起來,看著熊洪高大的身影向他們走來,更是差點就跪拜了下去。

    “好,好,你們都好!”

    熊洪穿過道路兩邊擁擠的人群,不時地跟這些族人們握手,面露微笑,這些族人臉上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正是他帶著另外一批族人在外面日夜奔波、披荊斬棘的原因。

    鳩羽跟隨著小隊長進入草村內部,從外面看還不覺得草村有多大,但進入之後,沿著內部主道兩側,分布著十幾棟整整齊齊布置的房屋,這里就是營地的居住區;

    再往前走,營地中央的位置,有一棟兩層的建築,跟其他建築並沒連接到一起,是營地的明堂所在,也就是供營地的村長、各隊長日常處理事務的所在。

    經過明堂往東走,還經過飯堂、訓練場、倉庫以及糧倉,這里是村子的生活區,而在道路盡頭靠近東門的位置,依靠著圍牆,還建造了一大片草棚,靠北的是喂養牲口的廄棚,靠南的,則是族人剝麻的地方——在圍牆外面的空地上,到處可見一捆捆還沒有來得及剝開或者已經剝開的麻桿。

    將牲口趕到廄棚里照護之後,鳩羽便在隊長的安排下,一同前往西側的居住區。

    草村的條件要比八號營地好上太多,甚至沿途的所有營地加一起,都沒有草村住的舒服,這是鳩羽最直接的感受。畢竟在其他營地,地方小沒地方睡,只能睡在帳篷里,十幾個人擠在一起,聞著帳篷里難聞的味道。

    而在草村營地,總算不用住帳篷了,成排土木結構的房屋,整整齊齊地排列在營地的居住區內,每棟房屋,都有五六個房間,每個房間里面擠一擠,都能睡下二十多人,要是算在睡在地上的,還能再加十來個人。

    除了住宿的房屋比之前的營地多,這里還有一些八號營地甚至其他營地都沒有的東西,圍牆外有一處很大的池塘,通過一條水道與旁邊的凌河連接到一起,在繞過圍牆後,又在另一處通過水道,將池塘里面的水流入凌河。

    “那個地方就是村子的麻池,听說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用那些泡在水里的東西做成的。”

    池塘自然不是為了養魚,而是用來漚麻,漚麻時的味道比較大,如果放在靠近居住區的位置,那味道可想而知,所以當村子的麻桿產量上來的時候,草根便帶著人將距離東側圍牆三四百米的一處窪地利用起來,從旁邊的凌河挖了一條引水溝,把水引導到窪地來,形成一處池塘。

    為了這些水流能流動起來,還在南側又挖了一條水溝,將水引了出去,形成了四周都環水的營地布局。

    鳩爪跟鳩羽很幸運地分到了一個房間,今天不需要考慮搭帳篷,時間自然充裕了一些,而在吃過飯之後,夕陽也才剛剛下山,對這些站在圍牆外向外眺望的新人們,熊部落族人也沒有太多干涉,總不能這個時候就去睡覺吧。

    所以鳩爪找到鳩羽,跟其他人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好奇地打量著營地周圍的風景。

    “那些東西能做成麻布衣服?”

    鳩羽本能地感覺到這個說法很不信,自己身上也穿著熊部落發給他們的麻衣,這種比獸皮透氣、輕便又柔軟的東西,深受族人們的喜愛,很多人空閑下來的時候,都舍不得穿在身上,而是小心地保存。

    據說熊部落一年也沒辦法生產出多少麻布,不然為什麼跟下河谷諸部交換的時候,一卷麻布只能換一個族人?

    而這種珍貴的東西,怎麼可能會被部落族人隨意地扔在水塘里,就這樣泡著?還散發出一些臭氣?

    “騙你干什麼,這些麻布就是靠這些東西做出來的……不信你回頭可以去問問隊長。”

    “听說明天我們還要在這里待一天,等什麼船來拉我們,這下終于不用自己走路了。”

    草村營地有很多讓他們好奇的地方,東門那處剝麻的草棚,里面擺放著各種他們不認識的工具,在旁邊的空地上,幾棵樹木中間,綁著繩子,上面晾曬著很多長長的麻皮。

    鳩爪高興地往地上一坐,正準備躺下,又想到自己身上穿著“貴重”的麻布衣物,便又往前挪了挪,“隊長說了,上船之前,不要吃太多東西。”

    “嗯?”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史前部落生存記》,方便以後閱讀史前部落生存記第711章 在草村的見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第711章 在草村的見聞並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